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晨戀愛長跑12年,終於等來了「Yes,I do」的幸福結局。
這場求婚儀式,精心選在了水下。
身著潛水服的魏晨,托起裝有戒指的透明盒子,緩緩送到浮潛的女友面前。
女友驚訝地立刻捂起了嘴巴,喜悅感動溢於言表。
看到這一幕,哪個女孩心頭上不泛點粉紅泡泡呢。
甜歸甜,粉絲對於自家藝人的戀情,卻多牴觸,少祝福。
往常,多數藝人一旦戀情敗露,無益於被粉絲公開處刑。
大型脫粉,由愛生恨,口不擇言,瘋狂回踩,都屢見不鮮。
魏晨這次自爆求婚後,評論區卻一片祥和。
就差敲鑼打鼓,鞭炮齊鳴地慶祝好事了。
2
為什麼魏晨公布求婚,沒有引發反噬呢?
魏晨與女友本就是四川音樂學院的同學。
都說校園戀,難過畢業這道坎。
兩人曠日持久的戀情一路從校園,談到了魏晨爆紅。
2007年,魏晨參加湖南衛視快男。
總決賽上,力壓張傑,以季軍出道。
半年後,便出個人首張專輯,個人演唱會也緊隨其後。
趁熱打鐵地還參演了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
顏值過關,演技尚可,飾演的葉爍曾迷倒萬千少女(包括我)。
出道即巔峰的魏晨,與昔日女友並未分道揚鑣。
直至2015年,兩人相聚,被狗仔拍到。
這位被保護在身後的正牌女友,才得以浮出水面。
女友不算是公眾人物,一直在幫魏晨打理公司事務。
因此曝光後,魏晨將她保護得更加嚴密。
從未拿感情炒作,專心打磨作品。
自從拍攝《一起來看流星雨》後,影視市場一度對他大開綠燈。
然而魏晨淺嘗拍戲後,還是回到了做音樂的老本行。
演戲,無非是消費粉絲對自己的喜愛。
而做出誠意的音樂,才是年少時就在堅持的夢想。
往後出道十年間,魏晨共發行八張專輯。
人總是習慣選擇通往輕鬆的那條路。
在資本逐利,前景大好的影視市場新人靠拍戲賺錢,無疑最快。
魏晨卻回歸了老本行——音樂。
如此一來,大浪淘沙,粉絲追隨的粉絲也多半為才華而駐足。
身為藝人,有一二專業技能傍身,或演技或唱跳。
如此,便無需媚粉。
以至於,魏晨每年生日還會遭遇粉絲集體催婚。
3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李榮浩。
2014年,一個叫李榮浩的小眼睛歌手,橫空出世。
他像一匹黑馬,闖入了一潭死水的華語樂壇。
他寫的歌,盤旋在了大街小巷,每一個商場的上空。
李榮浩火了。
他能寫詞,會編曲,十八般樂器樣樣精通,全能歌手。
前段時間,與「可愛教主」楊丞琳官宣扯證。
大半個娛樂圈都趕來祝福。
又一次驗證了,有才藝傍身的歌手,無懼粉絲對戀情的指點。
再往前推,周董結婚,雖在粉絲心裡引發一陣地動山搖。
卻還是祝福居多。
不走捷徑的人,在風暴中,都站得更穩。
4
反觀當下熱鬧哄哄的偶像造星,取悅粉絲,媚俗大眾。
前幾天,蔡徐坤還在演唱會上與身披婚紗的假人起舞。
他手裡,輕盈一握的婚紗,投射的正是每個粉絲的終極幻想。
有朝一日,能穿婚紗跟愛豆,擦出愛的火花。
這就是典型的迎合粉絲。
用飯圈詞彙來說,叫「寵粉」。
作為偶像,唱跳基本屬於及格狀態,粉絲便能吹上天。
比起業務能力,愛豆們深知粉絲最想要什麼。
一個完美的「男友人設」、「可愛弟弟」。
於是,他們發微博,寫口水歌,一舉一動都在釋放信號。
快來愛我!
這種刻意引導出來的愛,則都轉化為了粉絲實實在在的購買力。
他們上了某個雜誌封面,粉絲立即搶空。
他們代言了某家產品,粉絲立即買買買。
他們出了新歌,粉絲立即下載、轉發、推薦一條龍。
有人說,當下最好賺的就是粉絲的錢。
深諳此道的郭敬明,總結過一句話:
我知道你們要什麼,就把什麼端到你面前。
那麼粉絲真的不知道,自家愛豆實力有幾斤幾兩嗎?
