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聽楓
馬上要開學了,水深火熱中的老母親忍耐力也快到達頂點了:
娃子天天在家,真的太費媽了。
都說距離產生美,我和娃已經相看兩相厭了:
一周都「打」了三架了!
閨蜜家情況也不樂觀,她來跟我抱怨:
小時候看他睡覺都能看一個鐘頭,現在怎麼那個可愛的小孩不見了?
只因為,你的娃上了一個小學!
6歲前的娃,是媽媽心中絕對的C位。
誰知道,一上小學,立馬走下媽心神壇,逐漸失寵,逐漸邊緣化。
一入小學深似海,娃子從此不可愛。
那麼,上了小學的娃是怎麼一步步變得不可愛的?
01
成績差氣死媽
上小學後的成績好壞,是親子關係遭遇的第一道坎兒。
6歲前養娃就像養豬仔兒,
只要他吃好喝好玩好樂好,就是父母的晴天。
6歲後把娃當種子培養,
怎麼澆水都不發芽,簡直是父母的晴天霹靂。
6歲前覺得娃是天才,哪哪兒都聰明得不行,自己簡直是得了「特等獎」的幸運父母兒。
隨手的塗鴉,都是畢卡索般的火花;
隨手捏的軟泥,散發著羅丹的雕塑氣息;
1歲多點就能從1數到10,唐詩背得溜溜兒滴,三字經更不在話下!
我的娃莫不就是傳說中的「天選之娃」,日後畢竟攜帶全家走上世界名人的神壇。
朋友圈裡我每天這一頓咔咔咔——
可一上小學,娃的成績單讓我聽到了夢碎的聲音。
學習成績忽高忽下,有時還差得稀碎,班主任發來「告狀」微信,叫我把娃的學習抓抓緊。
Oh,my god!
以前感覺娃指定是塊學霸的沃土,這咋就成了學渣的鹽鹼地呢?
說好的我拿的是「特等獎」,再差也得是個「一二等獎」,怎麼生生刮出個「謝謝惠顧」?
一邊急赤白臉地天天督促娃的學習,一邊偷偷打聽藍翔技校開不開兒童班。
真擔心別的娃長大了吃肉,而自己的娃只能喝一口剩湯。
學霸的媽笑靨如花,學渣的媽總量血壓。
現在還朋友圈曬娃?
老母親們都在曬被娃早早急出來的白頭髮。
曾經的小可愛,變成了老母親通向幸福的最大障礙。
02
寫作業把情傷
不光夫妻之間有「七年之癢」,母子之間7年照樣是個坎兒。
一上小學,媽媽的心裡只有一條陽光大道:好好學習。
奈何,娃的心裡卻都是彎彎的羊腸小道:如何偷懶。
娃還小時,聽到樓下鄰居吼聲陣陣把孩子罵得嗷嗷哭,
心想,怎麼有這麼沒耐心、沒素質的家長?!
回頭看看自己搭積木的娃:
這麼可愛的孩子,怎麼就不能好好說話呢?
結果娃一上小學,我就啪啪打臉了——我吼的聲音比鄰居還大!
從親子陪伴,到母子切磋,只需娃上個小學。
從其樂融融,到兩敗俱傷,只需輔導作業一場。
把大象放冰箱攏共分三步,而讓孩子在書桌前認真寫作業堪比西天取經路。
他的腦袋裡裝著五彩繽紛的東西,就是沒有作業的一席之地。
好容易手按牛頭把他按在書桌前,他上廁所,喝水,發獃,摳手,切橡皮能玩一個遍!
平時喊他幾聲根本不帶回應的,做作業時一點風吹草動他都要停下來,磨蹭半天才能回到狀態。
好不容易「認真」寫了會兒,當媽的正感畫面溫馨,心裡安慰,他突然站起來,蹦一句「我好累,我要歇會兒……」
簡直讓人吐血!
教育事業向前推進全靠「聲援」,
——都是老母親們的一聲聲「獅吼功」。
陪孩子寫作業,就像唐僧帶豬八戒去西天取經,
一路督促,一路教誨,一路修正,阿彌陀佛,真是心累!
