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本屆進博會主題為「新時代,共享未來」。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習近平指出,「2018年以來,進博會成功舉辦五屆,依託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台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黃浦江畔、江水潮湧,開放的畫卷漸次鋪展,我們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創造美好未來,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
這是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2023年10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堅持對外開放,讓交流發展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翻開氣勢恢宏的「畫卷」,我國堅定不移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對外投資上,持續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基礎設施「連起來」、政策服務「通起來」,進一步擴大我國在全球發展格局中的優勢。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到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從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到連續6年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隨著高水平開放不斷深入,我國持續增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服務,本屆進博會吸引了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國家展有11個國家首次參展,34個國家首次線下參展;企業展有近2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以及500多家中小企業首次簽約參展。全方位、全領域對外開放,堅定不移同世界共享發展機遇,拓寬開放發展空間、搭建國際合作平台,不斷讓中國發展「大市場」成為合作共贏「大機遇」。
接續產業升級,讓創新創造的「新引擎」越來越強。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大力推進科技合作與交流、尋求產業深度融合,吹響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號角」。河北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研製的光學玻璃0.01毫米,薄如蟬翼卻耐受高溫,為神舟系列飛船穿上「鎧甲」;湖北武漢經開區「中國車谷」,「聰明的車」配合「智慧的路」,讓科幻場景照進現實;國產新能源汽車、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動力船、後道封測光刻機、智能工廠項目等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端裝備投入應用……如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們要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生物醫藥等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高端製造為重點推動產業結構整體優化、轉型升級,創造「新」機遇,打造「新」引擎,把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彰顯大國擔當,讓合作共贏的「覆蓋面」越來越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夢是中國人民的夢,也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實現中國夢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使命在肩、機遇在手,我們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勇毅前行。今年是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十周年,設立「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成就展」,全面展示自貿試驗區的探索實踐和建設成就。此外,通過提供部分免費展位、補貼和展品留購稅收優惠政策等方式,進博會分享中國發展紅利,推動各國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我們以實際行動展現著大國擔當,做合作共贏的積極倡導者、切實踐行者。在新征程上,我們要把惠民、利民、富民作為發展合作的基礎,互聯互通、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繁榮;堅持綠色協調發展,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不僅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能實現開放、包容、共享、繁榮的「世界夢」!
作者單位:李非燃 河北省定州市李親顧鎮人民政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09fc426e4928c9d606b3b1fda3439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