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對於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人民來說,壞消息還真不少:
1、根據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的數據,天然氣期價8月22日達到每千立方米2861.6美元,創下歐洲多個天然氣樞紐的歷史新高;
2、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將在8月31日停止歐洲天然氣關鍵管道「北溪1號」的供氣,以進行為期三天的維護。在檢修工作完成後,如果沒有發現技術故障,將按照管道輸送能力的20%恢復天然氣輸送;
3、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來了。
這三個壞消息都指向同一個根源——天然氣。
仔細想想,這事還是挺有意思的:歐洲人通過污染環境(工業革命)的方式賺到錢後,在全球以「聖母」自居,大呼環保。為了配合口號,進行了能源升級,從燒煤改為燒石油,最近十年八年又逐漸通過天然氣來取代石油。但他們千算萬算沒有想到,這個冬天有可能又回到了最原始的方式——燒柴。
使用天然氣和環保都沒有錯,錯就錯在好不容易把能源系統都升級到差不多了,卻跟著老美充大頭去得罪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俄羅斯。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歐洲統計局或者歐洲能源署的官網,不難找到近5年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看了一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量平均占歐洲國家天然氣總進口量的50%左右,歐盟國家更多,達到了55%。
也就是說,如果俄羅斯選擇完全「斷氣」的措施,歐盟國家將失去一半以上的天然氣來源。那麼,以現在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情況來看,可以撐多久?能過完這個冬天嗎?
不妨和大夥算算這筆數。
8月18日,歐洲能源公布了最近歐洲的天然氣存儲情況,顯示截至8月15日,歐洲天然氣存儲設施的天然氣存儲量達到了75%,存儲庫中存儲了超過787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看來,這段時間歐洲人到處買貨的效果還是有的,因為這個儲存量相比以往的水平來說略有增加。
根據2021年歐洲(除俄羅斯之外)地區天然氣總消費量為6041億立方米來說,平均每天歐洲消耗的天然氣為16.5億立方米。按照這個使用量,存儲庫中的787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以供歐洲人正常使用47.7天,也就是一個半月多一點。
當然,這個數據是一個靜態的平均值,實際上我們還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
比如冬天的天然氣消耗要比夏天的多,從歐洲冬季每天天然氣消費量是夏季的3倍(Oil Price的數據)來算,歐洲人冬季平均每天天然氣的消耗量為30億立方米以上。那麼787億立方米的存量則只夠使用26天。
比如歐洲天然氣還是可以不斷從其他渠道進貨。俄羅斯的進口量占一半左右,意味著其他渠道的進口量也有一半,而且這段時間歐洲各國不斷向卡達、阿爾及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等地方緊急下單購買天然氣,對缺口有些彌補。
補了多少呢?歐洲能源署6月15日公布的儲量數據為569億立方米,這就是兩個月多了218億立方米,加上每天大約10億立方米的消耗(夏季),可以推算出這兩個月歐洲購買的天然氣為278億立方米左右。
但是,在這278億立方米中,還有俄羅斯繼續供貨的成分,大約為70億立方米,減掉之後,可知這兩個月其他渠道的供貨量為208億立方米。
相對來說,由於地理位置原因,歐洲冬季的時間相對較長,大概是從10月底持續到次年的3月份,也就是5個月。現在離冬季的到來還有兩個月,也就是說,從現在到歐洲冬季結束還有7個月。按照上述每個月從其他渠道可以購買104億立方米天然氣體量來看,7個月可以獲得728億立方米天然氣。
按照儲備需求,一般冬季的合同會多一些,我們按照其消費量比例去匹配的話,在冬季結束前,歐洲可從其他渠道獲得的天然氣為1768億立方米,加上現有庫存,可用天然氣約2555億立方米。
上文說過,歐洲人冬季每天天然氣消耗量約30億立方米,2555億立方米則可以使用85天。剛好可以撐到整個冬季過半。
現在歐洲提出了節約15%用氣的倡議,如果大夥都能「省吃儉用」去達到倡議目標的話,冬季每天的消耗量只需25.5億立方米,則2555億立方米可以使用100天。
不管怎麼說,按照目前的儲量和配比進貨量,如果俄羅斯完全「斷氣」的話,歐洲肯定熬不過冬季結束。
可能有人會說了,現在歐洲人不是全世界到處買氣嗎?
說是這麼說,但是天然氣不像蘋果,去菜市場就可以買,買了洗洗就能吃。
首先任何一個天然氣生產商每年的產量都是按照預先簽訂的合同為基礎進行規劃的,若要突然增加產量談何容易,涉及到太多東西,比如生產設備、熟練工人、礦田儲庫等等。
其次就是運輸問題,天然氣的運輸需要特殊渠道,管道現鋪是不可能了,就算是走海路,專門的運輸船也是有限的。即使運輸工具可以解決,運輸成本也會高得離譜。再即使歐洲人不缺錢,但是運輸時間也是大問題啊。
再次是存儲問題,就算能緊急買到貨,也能解決運輸,但是歐洲的存儲設備就這麼多,買來也沒地方放啊。不像之前俄羅斯直接有管道,需要的時候,開閘放氣即可,省事方便,不受存儲設備限制。
綜上所述,這個冬天,歐洲有些國家註定要過得比往年更煎熬。
為什麼說是有些國家呢,因為每個歐洲國家的情況不同。
在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上,有些達到100%(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斯洛伐克、北馬其頓、波赫和摩爾多瓦),有些是0%(丹麥、愛爾蘭、克羅埃西亞、馬爾他、奧地利、瑞典、挪威、喬治亞和烏克蘭)。
而在現有天然氣的存儲率上,有些是98%,有些只有30%。
另外,像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這兩個國家,已經獲得了俄羅斯繼續供氣的承諾;但像另外一些國家則幾乎不可能直接從俄羅斯獲得天然氣了。這些國家中,包括波蘭(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73%)、英國(依賴度7%)、立陶宛(43%)等等。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