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紀錄片封神之作《地球脈動3》開播了,你看了嗎?
相信看過前兩季的人,都對這個系列的攝影印象深刻。
好看的自然紀錄片有很多,但攝影、音樂、解說配合完美的,只有《地球脈動》。
「每一幀都是壁紙」不足以形容它的精緻,這系列屬於每一幀都是藝術。
前兩季豆瓣評分別為9.7和9.8,新出的第三季剛開播不久,也飆升到了9.7分,被網友評價為「地球人必看系列」。
隨著拍攝技術的革新,《地球脈動》每一季都比上一季更精彩,畫質更驚艷。
我們坐在家中就能飽覽腳下這顆星球的壯麗,實在是一種榮幸。
第一季導演艾雷斯泰·法瑟吉爾曾表示,「這是我所知道的,下一代不會看到的地球景象了,再也不會有人投入和本片同樣程度的資源,拍攝到同樣的片子了。」
近期震撼回歸的《地球脈動3》依然沿襲之前的華麗陣容:金牌製作人麥可·岡頓擔任總製片人,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爵士擔綱解說,好萊塢金牌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及團隊傾力打造原聲配樂。
是一場自然紀錄片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視覺盛宴。
全片圍繞海陸之間、波濤之下、廣袤之地、滴水之源、林木之中、極端之境、與人共舞、家園衛士8個主題,呈現自然界最壯麗恢弘的奇觀與野生動物們不可思議的生存傳奇。
地球脈動 第三季
Planet Earth Season 3
主演: 大衛·愛登堡
類型: 紀錄片
首播: 2023-10-29(中國大陸)
季數: 3
集數: 8
單集片長: 60分鐘
20年前,第一部《地球脈動》藉助航拍技術,將地球的恢弘與壯闊通過『上帝視角』展現給全球觀眾,震撼了無數自然愛好者。
2016年,《地球脈動2》則儘可能拉近鏡頭,聚焦動物本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讓觀眾沉浸在物競天擇的自然世界中。
而《地球脈動3》承襲前兩部DNA的同時,以全新的敘事角度,重點講述了大自然的韌性和適應能力。
可謂自然歷史部所有先進拍攝和敘事技巧的『集大成者』。
既有開創性的拍攝技術,也有催人淚下的情感敘事,讓觀眾嘆為觀止的同時陷入沉思。
更令人感動的是97歲大衛・愛登堡繼續擔任《地球脈動3》的解說,與第二季相比,熟悉的聲音蒼老了些許。
老爺子將一生都獻給了自然,90多歲本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但他依然在工作,只為將大自然的美麗與危機展現給世人。
距離《地球脈動2》的播出,已過去7年,技術也一再飛越。
這次《地球脈動3》的製作團隊探訪了全球六大洲的43個國家和地區,運用輕型無人機、高速攝影機和遠程深海潛水器等先進的拍攝設備,成功記錄下眾多「史上首次」的鏡頭畫面。
例如,攝製組通過一款特製的運動「追蹤標籤」攝像機,首次在南露脊鯨的背上進行拍攝,通過南露脊鯨的視角觀察阿根廷的巴爾德斯半島。
為了拍攝3200米深海下孵卵的珍珠章魚媽媽,製作人利用深海攝像機、深海遙控潛水器等先進拍攝技術,拍攝時只需要坐在室內遠程操控,實現人類首次拍攝到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章魚群。
此外,製作團隊還利用軍用熱成像儀拍攝到了獅群40年來首次重返納比米亞骷髏海岸的壯觀景象。
《地球脈動3》目前剛播出第1集,我們來搶先看看有哪些精彩故事。
第一集,開場就是驚心動魄的勵志故事。
1歲的南非海狗第一次下海,就遭遇大白鯊的追獵,在海中暢遊的它差點命喪鯊口。
而後續發展令人意想不到,南非海狗團結起來,集體沖向大白鯊,竟然逼退了鯊魚。
這一幕讓人感嘆果然團結就是力量,而沖向大白鯊的海狗戰士有著不畏死的勇氣,令人動容。
高空俯瞰的鏡頭潛入海中,拍攝到一種天使般的小精靈——裸海蝶,又名冰海天使。
它遊動的姿態果然很像揮著翅膀的天使,但其實它比人類的小拇指還要小。
在高清鏡頭下,人們才能一睹它晶瑩剔透的曼妙身姿。
附近還有一種長著翅膀的深海小精靈——翼足螺,又名海蝴蝶,就像一隻長著翅膀的蝸牛。
然而天使也有邪惡的一面,鏡頭記錄下了裸海蝶捕食翼足螺的瞬間,猝不及防的觸手變形,再也無法直視「裝無辜」時的它了。
