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激動和致謝,聽聽金爵獎獲獎者還說了些什麼

2023-06-18     第一製片人

原標題:除了激動和致謝,聽聽金爵獎獲獎者還說了些什麼

2023年6月18日刊總第3447期

《658公里、陽子的旅途》拿下分量最重的一尊金爵獎盃,導演熊切和嘉說自己「感覺此刻如在夢中」。這部電影用充滿創意的方式探索了常見的公路片,揭開了當今日本風土人情的畫卷,並且讓觀眾們目睹了女主角發現自我的過程。除了人物的刻畫,熊切和嘉導演還說自己對聚焦社會議題也有興趣,「人到中年,還非常『宅』,可能真的是現代社會一種常見的現象,我想反映這種現象。」

對熊切和嘉導演來說,這次在上影節獲得金爵獎最佳影片獎,是一次多重的圓夢之旅。20年前,他曾經和菊地凜子在電影《空之穴》中合作,「後來一直和她說,什麼時候再合作,這話一說就是20年,今天,所有夢想都已實現,只能說,像在夢中!」

《遺蹟的聲音》非常特別,黑白片的形式引起了觀眾的強烈興趣。獲獎之後,導演瑪爾塔·拉拉納在與媒體記者見面時說:「我來自遙遠的西班牙,能夠把這樣一部講述西班牙傳統文化傳承的作品帶到亞洲首映,還獲得了大獎,我感到非常榮幸。」

她說,自己正致力於記錄和傳承西班牙北部口述傳說的傳統文化,「它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傳,我希望用電影表達傳統與現代價值觀之間的交流碰撞,來引起觀眾的思考。未來,我將繼續致力於保護傳統文化方面的作品開發。」

《不虛此行》是一部關於聆聽、關於敘述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失意的編劇聞善改寫悼詞,在經歷五段真情委託後,收穫前行希望的故事。劉伽茵導演自如地調動起電影所有元素,為觀眾呈現了真實可信的空間和人物。導演劉伽茵說,創作出這部作品相當不容易,「我很多年沒有創作了」,為此她也特別感謝了包括胡歌在內「眾多優秀的人的支持」。

她說,這部電影能獲獎,「可能是因為電影本身的真誠,以及題材的特性。」主演和這個故事之間的特殊關聯,讓這個劇組都在「非常認真地做一個講好故事的電影」,「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去分辨哪個是胡歌,哪個是聞善,胡歌的呈現是那麼地細膩,我覺得他的表演已經超越了我的劇本,甚至超出了我的想像。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次完美的、也是非常獨特的創作。」

在接受《不虛此行》的邀約前,胡歌曾經有過猶豫,「一直以來,作為一個演員,我在表演中有一個『障礙』,就是過於理性,直到我讀到這個劇本,我特別感謝劉伽茵導演幫我邁過了這個坎兒。」

胡歌在拍戲的過程中真切地感悟到「當一個演員真正愛上一個角色時,他就能夠把自己完全調動起來,這也是我最深刻的一次體驗。沒有聞善這個角色,我想我今天不會獲得這個榮譽。」

獲得金爵獎最佳男演員後,胡歌也對家人提出了「要求」:「我想此時此刻他們應該都正在看直播。可能他們還不能夠第一時間看到這部影片。我希望等到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他們能和所有的觀眾一起走進影院來支持這部電影。」

在《第八個嫌疑人》中呈現了顛覆性表演的大鵬,在現實中也經歷了堪稱顛覆性的人生轉折。十幾年前,他作為記者參與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報道,隨後,他轉型為電影人。2018年,他導演的《縫紉機樂隊》參加了入圍了上影節當時的亞洲新人獎,兩年後,他導演的新作《吉祥如意》入圍金爵獎。如今,他在導演和演員的身份切換上,相當自如。

大鵬說,自己其實是個很自卑的人,拍電影的同行又特別優秀,「所以這個獎項對我的肯定,非常非常重要,將鼓勵我繼續堅持,繼續努力,不斷突破和改變。」

他在《第八個嫌疑人》中的表演,被評價為「徹底撕掉了喜劇標籤」,對此他表示:「我始終覺得標籤其實是個好事,因為它可以非常濃縮地、很簡單地告訴你,這個人是什麼樣子的,觀眾對你是有什麼期待的,所以我沒有考慮過要撕掉任何標籤。我希望我能被不停貼標籤,接下來我導演的《熱烈》,又會讓我再有一個導演的標籤——我也希望,這些標籤會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658公里、陽子的旅途》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世界首映時,第一次看到成片的菊地凜子在觀眾席中流淚了。在這部影片中,她非常出色地演繹了一個中年女性的「成長」。她在映後表示,自己接這個角色,一是想20年與熊切和嘉導演再合作,二是「作為年過40的中年女演員,片中角色陽子的心理,與我多少也有些相似——我們會面對一些困境,體驗到事業上的困難。」

