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權威發布
微信公眾號:第一賽馬網
NO.2479-最後僅有駿馬騰飛的雕塑,回應城市記憶
編輯:Gwendolyn
校對:Huxley 監製:PeterChen
近日,有媒體稱,廣州賽馬場的馬場地塊最新效果圖正式曝光,《珠江新城東區優化提升城市設計概念方案徵集》通過終審,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波士頓國際設計BIDG聯合中標。
未來,一條超級中軸將貫穿其中,中央留有大量綠化,兩邊建築圍合而成,神似新加坡花園城市。中軸上留有大量公共活動空間,不再是純粹的CBD功能,更像是花城匯升級版。商業部分有消息稱將引進店王SKP,整個地下空間規劃有露天瀑布,是開放式商業街區形態,商場、綠化與地下空間完美結合,同時預留大量步道通往各個地方,方便遊客與市民打卡,層次感也十分豐富。
最後以駿馬騰飛的雕塑,回應城市記憶。
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天河賽馬場曾是僅次於香港沙田賽馬場的亞洲第二大賽馬場,名震一時。
當年風光無二的天河馬場,到底經歷了什麼?下面一起來回顧廣州馬場曾經的輝煌與多年的窘狀吧!
廣州馬場,曇花一現的短命鬼
從廣州建「市」的1921年起直至今天,廣州的賽馬夢一直難圓。
1992年,廣州市推行城市「東進」發展計劃,決定開發珠江新城。作為珠江新城的一部分,賽馬場也被提上了籌備議程。
1992年10月,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廣州賽馬會。
1993年1月8日,廣州賽馬會正式成立,並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同時,現代化的賽馬場也在積極的準備著。
(圖片來源:南華軼事)
1992年8月8日動工,1993年1月28日廣州賽馬場工程完工。
當時的媒體是這樣描述潭村賽馬場的:
廣州東郊石牌譚村,與暨南大學隔路相望,有一片普普通通的菜地。
有心人發現自從去年5月一隊工程隊開進這片500畝的農田後,一座龐大的建築物正在悄悄崛起。
廣州賽馬場的建成將對我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發展良馬培育事業、提高馬術運動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個當時物議如沸的馬場,猶如曇花一現,黯淡退場。
陳彼德(陳廣新)提供的廣州賽馬珍藏歷史照片。
雖然廣州賽馬過去是「被默許」,但國家畢竟沒有賦予它正式的合法性。
1993年4月,中央下發文件,清楚寫明「嚴禁有獎賽馬活動」,但考慮到廣州賽馬場投資回收和對外影響,允許廣州進行體育性、競技性賽馬。
之後,博彩性質的賽馬活動「躲躲藏藏」,時任賽馬娛樂總公司董事長黃啟桓想盡辦法堅持博彩性賽馬,還發展到一定的規模。
1995年底,中央再次發文要求「博彩性賽馬必須馬上停止」。廣東省、廣州市也多次下文,強調廣州市賽馬會要停止博彩性賽馬。
1999年12月14日,廣州賽馬場突然宣布停賽停業。在跑了757場次賽馬後,歷經七年的廣州賽馬畫上了句號。
1999-2000年,國家開始嚴查賽馬,黃啟桓鋃鐺入獄,廣州賽馬戛然而止。隨即,國內違法經營賭馬的賽馬場勒令關閉。
2002年,公安部和體育總局等5部委聯合發文,嚴格禁止經營帶有博彩性質的賽馬活動,賽馬場全部叫停。
自此,十年光陰散盡。
12年拉鋸戰,究竟鹿死誰手?
