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CNBC 報道,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17 至 2022 年間,全球市場對鋰的總體需求增長了兩倍,鈷的需求增長了 70%,鎳的需求增長了 40%。
國際能源署表示,這些關鍵礦產增長背後的主要因素是「能源部門的需求」。報告指出關鍵礦產開發投資在 2021 年增長 20% 的基礎上,在 2022 年又增長了 30%。
報告還稱,專門從事鋰開發的公司去年支出增長了 50%,其次是專注於銅和鎳的公司,中國企業去年在這方面的投資支出幾乎翻了一番。
去年 12 月 IEA 曾表示,到 2025 年前後,可再生能源將取代煤炭,成為地球最大的發電來源。而鋰、鈷、鎳等關鍵礦物在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等技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IEA 指出,到 2030 年前仍需更多可再生能源項目,以將全球氣候變暖幅度限制在 1.5℃以內,這是《巴黎協定》的一個關鍵目標。
IEA 還提到,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產市場規模在 2022 年達到了 3200 億美元(IT之家備註:當前約 2.29 萬億元人民幣),在過去五年中翻了一番。去年,關鍵礦產行業的初創企業籌集了 16 億美元(當前約 114.72 億元人民幣),也創下了新紀錄,而鋰電池和太陽能光伏等技術的部署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報告還指出,中國在石墨和稀土的開採以及鋰的加工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目前各國的關鍵礦產項目計劃大多都是在現有礦產所在地區開發,其中中國擁有全球計劃中一半的鋰化工廠,而印度尼西亞作為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則占計劃中鎳精鍊設施的 9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843b33ff6b561b8aa388905b97f06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