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癌(SGC)是一組頭頸癌,較為罕見,具有異質性,復發、晚期和轉移性SGC對細胞毒性化療和免疫治療的敏感性較低。過去十年,在SGC中發現了許多可靶向治療的分子變異,包括HER2上調,雄激素受體過表達,Notch受體激活,NTRK基因融合和RET變異,治療結果顯著改善。本文回顧了SGC精準治療情況,包括當前的系統治療選擇,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和未來方向。
背 景
唾液腺癌(SGC)是一組異質性腫瘤,起源於大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以及散布在整個呼吸消化道的數百個小唾液腺。SGC可分為20多種亞型,包括黏液表皮樣癌(MEC),腺樣囊性癌(ACC),涎腺導管癌(SDC),腺泡細胞癌(AciCC),以及分泌性癌(SC),不同亞型的臨床行為差異很大。雖然每種組織學亞型都較為罕見,但SGC約占頭頸癌的5%。局部SGC的治療以手術和放療為主,而無法手術、復發和轉移性SGC對細胞毒性化療敏感性較低,治療選擇受限。類似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治療在SGC中療效不佳。因此,SGC的治療具有挑戰性。過去十年,在SGC中發現了許多可靶向治療的分子變異,包括基因融合、突變和關鍵信號通路激活,SGC的治療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文回顧了SGC的臨床管理現狀,重點關注靶向治療的未來方向。
臨床表現和評估
唾液腺癌通常表現為可觸及的腫塊,可能與疼痛、面神經麻痹、淋巴結腫大、牙關緊閉、潰瘍和瘺管有關。大唾液腺腫瘤初始評估首選超聲(US),尤其是腮腺淺葉腫瘤。當存在侵襲性特徵,或腫塊位於腮腺深葉、小腺體或舌下腺時,應進行對比增強MRI或CT用於進一步評估。初始評估很少使用PET-CT,因為惡性和良性腫瘤都表現出葡萄糖攝取,但當存在局部區域擴散或遠處轉移時,PET-CT可能在分期和監測中發揮作用。患者可發生淋巴血管侵犯、淋巴結包膜外侵犯、面神經受累、頸部淋巴結擴散和顱底浸潤,為預後不良預測因素。診斷時淋巴結受累多見於MEC和SDC,而遠處轉移,尤其是肺轉移,多見於ACC。US引導下細針穿刺抽吸(FNA)是首選的活檢方法,儘管特異性差異很大,從MEC的63%到腺癌的85%不等。鑒於不同亞型之間的特徵重疊且經常需要輔助檢查,專業的病理審查對於精確診斷至關重要。
局部SGC的治療選擇
局部SGC的主要治療方案為手術±放療,無論亞型如何。手術包括腺切除術和廣泛的局部切除,目的是切緣陰性。如果診斷時存在淋巴結轉移,則需要進行同側頸部清掃。建議對大多數ACC進行輔助放療(RT),基於研究顯示,早期患者總生存期(OS)改善,晚期患者局部控制改善。在非ACC SGC中,術後放療獲益僅限於具有高風險特徵的腫瘤,包括pT3-T4、切緣(接近)陽性、血管或神經周圍浸潤、多發淋巴結轉移和淋巴結包膜外侵犯。回顧性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獲益於輔助放化療,正在等待NCT01220583、NCT02776163和NCT02998385的隨機數據。對於無法手術的疾病,可以考慮根治性放療,但ACC和非ACC的長期控制率分別為<50%和20%。含鉑根治性放化療目前僅限於姑息性或探索性使用。局部治療後局部區域控制率很高,一項單中心回顧性研究顯示,5年後,只有7.2%的患者原位復發。然而,43%的患者發生遠處轉移,最終需要全身治療。
無法手術、復發或轉移性SGC的管理:側重於精準治療
黏液表皮樣癌
黏液表皮樣癌(MEC)是最常見的SGC亞型,好發於腮腺。MEC具有特徵性的影像學表現,表現為邊界明確(低級別)或浸潤性(高級別)腫塊,與沿面神經擴散到顳骨乳突部有關。MEC由表皮樣細胞、黏液分泌細胞和中間細胞組成,組織學分級可預測預後。5年OS從低級別/局部MEC的98%到高級別/轉移性MEC的25%不等,疾病復發可為原位復發、局部淋巴結擴散或遠處轉移(肺部最常見)。高級別或轉移性MEC通常採用化療單藥或聯合治療,包含順鉑、氟尿嘧啶和/或紫杉醇,但臨床顯著緩解率較低,且持續時間較短(表1)。一項Ib期試驗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治療PD-L1陽性SGC,包括10例腺癌患者和3例MEC患者,客觀緩解率(ORR)為12%,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僅為4個月,令人失望。
表1. 復發/轉移性SGC治療療效
超過50%的MEC具有獨特的t(11;19)(q21-22;p13)易位,導致CRTC1-MAML2融合基因,組成性激活CREB介導的轉錄。雖然t(11;19)(q21-22;p13)檢測可以輔助MEC診斷,但關於該易位是否能夠預測生存,數據相互矛盾。在MEC異種移植模型中,CRTC1-MAML2融合陽性細胞表現出對EGFR靶向治療的體內敏感性,但尚未開展相關臨床試驗。只有個別病例報道了EGFR抑制劑對MEC患者的療效。多達三分之一的MEC患者攜帶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擴增,HER2陽性疾病的靶向治療受到關注。此外,CDKN2A,TP53,CDKN2B,BAP1,PIK3CA,HRAS,BRCA和ERBB2變異發生率也較高。