有時咋也想不明白:
這哪是小可愛,這分明就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小妖精。
6歲前我還朋友圈天天曬娃的照片,
小學後,就差曬自己被氣死的照片。
03
磨磨蹭蹭最氣人
娃小時候,我的微信個性簽名是: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那時候覺得他真是可愛到爆,我要做一個懂教育的老母親,才配得上娃。
而娃一上小學,我恨不得給這隻蝸牛裝上四輪驅動渦輪增壓的馬達。
從自由散漫,到有小學編制的,
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時間明顯感覺不夠用了。
而娃,儼然是一個磨蹭派的精湛技藝傳承人,可把我這個「老太后」每天急上房。
寫完作業已是深更半夜,可小孩的電量還沒全耗完。
趕上床如懶驢上磨,上床後如猛虎出遊,就是不肯赴周公之約。
好容易娘倆在床上熬到11點半,他那邊已經不動彈,
你以為今晚的勝利就在眼前,他卻突然一骨碌爬起來:
在黑暗中雞哭鳥嚎地,說自己還有一項作業忘了寫。
每一個小學娃子,都把「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這項功夫修煉得爐火純青。
好容易伺候太子睡著,感覺自己剛躺下,做早飯的鬧鈴就響了。
每天早晨,光把小孩從床上趕下來,就能耗完一個女人一生的智慧和美貌。
起床、洗漱、吃飯,一個環節都不能拖延出錯,否則就是遲到。
心累程度堪比科學家送火箭上天!
指針一分一秒砸在老母心上,娃卻像樹懶慢吞吞在海邊度假。
挨到好不容易把娃拉出門,他卻突然跑回去,衝進廁所說「有一泡屎憋不住了」。
……
每天最輕鬆的時刻,就是把他送進校門,自己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回家或去上班。
靈魂回殼,距離產生的美,讓我如此陶醉。
想到明天又是跟娃纏磨的一天,頓時眼前一黑。
04
叛逆互懟期來啦
一上小學,老母親們馬上迎來娃的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
娃從小可愛,直接變成了小老虎。
老母親每天的生活哇,簡直就是「伴娃如伴虎」。
每天都是互懟名場面:
你嫌他邋遢,他嫌你嘮叨;
你嫌他懶,他嫌你管;
你嫌他書包亂,他說你電腦桌面也一樣。
你說都快要被他氣死了,他不以為然地說,哦,你放心,我會幫你買速效救心丸。
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感覺家裡是在上演母子版「農夫與蛇」。
從小費盡唾沫教他說話,沒想到現在被他各種伶牙俐齒的反咬。
上次娃用他的手機發了個朋友圈,而我跟他爸竟然被分到一組,屏蔽了。
給我傷心了整整一晚上!
一上小學,養娃的樂趣持續走低,親子關係直線下滑。
父母看娃也各種不順眼:
小時候他仰著脖兒去夠麵條吃,一家人都覺得「哇,好可愛」!
現在,他再笑嘻嘻這樣吃麵條,我跟他爸直翻白眼:「他莫不是個傻子吧!」
小甜甜直接變牛魔王,搞的父母好倉皇。
而你也說不得,打不得,碰不得,生怕早熟的他再搞個離家出走。
所以,為了平衡心態,我把手機屏保都換成了他小時候的照片。
時不時翻看手機里他小時候的照片,簡直老淚縱橫。
啊,那時的娃多麼的可愛——
皮膚嫩,嗓音脆,嘴也甜,每天以親愛的媽媽馬首是瞻。
而現在,
皮也糙,肉也厚,好賴話不聽,一心只想逃出「五行山」。
蒼天啊,大地啊,誰能把當初的那個小可愛還給我?
萬般呼喊皆沒用,只能在朋友圈召喚同盟。
無奈眾老母親紛紛回覆:
+1,+1,+1,+10086……
雖然我們熟讀各種育兒方法,但仍不妨礙帶不好這一個娃。
於是老母親們終於對人生有了新的領悟:
兒孫自有兒孫福,別讓自己那麼苦。
後來大家也都想通了:
身為階級鄙視鏈的最底端,小學家長們:
生而為媽,必須得忍,
忍無可忍,必定成仁!
你修的不是娃,是自己!
雖然孩子可能越來越不那麼可愛了,
但老母親得越來越懂事兒啊!
養個娃,也甭說要把他培養得多成功了,
只要能自食其力,遵紀守法,不給國家和社會添亂,
心態陽光,自信坦蕩,拼盡全力,也能接受任何結果;
我們就算是成功的老母親了吧!
獻給一直用心,一直鬧心的,家長朋友們。
本文純屬真實,如有雷同,
哎呀媽呀,可找著組織了!
—— End ——
作者:葉聽楓,兒童教育心理學碩士,家庭教育研習者,看書,烹茶,帶娃娃。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