把自己重新定位為「新人演員」之後,她忘我地投入到角色中,在上影節獲得金爵獎最佳女演員,是她付出之後的收穫。她表示:「我第一次來上海,先前確實沒想到會獲得大獎。」她的丈夫曾經和陳凱歌合作過《妖貓傳》,她本人也是「從小看著中國電影長大的」,在被問及未來是否會和中國導演合作時,她表示:「我目前還不會講中文,從現在開始,我就開始學中文!」

《658公里、陽子的旅途》講述了一位中年「宅女」勇敢走向自己新的人生的故事。「這個劇本有一個真實的原型,」編劇之一室井孝介說,16年前,自己的母親遭遇了一場事故,從醫院給自己打了個電話,「在去醫院的路上,我想了非常多的以前和媽媽之間發生過的事,以及我今後將會在生活中面臨可能會遭遇到哪些事。雖然是短短一小時的路程,但真的一直在想。後來,我又想能不能把這段經歷製作成一個劇本。最終,在大家的支持下,有了這部電影的劇本。」

《遺蹟的聲音》的畫面,在上海首映時讓很多影迷都頗為著迷。攝影師將電影中的純美和痛苦和諧地展現在畫面之中。人物的鏡頭和當地風景的拍攝手法極具創意,觀眾如身臨其境。黑白電影的拍攝手法,也引起了大家對需要傳承的傳統和傳統逐漸消失背後原因的思考。

瑪爾塔·拉拉納導演透露,沒能來上海的攝影指導托尼·維達爾是她一直以來的好朋友,「當時我們創作了這個劇本,托尼看了劇本,認為是個很有難度的項目,但他在行動上一路都在陪伴我們,支持我們,與我們一起完成了這部作品的攝製。頒獎典禮結束後,我會馬上告訴他這個喜訊,我想他一定會非常興奮!」

在《尋她》這部作品中,有一幕風暴的場景,讓很多觀眾都覺得震驚,因為它看起來像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美術指導和特效的合力,用他們的智慧和巧思,讓人信服地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導演陳仕忠在接受頒獎時表示:「這是對整個劇組的表彰」,「拍電影是一件沒有什麼性價比的事情,這麼多人用這麼多時間,就是為了一個念頭,然後發展成一個劇本,讓它最終足夠讓觀眾喜歡。」他特意感謝了扮演角色的舒淇和白客,「我認為我們的演員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靈魂,或者說人物才是電影最核心的部分,我感謝他們勇敢地、毫無保留地參與了這場冒險,讓我們劇本上的每一個文字,最終變成了鮮活生動的人物。」

他說,這部作品能獲金爵獎藝術貢獻獎,「可能是因為我們首先有足夠的真誠,每一個方面都不敢馬虎,都盡力做到了無愧於觀眾。」

這是年輕導演扎卡里亞·賈比爾的第一部作品,成功紀錄了四年時間裡導演個人的艱難處境和城市系統的失序。他的個人故事和情感旅程,讓觀眾深切感受到他對家鄉的深情和失望,也傳遞出了希望和期待。

「我從來沒有想到過,要為獲獎去準備過多的言語,就像我出席上影節的映後見面會與上海觀眾所說的那樣,以前的我,從未想過上海有多麼遙遠,但此刻,上海就像我的家!」導演由衷感言:「我非常感謝上海國際電影節,得到這個鼓勵,我會將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拍攝和製作電影,這是我一輩子都會為之奉獻的事業!」

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卻有著一個深刻的主題,《土狼的四個靈魂》用富有藝術性的表達與動人的配樂,喚起了觀眾的共鳴。而且,影片所傳遞的信息,只有依靠動畫的力量才能實現。該片製作人瑞克說:「這部動畫片講述的是發生在美洲原住民孩子們之間的故事,他們希望保護故土。我們想用這部電影來呈現一個關於人文關懷的主題。」

在上影節「收穫了一個如此美妙的夜晚後」,瑞克頓時信心十足,他表示,他們之後還會考慮打造一個「土狼宇宙」,做「更多的系列,也許是長片,也許是電視劇系列」,「我們想讓這個故事能繼續發展下去,能吸引更多的觀眾。」

鄉愁與思念只需輕聲說出就足夠動人,任何技巧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這是評委會對《故園》的評價。導演安德烈·克列切托夫說:「我認為我這個作品能夠在中國獲獎,有很大的原因是中俄兩國在有些傳統觀念上,有高度的相似性,兩個國家的人民對於自己的故鄉和家庭,都給予了極大的重視。」

《追尋那隻鳥》是一部頗有特色的動畫短片,導演在片中的鏡頭運用和舞台設置,都富有創意,以一種既新穎又有趣的方式,將大眾百態呈現在觀眾眼前。導演烏娜·洛倫森說,片中的小主人公「有一點點是基於我女兒的故事」,在片中,她「用了不同的媒介技術去講述自己的故事,以此來表達影片人物的不同立場」。片中還講述了一個關於平行宇宙的故事,她說:「這個平行宇宙,就是他們心中的那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0e9fe9159064a8c7d2ee9fe7e1186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