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聯第三場,崔永熙再度獲得了登場機會,他打了10分鐘,得到3分,正負效率值達到了+4。
昨天,崔永熙首度在夏聯出戰,雖然,他總共只出場了7分36秒、三分球3中2、6分1助攻。但比賽中,開拓者官方帳號卻連續發了多條推文,重點介紹了小崔的表現。可以說,夏聯G2崔永熙把握住了轉瞬即逝的機會,也在自己極其有限的角色中將存在感最大化了。
於是人們不禁猜測,來到夏聯G3,由於是背靠背作戰,開拓者的陣容組合是否會有新變動,崔永熙在輪換中的次序又是否會有所提升呢?
但遺憾的是,外界期待的「小崔戰術地位繼續提升」的劇本並沒有發生。開拓者的教練組依然是生物鐘換人,也依舊是在首節末段才給了小崔登場時間。
小崔登場之後的表現依然足夠積極,不過,有了上場球兩記三分的例子在前,奇才防守者本場明顯更加注意保持和小崔之間的位置,沒有再輕易給他外線出手嘗試的機會。「防守待遇」的提升,也導致小崔的基礎數據遲遲無法破零。首節後段,他唯一在數據單上的記錄,是一次在防守中的犯規。
進入次節,崔永熙繼續留在場上,而抓住對手立足未穩,節初,他就迅速開啟攻擊模式。然而,小崔的前兩次個人進攻多少是有些心急了,他先是在外線出手一個三分球打鐵,接著,他又持球殺到籃下,但在防守人叢中卻沒能做到完全起跳,結果,他的突破遭到了奇才鋒將鮑德溫兇狠的封蓋。
不過,小崔的抗挫折能力卻值得點贊。兩次進攻未果並沒有讓他泄氣,反倒激發出他更強烈的表現慾望。
而帶著這股不服的勁頭,次節戰至8分19秒,小崔終於獲得了機會。這一次,他從底角啟動接球,奇才的防守已經出現了對位上的混亂。結果,小崔在接球後對上了奇才只有1米73的後衛馬奎斯-諾威爾。諾威爾在去年的瘋狂三月曾憑藉華麗的個人表現震驚了全美,他犀利的球風,他出色的控運和傳球技術,也曾成為過媒體焦點。但是諾威爾的身材卻是天然缺陷,這導致他根本無法真正在NBA立足。
對於這樣的錯位良機,崔永熙當然不會輕易錯過,他接球後隨即利用尺寸和步幅的優勢往內線衝擊。雖然,諾威爾也在盡全力攔阻,但崔永熙在強悍之餘也打的很聰明,他始終高舉雙臂,不給對手掏球的機會。他持球來到中距離,用一個小幅度的後仰徹底甩開了防守隨即從容完成了跳投。
看似只是普通的兩分球,但這次進攻中,崔永熙的戰術參與程度明顯更高,配合也更有針對性了。這與他首戰兩個定點的接球就投三分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只是,這種讓小崔可以順暢去執行戰術的機會還是太少了。在次節初段這一球打進後,崔永熙又回歸到底角「抽煙」的角色,隊友(在進攻中)與他的聯繫幾乎又一次消失了。
在出場時段上,開拓者也嚴格採用了到點換人的策略,即便首發中的克里斯-穆雷手感再怎麼糟糕,可作為這支夏聯球隊的絕對核心,他就是能獲得大把出場時間,獲得無限開火權。
似乎,開拓者這次夏聯的主要任務只有兩個,一個是培養穆雷的手感,一個就是不斷的給內線新人克林根喂餅,指望後者一點點的建立起內線的統治力……而對於小崔,開拓者壓根就沒有任何的戰術照顧。
在隊伍中沒有優待,小崔只能靠自己去爭取機會。整個上半場,雖然他的數據不好看,可肉眼可見的是,在小崔登場的時段,開拓者的攻防積極性是最好的。半場結束,崔永熙正負效率值+6全隊最高也反應了他的隱性價值。
進入下半場,崔永熙再度登場後,也多次出現在了最為正確的協防位置上,他協助克林根完成封蓋,又用一次及時的防守,作為內線補防的最後一環攔住了奇才的攻筐。整個下半場,小崔總共做出了3次及時的內線補防。只是,這樣的表現卻並沒有完全體現在個人數據上。
夏聯第二次登場,小崔的出場時間首次突破了10分鐘大關,相較於首秀又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除了上場時間的提升,人們顯然還希望看到他做的更多,希望他獲得教練組更多的垂青,可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如此迫切的期待真的會在後面已經所剩無幾的比賽里變成現實嗎?(搜狐體育原創:波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