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融高質量發展之路,賦能增值社會發展

2023-11-13     環球Tech

原標題:探索金融高質量發展之路,賦能增值社會發展

金融高質量發展是本源活水、服務實體經濟之基。

今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其中強調要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要「努力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持續推進我國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

金融行業正邁入時代新征程,如何以中國式現代金融創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探索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如何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是整個金融生態的發展要務。在中國式現代金融的關鍵轉折點上,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的浙江這片厚土上,正生長起許多的金融供給側改革創新實踐之芽,金融顧問制度正是其中之一,這些創新的萌芽正加速生長成為參天大樹,賦能、增值社會發展。

寧波一家晶片企業正在焦急的尋找流動資金,目前要上生產線二期,屬浙江省「4+1」重點項目,同時該企業也正在b輪股權融資的關鍵時刻。

浙商銀行寧波分行金融顧問李毅在與企業財務負責人懇談後,和來自券商、律所的兩位專家共同為這家企業「聯合會診」,形成了一套貫穿其企業生命周期的綜合方案,解決了這家企業的燃眉之急。這套綜合方案非常具體,涵蓋了企業及員工的種種需求:如圍繞其生產線二期匹配項目貸款,後續引入風投、制定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為員工匹配個人財富管理方案,甚至細化到了如何以「電費證」為企業緩釋每月兩百萬的電費開銷壓力……

這場切脈問診,是浙江省金融顧問綜合服務技能競賽的場景之一,也是3400餘名金融顧問們、82家金融顧問工作室每一天的日常,更是他們堅持了五年的付出與價值。

2018年,金融顧問制度由浙江發軔,再到全國推廣,從單項融資供給到「融資+融智」綜合金融供給,從服務企業、政府和居民到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從走進山區26縣到走進新疆阿克蘇、走進四川大涼山助力共同富裕,結出了累累碩果,成為浙江金融勇立潮頭的創新創舉,也成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浙江實踐,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主任,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感慨,「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11月11日,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歷時三個多月的「浙江省金融顧問綜合服務技能競賽」迎來圓滿收官,陸建強在頒獎儀式上表示,「浙江率全國之先推出金融顧問制度,正是努力探索新時代中國式現代金融發展規律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金融顧問制度自創立以來,經過五年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動實踐,也經過本次總決賽大比武的實戰檢驗,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金融顧問是金融高質量發展中的新職業勞動者、是充滿純潔性專業性戰鬥力的隊伍;金融顧問制度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浙江實踐、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生動體現。」

新時代金融的職業「金名片」

他每年出差200天紮根在鄉村田野,只為幫農戶把「禮物」帶到五湖四海;她不是這家企業的一名員工,但卻想盡全力去幫忙解決上千萬的融資需求;她每天面對無數閃光燈,卻總是甘願身居幕後,幫助小微創業者的資金審批加加速;他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齊心協力幫助企業登上更廣闊的舞台……

初心、公益、金融向善是金融顧問們始終相信的力量,他們是企業的「金融家庭醫生」、地方政府的「金融子弟兵」、居民的「金融理財諮詢師」,他們不斷的用腳步丈量著金融普惠的廣度,也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認可,給千千萬萬的企業帶來新的希冀。

據了解,「浙江省金融顧問綜合服務技能競賽」已被列為省級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十大重點項目,這說明金融顧問作為一種職業勞動者的角色越來越被社會認可,金融顧問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越來越顯現。

每一個金融顧問,依託「1+N」的服務機制,主動走進政府、企業和居民,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公益性的、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在得到客戶認可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人生價值,成為受人尊敬的金融業勞動者。這種理念,在金融從業者的心中也越來越被認同。

近期,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隊伍建設作出新的指示,明確要求: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幹部人才隊伍。我們要以此為目標,不斷錘鍊本領,提升服務能力,真正成為一支充滿純潔性、專業性、戰鬥力的新時代職業勞動者隊伍。

這支新時代的金融「戰隊」走進新疆、走進大涼山等欠發達地區,為當地送去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助力國企改革和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創新「保險+期貨+融資」的綜合服務模式,助力養殖戶穿越豬周期,戶均養殖規模擴大33%,現貨增收超3.5億元;組織24家成員單位出台103項惠企紓困政策,幫助企業在疫情期間度過難關,特別是探索出服務中小企業的「奉化模式」,累計為寧波全市中小企業提供紓困資金160億元……五年的時間裡,金融顧問們盡全力服務實體經濟之基。

今年以來,全體金融顧問們更是開展了近600場投資者教育活動,開展了走進商會協會、走進企業園區和走進重點地區的「三走進」活動1000餘場,湧現了一大批經典案例,編撰了《金融顧問綜合服務案例100篇》。北京、上海、甘肅等10多個省市借鑑推廣。

截至目前,金融顧問累計對接服務企業7.15萬家,落實融資額5176億元,金融顧問已經成為新時代金融「戰隊」的一張「金名片」。

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善本」實踐

金融服務隊伍是高質量金融發展的基礎,金融服務隊伍從善亦是善本金融的關鍵樞紐。這支新時代金融「戰隊」所做的努力正在為浙江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一張「金名片」,成為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善本」實踐。

陸建強總結,「金融顧問制度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浙江的生動實踐。」實際上,金融顧問制度自創立以來,始終堅持金融的功能性為第一性,推動金融服務從「打獵」走向「種田」;推動金融專業人士走出牌照限制,從企業員工考核走向社會價值認同;推動金融機構圍繞客戶需求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臨平「綜合金融服務示範區」、全省首個縣域「金融運行質量體檢報告」和「金融風險防控指南」、小微企業運營成本疊代下降的數字化工具、「財富管理N課」等等都是金融顧問制度下的創新性服務成果。

這些生動的實踐,都是堅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防控金融風險,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的集中寫照,與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要求不謀而合。

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集中體現在社會價值上,不能單純以經濟價值為考量,必須從社會價值視角重新審示自身的定位和功能。金融的政治性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以服務國家中心大局和實體經濟為根本目標,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服務賦能。金融的人民性最本質的要求是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助力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

如何賦能、增厚社會價值是新時代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符合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立場,金融顧問制度正是賦能、增厚社會價值的創新實踐,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生動體現,是金融向善、善本金融的具體服務場景,是善的基因從價值導向到治理實踐的進階,是從價值與實踐相結合的「知行合一」,是推動金融向善、善本金融的「主力軍」和「擎旗手」。

將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本源,引導金融機構踐行政治性、人民性,以「善本」導正金融的放大功能。據陸建強介紹,「當前,我們正從理念、隊伍、對象、機制等四大向度出發推進探索創新,一體構建善本金融的生態。希望廣大金融顧問積極參與進來,成為共同富裕背景下善的傳播者和推動者。」

匯聚小善、正行向善,創新的力量將讓金融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金融向善閃耀出新的光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adb035a32457df3330ae9dea19a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