他們太知道了。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一場見面會,門票動輒上萬。
所以,一旦偶像有了戀情,他們投射的男友幻想破滅。
那些勉強掙扎在及格線上的唱跳藝能,也都一文不值了。
脫粉脫得痛痛快快。
5
這樣的例子,信手捏來。
去年10月8號,昔日頂級流量鹿晗宣布戀情。
造成微博一度癱瘓,話題熱度持續多天。
對於鹿晗來說,公布戀情也無疑自爆。
當天掉粉近百萬。
前段時間,吳亦凡傳出疑似女友的緋聞。
在微博同樣引發了地震效應。
粉絲一片哀嚎。
某國際大牌與之合作,正是看好其粉絲影響力。
然而此事件一出,立即終止合作,另擇他人。
如此,以人設維護粉絲忠誠度,是偶像藝人們的生存之道。
也更是生財之道。
這些偶像們密集的行程,接綜藝,拍廣告,走商演,占據了他們重要的提升時間。
想要靠才華留住粉絲,不只空口說說。
需要付出沉澱的時間,而他們的分分秒秒都能轉化成肉眼可見的商業價值。
嘴邊的肥肉,和背後的苦功,人人都想走捷徑。
也只能繼續被粉絲窒息的愛捆綁,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6
偶像們長期寵粉,給少部分粉絲造成一種無距離的假象。
很多私生飯,不合時宜地接觸偶像,則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偶像王源與友人外出吃飯,一出飯店便被人「長槍短炮」堵截。
36計跑為妙。
不熟悉路況的王源,扎進了死胡同。
最後被逼得翻護欄,另一面則是來往如織的車流。
不僅違反公共秩序,還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七月男友李現,前段時間也提到對私生飯,不堪其擾。
走紅後,他的一舉一動都活在圍觀中。
往日例行的健身,宛如粉絲見面會。
另外,出去買咖啡,見朋友,無疑都會被跟蹤。
更有甚者,有瘋狂粉絲大鬧飛機,升艙與李現前后座。
有恃無恐地大肆拍照。
劉德華在一檔訪談中直感慨,「世界已經改變了」。
多年前,他和太太還能像普通人一樣通過機場,沒有阻礙。
如今,四面八方湧來的路人,和他們手中不斷按下的快門。
把偶像們最後一點私人空間也擠占了。
大部分靠粉絲、賣人設的偶像們,心有芥蒂,卻也只得忍受。
偏偏粉絲們都覺得偶像親切近人,是男友最佳人選。
用無數細節,來佐證自己的美好幻想。
李誕曾誠摯發問,偶像要真的把粉絲當朋友,那雇來的保鏢是防誰的?
7
對偶像投射過度幻想的粉絲,往往都會扭曲成網絡施暴者。
所謂,雪山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崔雪莉自殺前,曾在一場談話中提及一樁舊事。
她起訴了某位向她潑髒水的網友。
此人竟是一位與她同齡的名牌大學生。
品學兼優,一旦法律裁決下來,將會在他檔案上留下污點。
想到這裡,她選擇不再繼續追究。
「如果是了解我的人,應該能知道我是沒有惡意的,感覺有很多人唯獨對我戴著有色眼鏡。」
而這些施暴者在生活中,也都是善良真誠、有溫度的正常人啊。
我見識過一次飯圈吵架,對罵雙方,污言穢語層出不窮。
而點進主頁,兩人都是笑容可愛的學生妹子啊。
不過是粉上不同的偶像,大有身先士卒的決心。
仿佛與對方有不共戴天之仇。
其實根本沒必要。
兩家偶像粉絲纏鬥得翻天覆地時,愛豆們照例一起分奶酪。
說不定正把酒言歡,看小嘍囉們互撕呢。
8
偶像,是讓人感受美好的存在。
最難得的是,從偶像身上汲取到向上的力量。
木村拓哉,縱橫日本娛樂圈二十多年,至今仍是偶像的偶像。
大S、羅志祥、余文樂,都曾深受他影響。
「拼盡全力這件事上,我從沒變過。」
木村是名副其實的大神,以其敬業的態度,創下了一項項不可思議的奇蹟。
收視前十的日劇,木村拓哉主演了六部;
日劇奧斯卡獎,木村拓哉拿了九次;
還連續15年被評為日本最受歡迎男性No.1。
有這些光鮮的履歷,木村掛在嘴邊的依舊是「我還要努力才行。」
大神也開通了微博,會溫馨地用中文向大家問好。
認真地分享生活中的點滴瞬間。
這樣一份誠摯,換來的自然是與之相匹的善意。
追求偶像,和喜歡一個人,原則上是一樣的。
歸根究底,都要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才行。
喜歡偶像,以無限接近的平行線距離,欣賞、關注、花錢就好了。
化身網絡鍵盤俠,借著維護偶像的名義,四處噴糞,面目可憎。
強行介入偶像私事,比他們的親媽管得還寬,更是沒必要。
一群月入幾千,甚至沒有賺錢能力的人,整天心疼自家愛豆。
殊不知,他們一雙鞋、一件上衣,便是普通人大半個月生活費。
無關痛癢的心疼他們,倒不如心疼一下自己綿薄的錢包,來得實在些。
9
上網這些年,娛樂新聞從未像如今這麼爆炸過。
粉絲們對輿情的監管程度,也空前嚴苛。
有時候隨便評論一句明星,便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昨天,我在某流量明星微博下,不過發了句「xx出道多年,演技確實還有待提高」。
事實如此,無可厚非。
評論里回復我的粉絲,極盡髒話。
就連私信也不放過,大放厥詞要讓我付出代價。
上網衝浪這些年,小透明的我竟然被圍攻了!
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湧進我的主頁,謾罵留言,問候我祖宗十八代。
網絡暴力,觸手可及。
幸好我身正不怕影子歪,臉皮厚且耐磨。
粉絲們可快醒醒吧!
你們編織出幻象給偶像造夢,可夢終究會破。
偶像要提高業務能力,才能成為像木村拓哉一樣真正的大神。
粉絲們嚮往美好,那就更要努力生活啊!
哪怕只是普通人,我們也能擁有獨立自由的人生,別樣的精彩。
大家一起向前走,明明才是更好的歸宿啊。
別再動不動心疼愛豆哥哥了。
他們真的沒那麼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