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 尊達普KS600摩托車
二戰德軍摩托車,放在今天依然拉風:
在整個二戰期間,摩托車憑藉造價低、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強的特點,被二戰德軍廣泛裝備前線部隊。無論是歐洲戰場、蘇德戰場、還是北非戰場,都能夠在前線看到軍用摩托車的身影,它適合於士兵在執行偵察、通信等多種任務時使用,在危急關頭,亦可搭載輕武器進行戰鬥。軍用摩托車體積小,重量輕,速度快,道路適應性好,越野能力強,並且便於隱蔽,車上還能搭載武器等,因此,它非常適用於偵察、通信/聯絡,搭載武器後還可以用來衝鋒陷陣。這些優點使軍用摩托車在二戰中被德軍廣泛應用,從歐洲戰場、北非戰場,到蘇德戰場,到處都可以看到法西斯德軍大量裝備的軍用摩托車。在德軍重型挎斗摩托車上通常配置有1挺MG34/MG42機槍,攜帶有50發裝3盒機槍子彈和1個備用輪胎、1個備用槍管以及5升備用燃油、打氣筒、千斤頂及隨車工具等。
在二戰期間,德國研製及生產軍用摩托的廠家主要有:寶馬(BMW)、宗達普(Zündapp)、NSU及DKW等公司。這些公司研製及生產的摩托車,絕對算是那個時代的頂尖裝備,在寶馬系列軍用摩托車中,R75三輪挎斗摩托車最為經典,相信大夥們應該在各類二戰影視作品中見過它的身影,此車從1940年一直生產到1944年,在德軍中裝備數量很多。在當時,R75憑藉良好的靈活性與可靠性,廣泛應用於歐洲、蘇德及北非戰場。
德國陸軍裝備的軍用摩託大多採用德國灰塗裝,空軍則為黑灰色,非洲軍團為沙黃色,在前線使用時會根據需要由官兵自行塗裝迷彩,部隊番號標誌則習慣性的塗在挎斗的正前方。二戰中,納粹德軍的軍用摩托車一直衝鋒陷陣在最前方,它們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極大地刺激了蘇聯軍用摩托車的發展。和希特勒一樣,史達林從來沒騎過摩托車,但在蘇德戰爭爆發前他已經看到了德軍大量裝備的摩托車帶來的種種優勢,他迫切希望為蘇軍裝備這樣一種用途廣泛的軍用摩托,他看中了當時德軍的寶馬R71,並授意有關部門同德國商談引進事宜,但當時正忙於入侵波蘭的希特勒無暇顧及此事,於是蘇聯人偷偷地弄到了5輛寶馬R71摩托車進行仿製,仿製成功的摩托車叫作M72,這可能是二戰中蘇德雙方唯一使用的非繳獲的相同裝備。
長江750軍用摩托車
戰後,M72的技術被轉讓給蘇聯的盟友,中國也獲得了此項技術,並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了長江750軍用摩托車,M72以及長江750等摩托車作為寶馬R71的繼承者持續生產了半個世紀以上,它們忠實地保留了寶馬R71的主要特徵,今天已經成了兵器收藏者中十分珍貴的收藏品,售價高得驚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kOkv28BjYh_GJGVK-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