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其實我們都需要一個東西:鼓勵

2022-10-15     十八點心理

原標題: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其實我們都需要一個東西:鼓勵

1

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我們能夠做成很多事情,往往是被逼出來的,或者說是被鼓勵出來的。如果按照我們正常的思維邏輯,我們可能就覺得當前的狀態挺不錯的,於是就選擇舒適地過下去,每天說要改變,一年下來就是沒有改變。

其實改變的是什麼?就是當前是這個狀態,後面呈現出來的是另外一種狀態。比如說過去很喜歡拖延,無論做什麼事,能夠拖就往後拖。現在不一樣了,遇到事,絕不拖延,立馬去干,先幹完再說。

過去一直說要早起運動,但是一直啟動失敗,現在每天到點就起床運動,每天雷打不動。這就是一種改變。可能這種改變是來自於一種內在的動力,或者外在的鼓勵引起的。

2

為什麼在球場上,會有啦啦隊?拉拉隊一直在那加油鼓勁,讓整個場面是那樣的熱火朝天。如果是自己喜歡的人在球場上給自己鼓勁,那內心簡直樂開了花,打起球來是幹勁十足呀,青春無限綻放。

我們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有時候自己的能量是比較弱的,但是領導的一句鼓勵,會讓自己非常自信。甚至不用加工資和獎金,自己都要把事情給干好。我相信你,相信你可以的,相信你一定能夠完成任務,這樣的話一說,整個人都是精神抖擻的。

一個人去健身房健身,自己隨意玩玩,隨意練練。但如果一個教練在旁邊,給自己耐心指導,給自己加油打氣,並且嘴裡說著:你可以的,加油,再來一個,厲害。那麼這時候自己就會繼續再來一個,這就是教練的作用。

3

我們做很多事情,為什麼會半途而廢?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自己覺得做這件事沒有什麼意義,沒有什麼效果。但是過了很長時間後才發現:如果當年自己能夠堅持下來,那有多好呀。

如果這麼些年以來,一直有一個教練在自己的身邊指導自己、引導自己、鼓勵自己,那麼自己就會不知不覺把很多事情給做好了。這就是鼓勵的效果。

人是需要被鼓勵的,鼓勵會內化於心,鼓勵會讓自己的內心踏實自在,鼓勵會讓自己覺得不是一個人在奮鬥,鼓勵會讓自己充滿自信和自愛。我們鼓勵每個人,鼓勵身邊的人,就會讓身邊的人時刻都充滿信心和力量。

4

人有了信心和力量之後,就會發現:我相信我能。還記得自己學自行車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去騎自行車,這輛自行車就擺放在那邊。

但是如果有一個人說:你騎上去,我扶著你騎,別怕。這時候自己會有勇氣去把自行車扶起來去騎了。

當這麼往前騎著,往前騎著,然後這個人說:你騎得很好,繼續向前、繼續向前,然後這個人把手鬆開,自己就學會了騎行。這就是教練鼓勵的效果。

我們在鼓勵中前行,我們在鼓勵中做成了很多事情,一旦某一天我們自己悟出了這個道理,我們也會去鼓勵更多的人,去幫助更多的人。畢竟自己也從中收穫滿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1dd053ede0b44c68d786710b2b4d5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