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睡眠好習慣獻給你

2024-10-06     搜狐愛運動

睡覺是人收藏、吸收能量的過程,我們需要充足、高質量的睡眠,從而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生活中,「睏了卻又睡不著」的滋味很多人都體驗過。身體很疲倦,大腦卻吵鬧著「我不困」,閉著眼睛逼迫自己數羊也沒用,隔天不得不頂著熊貓眼去工作。

睡眠不足,會使人眼睛酸澀、頭痛、乏力、食欲不振、嗜食咖啡、精神不佳,長期睡眠不好還會誘發高血壓、心臟病、胃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種疾病,甚至導致肥胖。若你存在入睡困難、淺睡易醒,甚至出現長期失眠、精神障礙,嚴重影響生活的情況,不妨試試調整睡眠的方式和方法。

臨床實踐證明,許多慢性失眠患者通過改善睡眠習慣,失眠的問題就能夠獲得解決,或得到緩解,並能夠改善預後。可見,找到我們睡眠的不良習慣並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糾正,有助於改善和提高睡眠質量,幫助我們奪回被「偷走」的睡眠。

在世界睡眠日來臨之際,我們一起來學幾個優質睡眠習慣吧~

01

睡前:人、機分離

睡前玩手機成了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放鬆方式。如果你不希望整晚翻烙餅,上床後請把手機放下、心放空、調暗燈光,舒舒服服躺著,然後等著進入夢鄉。

醫師指出,睡前玩手機特別是超過1個小時,會使大腦皮層一直處於興奮、高度緊張的狀態,從而刺激腦垂體,造成一系列內分泌紊亂,使人很難進人深度睡眠狀態,導致失眠;第二天情緒還會變差,人更易焦慮、沮喪。

所以,一旦躺到床上,就把手機放置到一邊吧,拋掉腦子裡繁瑣的思考,在舒適的小窩中等待甜美的夢鄉。

02

科學打開睡眠姿勢

你每天是以什麼樣的姿勢入睡的呢?放飛自我的自由趴?充滿戒備的蜷縮式?優雅淑女的「白雪公主」式?睡姿其實是門很深的學問,正確、合理的睡姿,有助於我們舒緩疲憊的身體,進入優質睡眠。

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存在多種睡姿的更替。睡眠系統開始工作後,有65%的人習慣側臥,30%的人習慣仰臥,其餘5%的人習慣俯臥,其中胎兒式是最常見的睡姿,這種睡姿可令四肢百骸,皮肉筋骨處於充分的鬆弛狀態,有利血液循環,使精和氣內守,有助於睡眠。除了患有某些疾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特殊姿勢和避免某些姿勢的人員外,大部分人一般胎兒式為佳。

03

必備佳器:枕頭

當然,有部分小夥伴表示,自己平時入眠較快,也能勉強睡到自然醒,但醒後常感到疲累,背頸部不適。這就涉及到影響睡眠的另一個重要又易被忽視的因素,枕頭。

人體從頸椎側面來看,中斷呈C型突出弧度,枕頭要完全支撐頸椎,身體才能放鬆,疲憊感才會獲得修復。如果枕頭不合適,長期使用就有可能造成頸椎正常的生理曲線改變。

枕頭的主觀高度、枕型的合體感、濕悶感對睡眠整體舒適感影響很大。在《枕型對睡眠舒適性的影響》調查中,結果顯示60%以上的受試女性認為平躺絕高7-8厘米,側躺絕高9-10厘米的枕頭最合適。

小提示:

直接試躺是挑枕頭的關鍵。試躺時將枕頭緊貼肩線,側睡、趴睡都要試,根據自己的舒適感進行判斷。

04

向暴飲暴食say no

飲食過飽也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之一。從中醫角度來說,「胃不和則夜不安」,吃的食物不當或吃的太多,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信息不斷傳向大腦,致使人失眠、多夢,就可能導致整夜寢睡不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ecb6c8c81f039449cf5c959590433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