停賽後的賽馬場,猶如砧板上的熟肉,不少人都想分一塊。在空置兩年後,賽馬場開始探尋新的出路。
此時,一路之隔的暨南大學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暨大領導認為,如果能在對面的賽馬場擴建校區,再理想不過。
2003年,時任暨大校長的劉人懷,希望「吞併」賽馬場及珠江新城周邊約1000畝的黃金地塊,打造成廣東校本部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大學。
但是暨大提出的「換地計劃」最終不了了之,結果暨大既沒有得到賽馬場,也沒有首批進入大學城。
賽馬總公司自己的計劃是希望能對賽馬場進行綜合開發。
為滿足這一要求,昔日賽馬場主樓重新裝修成為馬會酒店,廣州市政府也批准利用賽馬場閒置場地開辦過渡性汽車交易市場項目。
2002年12月,廣州市政府採納了廣州汽車銷售行業協會的建議,就汽車城公開招標。
紛紛擾擾,一直到了2008年。賽馬總公司重新接收賽馬場場地,成立汽車城。
此後,賽馬場逐漸形成餐飲業、康體娛樂業、汽車城三大經營板塊,不過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到了2010年,珠江新城顯得愈發寸土寸金,真的「火起來了」。
此前的2009年,號稱珠江新城最後一塊住宅用地的D8-C3地塊,被越秀城建地產以3.45億元取得,摺合樓面地價1.53萬元/平方米。
2011年,恆大和富力兩家地產巨頭各自在足球上有所建樹,他們趁勢分別向廣州市相關領導表達出對賽馬場的巨大興趣。
2013年,恆大足球奪得亞冠冠軍前夕,再度有體育媒體曝出,恆大將拿下賽馬場建設新球場。
直到2014年6月以前,這一傳聞一直沸沸揚揚,但6月23日,《廣州日報》突然披露,恆大專業足球場將建在廣州南站附近。
2014年4月1日,賽馬場汽車城關閉,一切喧囂化為灰燼。
此後,外界一直關注著,這塊地最終將作何用處?
廣州賽馬場舊照,由陳彼德(陳廣新)拍攝。
多年來一直處於窘迫之中的馬場:燙手山芋,無可適從
馬場歷經廣州20多年城市發展變遷,見證CBD從無到有,而它所在的位置,當年一片菜畦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
(西南角:珠江新城)
(正南:僑鑫匯悅台、琶洲)
(東南角:金融城)
(北面:暨南大學)
周圍高級寫字樓、豪宅林立。但在繁華的珠江新城東北角,偌大的馬場顯得破敗而冷清。
馬場北面的黃埔大道,南面的花城大道,東邊的潭村路,西邊的馬場路,車水馬龍,但是馬場,生意慘澹。
就連一條通往珠江花城的主幹道,都被它自己堵死,東西交通幹線被斬斷。
現在的馬場像是一個固執己見的老頭,用外圍的空洞的商鋪和一道道白鐵圍欄,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弄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
在馬場北面,乘地鐵上下班的人,每天都要從旁邊匆匆繞過,像是躲避瘟神一樣。
外面人聲鼎沸,人、車熙熙攘攘,但是裡面冷清的像是廢棄的遊樂場。
一整排臨時搭建的汽車展廳毫無人影,店鋪早就已經關閉,門口貼著封條和搬遷說明,留下一片狼藉。
場內只要有空地,顏料筆一刷,都變成了停車位。
場內的高爾夫球場,也鮮有人走動。
關於這裡的美食城,大多是風味菜,地段和租金決定了它的價格。
大部分食客都是自駕來的,消費水平自然是較高的。絕對不是那種就著幾粒花生米就可以喝的酩酊爛醉的路邊攤。
高價意味著消費群體有限,再加上這裡的商業被西邊不遠的天河城、花城匯虹吸的太厲害(馬場旁邊的太陽新天地購物中心被打折拍賣),生意難做,很多都已經關門!
至於馬會家居城,下午六點左右就會結束營業。營業期間,賣場內,顧客稀稀拉拉,真慘!
馬會家居曾在《廣州日報》發表公開聲明:合同約定,馬會家居經營期至2019年12月31日。現在,大限將至。
事實上,早在2012年5月,天河區某領導就指出,賽馬場被出租用於汽車銷售、餐飲等低端產業用途,經濟效益極低,年納稅額才2000多萬元,與CBD的功能定位極不相稱。
時過境遷,面對總面積38萬平方米,土地性質(體育設施用地)複雜的賽馬場,企業想拿下它,亦或者是政府幹凈收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幸,廣州賽馬場的馬場地塊最新效果圖如今已經正式曝光,《珠江新城東區優化提升城市設計概念方案徵集》也已經通過終審,這塊珠江新城價值近500億最大的空置之地也將迎來新生,只是有關賽馬的記憶越來越遠,廣州人的賽馬夢徹底破滅!
·部分材料參考:《廣州賽馬今昔談》(羊城古今1993年第3 期、作者陳廣新),《廣州賽馬場:負債近50億》 (2014年9月20日《時代周報》),廣州舊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