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有5位情人,為何4位結局淒涼?金庸:把她們的名字讀一遍

2023-12-16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張無忌有5位情人,為何4位結局淒涼?金庸:把她們的名字讀一遍

《射鵰三部曲》共有三位主角,分別是郭靖、楊過和張無忌。愛看金庸武俠小說的讀者會知道,金庸是非常喜歡創新的一位武俠作者,正如他自己在《後記》里所說的那樣,一個作者不應總是重複以往的風格。

因此在金庸的塑造之下,張無忌的性格脾氣和郭靖、楊過截然相反,甚至在和紅顏異性相處時,張無忌也表現了不一樣的愛情觀。

一、風流主角張無忌

張無忌在10歲的那一年離開了冰火島,來到了爾虞我詐的中原武林。在六大門派的的逼迫之下,張翠山、殷素素紛紛自刎而死。殷素素臨死之前一再告誡張無忌,千萬不要相信女人的話,尤其是漂亮女人。

可連張無忌自己也沒有想到,他接連邂逅奇遇,將諸多神功聚於一身,卻敵不過「美色」二字。

好比在連環山莊,張無忌就被朱九真的美色迷得神魂顛倒,要不是陰差陽錯之下撞破了朱家、武家的驚天秘密,張無忌和謝遜早就身首異處。

張無忌稍大之後再一次感情用事,以至於在光明頂被周芷若所傷。然而張無忌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隨著張無忌和周芷若越走越近,他毫無防備之下,竟中了周芷若的詭計,只能將屠龍刀和倚天劍拱手相讓。

在屠獅大會上,張無忌還敢帶著周芷若一起勇闖金剛伏魔圈,可正當張無忌使出渾身解數與少林三渡拼比內力之時,周芷若卻籠出五指罩在謝遜頭上,已達到殺人滅口的目的。

讓人啼笑皆非的還在後面,在倚天的末尾,正當張無忌帶著趙敏遠赴蒙古之時,他卻望著周芷如離去的背影想入非非了起來:「她其實並沒跟宋青書成親,和我又曾有婚姻之約。她做了不少對不起我的事,此刻想來,也並沒真的對我壞。有些事情,她是受了師父逼迫,不得不做。她雖盜了屠龍刀和倚天劍,但現下屠龍刀復歸我手,表妹殷離也沒死……」

就當讀者們被張無忌的這一句自言自語驚得瞠目結舌之時,誰又能想得到張無忌的「渣」還遠不僅於此,只見張無忌想得更遠了:「愛我極深、很想嫁我的,除了芷若,自然還有敏妹,還有蛛兒,還有小昭……」

二、讓人浮想聯翩的結局

毫無疑問 ,張無忌成了《射鵰三部曲》里唯一一個沒有確定配偶的主角。的確,郭靖和黃蓉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一對模範夫妻也在神鵰時代生兒育女,而楊過則在絕情谷的谷底找到了失散16年之久的小龍女。

反觀張無忌,他似乎一直遊走在周芷若、趙敏、蛛兒、小昭之間,自始至終沒有確認將會與哪位紅顏知己結為夫妻。

不過 ,結合金庸以往的設定來看,我們還是能發現蛛絲馬跡,繼而窺見張無忌有5位情人,卻有4位情人結局淒涼。

三、5位情人

眾所周知,金庸對於人物角色取名相當講究,好比在《射鵰三部曲》里,金庸就以「靖康之恥」創出了郭靖楊康兩個名字。到了《神鵰俠侶》,黃蓉的「蓉」和郭芙的「芙」合在一起稱之為芙蓉,既象徵了黃蓉和郭芙的母女關係,又代表了她們二人猶如出水芙蓉一般美麗。

在《倚天屠龍記》里,張無忌的5位情人的名字也相當考究。

第一位情人:朱九真

朱九真是第一個讓張無忌怦然心動的女人,儘管朱九真比張無忌大了幾歲,儘管朱九真虛情假意,但朱九真的吹氣如蘭以及肌膚勝雪依舊將張無忌迷得神魂顛倒。

不過,朱九真的名字已經暗示了她的結局,「九」在古代有極致之意,和「真」聯在一起有「極真」的意思。可物極必反,朱九真的「極真」意味著虛假,她為了得到屠龍刀不斷靠近張無忌,卻竹籃打水一場空,反而死在了蛛兒的千蛛萬毒手之下。

第二位情人:蛛兒

蛛兒為了修煉千蛛萬毒手,將原本秀美的容貌弄得浮腫不堪。但蛛兒婀娜多姿的身段仍讓張無忌意亂情迷。

再看蛛兒的名字,她喚作殷離,一個「離」字暗示她和張無忌聚少離多。的確,在少女時期,蛛兒就曾和張無忌在蝴蝶谷相遇。可張無忌卻狠狠咬了蛛兒一口,害得蛛兒苦苦相思了數年之久。

多年之後,蛛兒又和神功大成的張無忌久別重逢。可因為這個「離」字,蛛兒心裡只有少年張無忌,於是又和成年張無忌漸行漸遠。

第三位情人:小昭

小昭善解人意,將張無忌照顧得無微不至。可小昭最後被波斯總教帶走,成了波斯的聖女。

原來,小昭的「昭」和「召」同音,暗示小昭最後會被總教召回,成了一個終身不能嫁的處女。

第四個情人:周芷若

周芷若年少之時就曾和張無忌在漢水相遇,還對張無忌有喂飯之恩。

此外,周芷若貌若天仙、氣質超然,張無忌早就喜歡她了。可周芷若的「芷若」二字都有草字頭,而「芷若」也是一種草,暗示周芷若的命運像一棵小草一般不能自已,只能隨風擺動。

的確,周芷若也愛上了張無忌,可滅絕師太臨死前讓周芷若發的毒誓讓讀者們聽了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如此看來,周芷若在命運的捉弄之下終究只是一棵小草,無法與張無忌白頭偕老。

第五個情人:趙敏

不管是在三聯版還是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的末尾,趙敏和張無忌都有一個較為圓滿的結局。這也和趙敏的名字有關。

在金庸最早的設定下,趙敏喚作「趙明」,這個「明」有明亮的意思,還和明教的「明」如出一轍,這代表了趙敏總能給張無忌出謀劃策,還能點亮張無忌的成長之路。

此外,「趙敏」還和「照明」發音相似,暗示趙敏能夠照明張無忌的未來。果不其然,在倚天的末尾,趙敏憤然退出了明教,眼見趙敏即將遠赴蒙古,厭倦了江湖打打殺殺的張無忌也將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然後跟著趙敏奔赴蒙古。

不得不佩服金庸的武俠小說,單單一個取名就飽含了如此深意,著實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becdd6ae4b1e64607d07c6add65c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