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上海工地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位於松江西北工業區G60文翔路新建立交工程是G60滬昆高速的重要配套工程。工程建成後,被G60公路「攔腰截斷」的松江新城南北兩側通行困境將有效緩解,同時加強G60松江科創走廊沿途企業的內外部交流,進一步完善松江新區營商環境。
近日,工地君就來到了G60文翔路新建立交工程施工現場,這裡不久前剛完成了工程關鍵施工節點——上跨G60公路的兩條立交匝道橋鋼箱梁吊裝全部合龍。
在施工現場,工地君看到,兩條新建立交匝道各自沿弧線由北向南橫跨在了G60高速公路上方,匝道的引橋部分採用盤扣式支撐體系混凝土澆築完成,中間橫跨部位分別各由4榀鋼箱梁拼接而成,匝道的下匝口還未施工,目前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做施工前的準備。除了兩條上跨匝道外,地面還有兩條在建匝道,其中一條地面匝道鋪裝層已全部完成。
G60文翔路新建立交工程主要內容:新建G60公路立交的四條匝道、收費廣場道路、收費站及管理用房。改建兩條接線道路,其中文翔路由原來的4快2慢改建為6快2慢,全長451m;中凱路由原來的2車道改建為4車道,全長1292m,並同步實施排水工程、收費系統、通訊系統、監控系統、照明、綠化、標誌標線、交通安全等附屬設施工程。項目由上海市松江區公路(市政)建設項目辦公室投資建設、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承建。
8天內完成8榀鋼箱梁吊裝,每天封交不到半小時
作為松江G60科創走廊的重要通道,G60公路日均車流量超過12萬輛,尖峰時段平均每小時近1萬輛車通行。為了降低對G60正常運行的影響,項目團隊將所有吊裝作業都安排在凌晨2點至5點進行,因為這個時間段內,車流量是一天之內最少的。
項目經理方珍平向工地君介紹,「完成兩條跨60高速公路匝道的鋼箱梁的吊裝拼接,我們前後只用了8天的時間,每天全封閉作業時間不超過30分鐘。施工期間,G60高速公路無一次因我們現場作業而擁堵。」
Q:
項目團隊每天是如何在不到30分鐘時間裡,將鋼箱梁按照設計的線型,精準架設在支撐上的呢?
A:
我們採用的是650t履帶吊完成鋼箱梁的吊裝,吊裝前先將機械設備運至高速公路北側,設置交通隔離墩,封閉施工區域第一車道,同時,現場布置置好警示標誌、警示燈光。並在新橋收費站提前告知通行車輛前方施工的信息。
為了保證鋼箱梁吊裝精準到位,我們事先利用全站儀把需要就位的四個點位置提前鎖定,並覆核被架梁平面位置;在鋼箱梁一端架設的臨時支架上安裝限位器,並鋼箱梁另一端架設的混凝土梁中心線位置劃定中心線。吊裝時,在鋼箱梁抬吊至鎖定點位附近後,進行架梁對位,先將鋼箱梁一端對準混凝土梁的中心線後點焊固定,另一端靠人工使用牽引繩往將鋼箱梁調整至限位器的位置,在確保弧形段線形平順後,最終就位並進行拼裝焊接。
由於每天全封閉作業的時間有限,除了在現場吊裝時需要精準指揮、迅速就位外,在吊裝施工前,項目團隊還需要做好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具體有哪些呢?
一、化零為整,縮短吊裝時間
在鋼箱梁進場後,項目團隊在施工場地上將鋼箱梁的兩翼與梁段進行拼接,作為一個吊裝整體單元。由於拼裝後的構件體積大、自重重,其中單榀鋼箱梁的重量達到了270噸左右。在鋼箱梁安裝過程中,根據其重量,項目團隊升級了吊裝設備,因此需要採用650噸履帶吊並配66長的重型主臂完成跨公路吊裝。
二、BIM模擬施工,確保精確就位
為了確保現場能夠更快、更精確進行吊裝拼接,項目團隊運用BIM技術,事先模擬了整個吊裝和拼接的動態全過程。將方案中的機械設備及場景導入到虛擬現實平台中,動態模擬施工來驗證鋼箱梁吊裝方案的實施性。通過對模型深化來進行鋼箱梁的預拼裝,精確地找出構件之間拼裝的問題,分析預拼裝碰撞報告提前解決現場拼裝時可能產生的問題,從而加快現場實際拼裝的速度。
三、交通組織落實到位,優化現場管理
前期做好交通組織協調工作。經松江段高速公路交警指揮隊批准後,項目團隊提前一周,就通過當地媒體發布了施工交通管制信息,並在G60高速通行路段,設置管制路段指示及限高、限寬等指示牌,提醒來往車輛在施工區域小心行駛。在高速公路轉換交通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將G60公路東西兩側現有的中央隔離帶構築物拆除,並在周邊設置防撞護筒。
另外,現場對施工照明燈照也是有嚴格的管理要求。在吊裝期間,特別安排兩位專業電工,在高空與地面,採用四上四下光源分別交叉對準操作平台及吊裝點位置,確保光源不影響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
多維度、全方位體現智慧工地
在採訪過程中,工地君發現這個工地智慧化管理也同樣做得十分到位。在人員管理、環境管理以及設備機械管理上都採用了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
一、在人員管理方面:通過人臉識別,網際網路+等技術實現人臉部特徵、安全帽佩戴以及安全行為的智能判斷、發現問題系統、自動通知現場管理人員,加強工地人員管理。並利用人員打卡設備、對工人上班考勤,嚴格把關控制。
二、在環境管理方面:運用揚塵監測系統並結合智慧工地平台,對現場施工揚塵進行實施監測,做到超前控制,自動反應。如監測揚塵超標,系統將自動推送消息至現場安全負責人,並立即加以整改。
三、在機械設備管理方面:對入場設備機械,通過「一機一碼」的二維碼管控方法,進行線上流程管理,實現機械設備進場、檢測、使用全過程管控,項目通過二維碼形成工地大數據,包括獎罰制度條款,管理人員休息時間安排、質量工序報驗等,實現」信息可查詢、質量可控制、過程可追溯、流程可處理。」
採訪最後,工地君了解到除了文翔路立交部分以外,G60滬昆高速文翔路新建工程其他配套項目也在穩步推進。規劃車道拓寬的文翔路工程,目前南半幅道路已完成施工、開放交通,正進行北半幅雨水管道施工;中凱路拓寬工程採用全封閉施工,目前正進行西半幅雨水管道及路基施工。而設4進6出10條收費車道的高速收費廣場,其路基處理已全部完成。明年6月底前,G60滬昆高速文翔路新建總體工程計劃全部完工並投入運營。
文 / 徐晶
主編 / momo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D_bZW8BMH2_cNUg2V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