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家帳本」來了!錢要花在這些地方!關係你的生活→

2023-03-07     東南快報

原標題:2023年「國家帳本」來了!錢要花在這些地方!關係你的生活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小組會議,審查《關於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這份預算報告也被形象地稱為「國家帳本」。

現在,我們一起打開「國家帳本」,去看看過去一年,財政的錢花在了哪些領域?效果如何?新的一年,財政支出的發力重點又在哪些領域?哪些人、哪些市場主體將從中受益?

購置稅免徵政策延續

助力新能源汽車消費增長

今年的《預算報告》提到:2022年,中央財政通過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措施促進汽車消費,全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2.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更是達到93.4%。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共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879億元。2023年,這項財稅政策將繼續實施。

消費者 王先生:我覺得購置稅免徵政策是我們選新能源車的一個買點,會影響購車決策。因為車價越高,省的稅也越高,等於能提高10%的購車預算。

記者 張偉傑:自2014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以來,這一財稅政策已經走進了第十個年頭,免徵車購稅既讓購車人得到實惠,也有助於產業發展。近些年,伴隨著技術的成熟、市場的完善,在車輛購置稅免徵等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逐步成為產業和消費領域的新亮點。去年九月,這一政策第三次延續,延期執行至今年年底,將繼續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多方共同投入

老舊小區全面「煥新」

除了汽車消費,老舊小區改造也是各級財政持續發力的領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過去5年,城鎮老舊小區共改造16.7萬個,惠及2900多萬家庭。各級財政的投入,引導各種社會力量與資金投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讓舊居煥發新顏。

記者 張偉傑:去年,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中央財政投入了871億元,加上水電氣熱各類專業經營單位、養老托育機構以及房地產和物業服務企業等各種社會力量投入,全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總投資額達到2391億元。全國改造提升了水電氣熱等各類管線7萬公里、增設1.82萬部電梯,100萬個停車位、4.8萬個新能源充電樁進入老舊小區,大大提升了老舊小區的人居環境和配套設施。

2023年「國家帳本」:

2023年我國赤字率擬按3%左右安排

專項債限額擬增至3.8萬億元

除了對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說明之外,預算報告草案還對2023年預算收支情況和資金使用方向進行了說明。今年,財政收支規模將有何變化?資金將重點投向哪些領域?

2023年財政預算報告指出: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7300億元,增長6.7%,加上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餘19030億元,收入總量為236330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5130億元,增長5.6%,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1萬億元以上。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突出加力提效,加力主要體現在擴大財政支出規模。赤字率擬按3%左右安排,比去年提高0.2個百分點,赤字規模38800億元,比2022年增加5100億元。專項債發行限額擬按38000億元安排,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朱青:今年提出來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財政貼息三種財政工具,就是說我們通過發專項債,作為一些項目的資本金,再通過財政貼息引導一些社會資金來參加這些基本建設項目,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提高財政支出效益,起到一個「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預算報告明確說,今年將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基本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其中,教育支出最多,占到15.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14.3%;衛生健康支出占8.8%。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中央財政預計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8億元,增加50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健康方面,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64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達到每人每年89元。

2023年「國家帳本」:

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性針對性

去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給市場主體帶來的減負紓困作用明顯。全年增值稅留抵退稅超過2.4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緩稅緩費7500多億元。今年,稅費支持政策將如何完善?

在減稅降費方面,今年預算報告提出「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要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突出對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創新能力。預算報告指出: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階段性降至1%,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分別實施5%、10%增值稅加計抵減。

粵開證券研究院院長 羅志恆:我們減稅降費從追求規模轉到追求效率和效果。兩個方面的作用,一個是加力提效的提效,通過減稅降費的精準來體現,聚焦在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要讓每一分錢的減稅降費發揮出更好的效果。第二個實際上是有利於穩定宏觀稅負的,才能夠支撐宏觀調控能力,這樣才能夠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預算報告指出,今年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安排65億元,增加20億元,推進建設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高地。產業基礎再造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安排133億元,增加44億元。

來源:央視財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11ecdbfcd8a9c74fc2a297c966bb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