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百名專家線上解科技難題

2020-04-08   東北新聞網

服務涵蓋種植、水產、畜牧、林業等所有農業項目

大連瓦房店市土城鄉土城村北山屯村民周世強終於決定改栽一種名叫「陽光玫瑰」的葡萄了。此前近一年時間裡,因為擔心缺乏種植技術,他一度在種與不種之間猶豫。「現在我心裡特別有底。」周世強揚了揚手機笑著說,「我隨時能聯繫上大連最好的葡萄種植專家,沒什麼可擔心的。」

在周世強的微信朋友圈中,「土城村葡萄新品種技術交流群」一直置頂。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葡萄課題組主持人、高級農藝師馬海峰就在這個群里,隨時接受農民的諮詢。

自國務院召開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以來,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在防疫形勢依然複雜和春耕生產即將開始的關鍵時期,強化責任擔當,迅速行動,組織中心的100多名農業專家成立了「春耕生產科技服務團」,主動聯繫涉農縣(市)區,利用信息手段,積極發揮科技工作者各自的專業優勢,指導各地開展春耕備耕,為實現全市今年農業領域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持。

作為「春耕服務團」的成員之一,馬海峰負責對大連葡萄主產區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戶的輔導工作。目前,大連市葡萄種植面積達5000公頃,集中在瓦房店市、金普新區、甘井子區等地。

「因防疫要求,面對面的培訓暫時還沒法做,不過我們服務團成員都設法加入了各自負責領域的微信群,隨時接受大家的諮詢。」馬海峰目前是全市各個葡萄種植微信群里的「網紅」,農民每天都爭先恐後地向他提問,他有問必答。有的農民乾脆加他為好友,單獨向他請教。

種了20多年「紅提」「巨峰」等傳統葡萄品種的周世強,早就想改種經濟價值更高的「陽光玫瑰」。在微信群中,他和其他農民反覆向馬海峰諮詢。馬海峰在葡萄園建設、種植技術、苗木管理等方面為他們做了詳細培訓。在馬海峰的悉心指導下,不少種植戶決定今年改種新品種。

「和馬海峰老師一樣,目前,『春耕服務團』的100多名專家都在積極參與春耕備耕以及農業生產指導工作,服務涵蓋種植、水產、畜牧、林業等本地所有農業項目。」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帶來諸多不便,但農業專家服務「三農」的腳步沒有停歇。他們正集體出擊,發揮各自的專長,通過微信、視頻、電話等途徑及時提供科技指導,助力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