《地球脈動3》絕對不是老調重彈,它拍攝的很多畫面都是人們不曾見過的,比如獅子在黑夜中捕鳥的鏡頭。
納米比亞,令人聞風喪膽的非洲骷髏海岸,兩頭母獅在漫步,這簡直是海明威筆下海灘上的獅子。
這是近40年來,第一次拍到獅子出現在這片海岸。
納米比亞的獅子如今受到保護,它們走出了被大量捕殺的陰霾,活動範圍也擴大了。
它們在白天找不到什麼食物,但到了晚上,這裡聚集著數千隻海鳥。
貓科動物的捕鳥天賦展露無疑。
為了填飽肚子,很多動物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
在印度尼西亞的這片紅樹林,有一種射水魚,竟然能在水下捕食樹上的獵物。
射水魚噴出的水就像一支支利箭,精準射擊,位於上方兩米的獵物都能被擊落。
然而射手再厲害也架不住小偷,落水的獵物經常被別的魚搶走。
一怒之下,技能就進化了,射水魚乾脆把自己變成一支箭,躍出水面直接捕食昆蟲。
《地球脈動3》還展現了火烈鳥艱難的育兒環境。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海岸線上,高鹽度的海水使得這裡幾乎沒有掠食者。
卻成了加勒比海紅鶴(火烈鳥)理想的繁殖地。
它們建起一個個沙丘鳥巢,可以使剛孵化的雛鳥遠離高鹽度海水。
然而,它們的繁殖地正好位於風暴移動的路徑上,每年都會到來的風暴越來越提前了。
全球氣溫升高導致風暴越來越猛烈,令海岸環境雪上加霜。
風暴之後滿目瘡痍,大多數鳥巢都被淹沒了, 有些年份,這片繁殖地一個倖存的雛鳥都沒有。
華麗的火烈鳥雖然象徵自然之美,而一場風暴也展現了自然的殘酷。
不禁想起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就比往年多,很多地區都遭受了颱風的災害。
住在海邊的人應該感受更明顯,而全球有40%的人都生活在沿海。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未來很多沿海地區都有被淹沒的危險。
一些島嶼更是有消失的可能。
攝製組來到了地球上最大的綠海龜繁殖地——雷恩島。
每年會有兩萬隻雌性綠海龜深夜來到這片沙灘挖洞產卵。
太陽升起時,這些雌性綠海龜必須儘快回到海里,它們必須在沙灘上跋涉很遠的距離,很多海龜都因為高溫死在半路。
一些綠海龜媽媽在返回大海時卡在礁石縫裡, 好在有當地的工作人員出手相救。
而幫助已經孵化的小海龜就比較容易,只要拿起來放到海里就好。
然而現在,雷恩島上漲的潮水,淹沒了越來越多的綠海龜洞穴,很多綠海龜還未孵出就被淹死了。
為了拯救綠海龜,工作人員運來足以填滿16個奧運泳池的沙土,使得安全築巢地的面積增加了一倍。
據說2025年,人們會看到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巨大影響。
也許在30年後,雷恩島就不復存在了,到那時人們想為綠海龜做點什麼也無力回天了。
《地球脈動3》的確是一場當之無愧的視覺盛宴。
它已經超出了一部自然紀錄片的意義,不再僅僅是對自然風景的記錄,而是用更挑剔的藝術眼光去挖掘自然之美,處處是詩意的奇觀。
它讓人們跳出忙碌瑣碎的工作和日常,看到更廣闊的自然世界。
我想,沒有比這更好的美學教育了。
美好的背後也發人深省。
它向觀眾展示了氣候改變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眾多動物的生存受到威脅,甚至可以說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如果按照眼下的情況繼續惡化,也許未來出生的人只能通過自然紀錄片,才能看到曾經的美麗地球。
比起前兩季,《地球脈動3》更關注人類與自然的互動。
大衛·愛登堡強調的「必須以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意思就是人應該融入自然,而不是將自己隔離在外。
我們必須意識到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所有動物共同生活在這顆美麗星球,我們是一個彼此互相影響的大家庭。
而身為人類,能為其他物種做些什麼,是值得深思的。
*本文作者:RAMA
華語影史第一禁片,9.3分都嫌低
全體起立!這部R級頂流重磅回歸
18歲以下謹慎觀看,這真是國內院線能看的片嗎?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