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吃手指,家長要不要制止?了解二者之間的差別後再做決定

2022-02-04   孕育島

原標題:孩子喜歡吃手指,家長要不要制止?了解二者之間的差別後再做決定

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有些時候是好的事情,但有些時候卻是不正確的,需要家長干預的

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特別是老人和年輕人在育兒問題上有很大的分歧。如果處理不恰當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孩子總是習慣吃手,婆媳關係因此鬧僵

小玉家的寶寶7個多月,從懷孕開始婆婆就搬來和小玉一起住,孩子出生之後也是兩個人一起照顧孩子。對於孩子的養育問題,偶爾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最近卻因為一個問題引發了小玉和婆婆的矛盾,孩子從上個月開始進入了口欲期,總是吃手指。面對這個行為,小玉的想法是要制止,一方面會把手指吃壞,另一方面手指上有細菌,吃到嘴巴里會生病。而婆婆卻認為孩子吃手指是正常的,等長大了自己就好了。過去的孩子都吃手,沒人管過,一樣長得很好。

小玉每次看到孩子吃手指都會用玩具代替,糾正孩子吃手指的問題。而婆婆照顧孩子的時候不但不管,甚至還會鼓勵孩子吃手。面對這個問題,小玉和婆婆說了很多次也沒有解決,反而讓彼此的關係變得尷尬。

孩子吃手不要管,這是孩子發育的必然階段

不僅是小玉和婆婆有不同意見,對於吃手的這個問題,就算是其他父母,也會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孩子吃手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不需要管;有人認為吃手要管,因為手部細菌多會生病,也擔心會對手指發育有影響。

當孩子5-6個月的時候開始進入口欲期,喜歡用口腔去認知這個世界。把手放到嘴巴里吃是第一個表現,這個階段的孩子除了吃自己的手還沒有別的行動力,在身體和心理上最依賴的人是媽媽,當孩子感到害怕、焦慮、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可以通過吃手來進行自我安慰,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發育過程。

孩子吃不吃手指,未來的發展會有幾個區別

1)身體的協調能力

對於幾個月的小孩子來說,想要把手指準確放入到嘴巴里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手、眼、大腦的相互配合才能實現,很多孩子想要把手送到嘴巴里還是比較困難的,一般很難準確找到嘴巴。吃手指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對大腦的發育也有幫助。

2)性格的形成

吃手指可以讓孩子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可以讓孩子安全感增加,對於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幫助。小時候喜歡吃手指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比較外向開朗,也會更有自信。相反沒吃手指的孩子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變得內向、自卑。

3)獨立能力

通過調查發現,吃手指的孩子將來在斷奶、讀幼兒園等事情上,表現得更優異,能很快適應,獨立性更強。

4)對情緒的管理更好

小孩子一般對於自己的情緒很難很好地控制,遇到事情或情緒發生變化喜歡用哭鬧來表達。如果孩子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可以通過吃手來安慰自己,就會讓孩子很快平靜,學會自己控制情緒,等到孩子長大後,情商的發育也會更好。

5)不正確行為的避免

如果孩子從小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長大,會比較容易出現哭鬧、打人、咬人等不正確的行為,小時候吃手指是可以給自己增加安全感的行為,長大後發生這些不正確行為的幾率會變低。

通過這幾方面看孩子吃手還是有好處的,當然其他家長擔心的問題也確實存在,所以對於孩子吃手這件事,需要家長做好正確的監督和引導。

小島想說:

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會對身體有不同的影響,如果對孩子有幫助可以適當允許,家長做好衛生和安全就可以。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吃手指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