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丨秋季咳嗽頻發,潤肺止咳是關鍵

2024-10-27     江南水鄉生活見聞

根據 中醫五行理論

秋季對應人體肺臟

而肺臟喜潤惡燥

故當燥邪來襲

最易侵襲肺衛,耗傷肺之陰津

引發咳嗽、咽喉發癢、

口乾舌燥 等症狀

咳嗽頻發或加重

多與「肺燥」有關

肺燥有涼燥與溫燥之分

燥邪與寒邪相合為涼燥

表現為咳嗽少痰或痰白清稀等

燥邪與熱邪相合為溫燥

表現為乾咳咽痛或痰黃質黏等

因此,秋季止咳以滋陰潤燥為主

日常飲食

乾咳痰者燥邪更甚,宜食用百合、銀耳、麥冬、甘蔗、蜂蜜等滋陰潤肺之品。 咳嗽痰白者為涼燥,加用生薑、紫蘇葉、核桃等溫肺散寒。 咳嗽為溫燥,宜食用雪梨、枇杷、荸薺、藕、蘿蔔、冬瓜、絲瓜、豆腐等清肺化痰的食物。

藥食調理

百合銀耳羹

滋陰潤肺,潤燥止咳。適合乾咳無痰者。

原料:百合30g,銀耳15g,冰糖10g。

做法:銀耳泡發,與百合入鍋內,加水適量,煮40分鐘,放入冰糖溶化即成。

梨絲拌蘿蔔

清肺化痰止咳。適合咳嗽咽痛,痰黃難咯者。

原料:白蘿蔔250g,梨100g,生薑少許,麻油、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蘿蔔切成絲,用沸水焯2分鐘撈起,加上梨絲、薑末少許及調料,拌勻涼食。

按摩推拿

按揉太淵穴、定喘穴、膻中穴、豐隆穴等穴位,可以 寬胸理氣,止咳化痰,宣肺平喘,有效緩解咳嗽每個穴位按揉的次數和時間需適中,以感到酸脹為度。

日常防護

保持室內空氣濕潤、飲水充足,含服潤喉糖、飲用蜂蜜水等可緩解咽喉干癢,減輕咳嗽症狀。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因熬夜耗傷人體之氣,加重咳嗽。

佩戴口罩避免外界對呼吸道鼻咽部的刺激,減少咳嗽。

值得注意的是

咳嗽長期不愈、反覆

可能與五臟六腑的功能異常相關

需依據整體狀態進行干預

來源:中國中醫

審核:朱 瑾

審稿:丁 雲 王鶴麗

發布:袁霄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e6ef0a53b0c7e8ec16a936c46dced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