一家六口毒進急診,野菜營養貴如金?醫生告訴你真相

2023-04-07     四川名醫

原標題:一家六口毒進急診,野菜營養貴如金?醫生告訴你真相

吃慣了日常的蔬菜,野菜對於城市人來說總是格外新奇。但最近也出現了不少誤食野菜中毒的案例。有人認為野菜帶有一股獨特的味道,還有人認為野菜自然生長沒被污染,更有人認為野菜比普通蔬菜營養更豐富……真是這樣嗎?今天小康妹就跟大家好好說說野菜。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將在04月10日 18:30 直播

預約

春季鼻炎別硬扛,專家團支招可防可治!

視頻號

掃墓後誤食野菜

一家六口緊急入院

據封面新聞報道,近日宜賓市的張女士一家六口回老家掃墓,結束後在野外摘了一斤「血皮菜」拿去飯店加工,食用後沒多久全家人陸續嘔吐頭暈。

到醫院急診才發現,原來張女士一家誤將「化兒草」當成了血皮菜。 而「化兒草」是一種用於外敷消腫,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草藥,因為長相和血皮菜類似,很容易被誤食。

圖片來源:高縣疾控中心

「化兒草」學名無從考證,其葉子邊上有卷齒、比血皮菜更修長,放在嘴中咀嚼有苦澀味,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外敷但不能食用,吃多會產生頭暈、腹瀉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食物中毒。

除了「化兒草」與血皮菜相似之外, 全株有劇毒的斷腸草也與「五指毛桃」「金銀花」極為相似。一旦誤食應儘快送醫院搶救。

很多有毒的野菜和我們常見的可食用野菜長相類似, 普通人難以通過肉眼判斷區分!建議大家不要隨意在野外挖野菜並食用,以免食物中毒。

和普通蔬菜相比

野菜更健康、更營養嗎?

對於老人而言,挖野菜不僅是一份獨特的美好回憶,而且野菜自由生長,天然無公害,綠色還健康,比普通蔬菜更具有營養。

然而真是這樣嗎,劉醫生表示, 和市面上大部分蔬菜相比,野菜的營養價值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過人之處」。

像成都人愛吃的折耳根(學名魚腥草),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無論是 人工大棚種植的折耳根,還是農村田地里種植的,以及野外自然生長的,這三者在營養價值上都是差不多的,並不存在說野生折耳根的營養價值要勝過其他兩種種植模式得到折耳根。

就好比有人說散養雞下的土雞蛋,比一般養殖雞下出來的雞蛋更營養,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和在菜市買蔬菜相比, 自己挖野菜或許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要錢,免費,順便鍛鍊了身體!除此之外,小康妹兒實在想不出挖野菜還有什麼好處。但有些人為了挖野菜,不惜坐車去到很遠的郊外,一來一回,增加了時間成本,結果挖回來的野菜還不能放心吃,未免有點得不償失。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某種野菜(指可以安全食用的無毒野菜)中含有某種其他蔬菜不具備或量很少的胺基酸等營養物質,但因為每次食用野菜的量都很少, 所以攝入營養物質的總量有限,對於人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刻意去追求吃野菜。」劉醫生表示。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 人每天蔬菜攝入量應達到500克。如果只吃野菜的話,其實並不能滿足這個量,且營養學上提倡多種蔬菜搭配,因此在日常飲食中,還是應當同時食用多種蔬菜。

非得要吃野菜

一定要做好這一步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野菜有薺菜、馬齒莧、蒲公英、紫蘇、香椿、蕨菜等等,如今這些野菜也多被人工種植, 因此完全可以直接去菜場購買,沒有必要自己去野外挖來吃,勞心勞力不說,還有安全隱患。

像這些野菜中,很多含有皂苷、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因此烹飪前建議先對野菜進行完全浸泡和清洗。烹飪之前先焯水,可去除野菜里的一些有害成分,再進行後續烹飪烹飪。

注意了,大部分野菜都是葉類菜, 其本身含有的維生素、鈣、磷、鋅、硒等礦物質,在焯水過程中也會流失掉一部分。因此建議,焯水後的野菜最好 通過涼拌、清蒸等方式來進行後續烹飪,而不要選擇爆炒,因為會加速野菜中營養元素的流失。

「總的來說,還是不推薦食用自己在路邊挖的野菜。」劉醫生表示,如若不慎食用野菜後出現頭暈、噁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時,應當立即停止食用,及時進行催吐。若情況嚴重者,應當攜帶剩餘野菜或嘔吐物,及時去醫院就醫。

本期科普醫生

醫生簡介

從事臨床營養工作多年,北京協和醫院進修1年,主要研究方向為超重/肥胖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為減重手術圍術期制定營養治療方案,利用膳食調整、運動處方、特醫食品、中醫藥膳等方式改善患者的基礎代謝,合理管理體重。同時擅長為短腸綜合徵、遺傳代謝性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腎臟病、吞咽功能障礙等患者制定個體化家庭腸內腸外營養治療方案。

門診時間

周二上午

編輯 | 醒醒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本文為「四川名醫」原創,歡迎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4383b8373bb041b2ce965ab47b75e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