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為什麼不開鑿新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真實原因是?

2023-12-28     郭秀華

原標題:泰國為什麼不開鑿新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真實原因是?

自從人類開始從海洋上探索世界,海運就一直在人類的歷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如今許多國家的大宗貨物運輸也一直依靠著海洋運輸,而近些年來,輪船等海上運輸工具技術的研發升級,使得海上貨運愈發的紅火。

如今,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各國的資源被世界共享,各個國家的貨物通過航運輸送至世界各地,而很多控制著一些世界上主要航運路線的國家就因此盆滿缽滿,因為貨物想要運往世界各地就必然要經過這些國家控制的地區。

馬六甲海峽,是被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新加坡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海峽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而如此繁忙的海峽帶來那些經濟效益自然是非常高的,因此,身為鄰國的泰國一直想讓從馬六甲海峽的紅利中分得一份利益。

泰國想要從中分取利益的方式就是,繞過馬六甲海峽從泰國的國境內開鑿一條運河,他們給這條運河取名叫做克拉運河,一旦被開通便可以利用地理優勢直接替代馬六甲海峽,至少也能搶到一大筆訂單。開鑿運河的事情一直在泰國被提及,幾乎每一年都會被拿出來討論,而且關於這個項目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了,只是一直沒有被實施。

如果這條運河開通,那麼對於像中國,日本這樣的亞洲國家來說,想要從中東國家運輸石油或者是和歐洲國家進行經濟貿易,那麼必然是要經過克拉運河的,因此可以看出這條運河未來的經濟效益是非常高的,那麼如此有如此巨大利益可圖的項目,為什麼泰國一直沒有付出行動呢?

其實最主要的就是經濟和技術原因,因為開鑿一條運河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長期的,巨大的經濟支持,但是以目前泰國的經濟實力來說是難以支撐這巨額的開支的,同時泰國自身不具備這樣的技術,需要和他國進行合作,成本會大大提高,而自己的分紅也會減少。

同時即使泰國通過引進國外投資進行運河的開鑿,但是在運河建成之後還存在著與馬六甲海峽的競爭關係,一旦開通勢必也會觸碰到鄰國的核心利益,帶來的國際矛盾也會日益突出,更何況馬六甲海峽背後有美國勢力掌控,美國已經在周邊運行多年,投入大量的成本,可不會輕易讓泰國可破壞了。

另一方面是出於對國土安全的考量,開鑿克拉運河,那麼必然就將泰國分成南北兩部分,泰國國內的民族組成本來就非常的複雜,如果直接將泰國境內一分為二,那麼對於泰國的國土安全是有一定挑戰的。

另一方面是處於國際安全的考慮,如此龐大的一個項目帶來的經濟收益也是巨大的,那麼在建成之後必然會引起其他國際強國的爭奪,這樣對於泰國的安全其實是不利的,尤其是自己的內部政治本來就不穩定,根本不適合參與國際紛爭。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為什麼泰國對於開鑿運河一直在考量之中,因為確實牽扯的利益是非常大的,未來泰國是否會實施這一計劃,可能還是要根據國際形勢以及泰國自身的實力來做出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e2268b00e5230b1f29f59ff66794a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