腺樣囊性癌
腺樣囊性癌(ACC)是惡性SGC第二常見亞型,約占診斷病例的10%。ACC好發於小唾液腺,局部浸潤率高,偶爾可見不連續的神經周圍跳躍性病變。ACC的預後較差,5年生存率為24%-45%。全身化療方案,包括順鉑單藥、順鉑加蒽環類藥物、順鉑加吉西他濱、CAP(環磷醯胺、多柔比星和順鉑)、紫杉醇、米托蒽醌、長春瑞濱和表柔比星,緩解率較低。CAP是最常用的方案,一項ACC患者系統回顧顯示,ORR為25%,持續時間從6到77個月不等。在最近的一項CAP試驗中,ORR為14.3%,疾病控制率為85.7%,中位OS為23.4個月。長春瑞濱加順鉑的ORR更高,為35%,疾病控制率為87.5%, 但中位OS較短,為16.9個月。這些方案毒性較高,限制了其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與化療相似。例如,納武利尤單抗治療46例ACC患者的II期NISCAHN試驗數據顯示,6個月無進展率為33%,而非ACC患者為14%。然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僅為4.9個月。這些方案的療效相似,因此其選擇主要考慮副作用。
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多激酶抑制劑(MKI)是ACC全身治療的另一種選擇,儘管獲益不多(表1)。MKI侖伐替尼獲批用於治療腎細胞癌、肝細胞癌和子宮內膜癌,兩項研究納入了復發/轉移性ACC患者接受侖伐替尼治療,部分緩解率分別為11.5%和15.6%,中位PFS分別為9.1個月和17.5個月。MKI阿昔替尼獲批用於治療腎細胞癌,兩項試驗評估了阿昔替尼在ACC患者中療效,發現8%-9%的患者部分緩解,50%-75%的患者疾病穩定。選擇性VEGF2抑制劑阿帕替尼也在晚期ACC中得到了研究,ORR為13.9%-33.8%,均為部分緩解,大多為既往未接受過MKI治療的患者。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VEGF的抑制作用,是靶向特異性的,還是普遍的,尚不明確。NCCN指南納入了侖伐替尼和阿昔替尼作為復發/轉移性ACC的治療選擇。ACC中偶爾可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但在多項II期試驗中,EGFR抑制單藥治療療效不佳。與鉑類化療聯合使用療效更佳,ORR>40%。
ACC中最常見的分子變異和進展的主要驅動因素是核轉錄因子MYB過表達,可見於60%-80%的患者。這通常與t(6;9) (q23;p23)易位導致MYB-NFIB融合癌蛋白有關。MYB抑制劑(如全反式維甲酸(ATRA))臨床前研究顯示了體外結合,抑制了ACC腫瘤生長。然而,ATRA治療復發/轉移性ACC的II期試驗顯示,18名入組患者無人緩解,61%的患者疾病穩定,中位持續時間為3.7個月。有研究正在評估靶向MYB的其他機制,包括TetMYB疫苗加抗PD-1治療的I期MYPHISMO試驗(NCT03287427),以及埃萬妥單抗(MYB轉錄靶點MET和EGFR雙特異性抑制劑)II期試驗(表2)。靶向其他MYB轉錄靶點(如MYC、BCL2和IGF2)的療法可能為MYB過表達ACC帶來獲益,但目前的體外數據好壞參半。
表2. SGC相關臨床試驗
Notch信號通路異常也可能在晚期或復發性ACC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四分之一的ACC患者具有Notch受體激活突變。最近完成的一項II期臨床試驗(NCT03691207)評估了AL101(一種選擇性γ分泌酶抑制劑)在Notch激活突變的晚期ACC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早期結果令人鼓舞,在接受兩種劑量水平治療的77例患者中,總體疾病控制率為69%,包括9例部分緩解(11.6%)和44例疾病穩定(57.1%)。不幸的是,接受該藥物治療的患者腹瀉(占所有患者的73%,11%為3級)和疲勞(占所有患者的49%,5%為3級)發生率較高,阻礙了其臨床應用。針對Notch信號通路其他靶點的療法尚未被證明有效。
在ACC中,新靶點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受到關注,PSMA是一種跨膜糖蛋白,最早在作為成像和治療靶點在前列腺癌中得到研究。唾液腺毒性是靶向PSMA的放療最顯著的不良反應之一,發生率高達30%,經常導致治療中斷。這促使對唾液腺惡性腫瘤PSMA進行進一步研究,發現97%的良性腫瘤,77%的惡性腫瘤和59%的腫瘤相鄰正常唾液腺免疫組化表達陽性。相應的影像學研究顯示在局部晚期、復發和轉移性患者中,93%的ACC患者和40%的SDC患者68Ga-PSMA PET-CT顯示臨床相關PSMA配體攝取。僅有一項小型回顧性研究報告了治療獲益數據,該研究中,6例SGC患者(包括4例ACC)接受了177Lu-PSMA姑息治療,4例患者腫瘤相關症狀迅速緩解,影像學評估顯示,2例患者部分緩解,1例患者疾病穩定。有臨床試驗正在評估177Lu-PSMA放射配體療法和靶向PSMA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在SGC中的療效(表2)。
涎腺導管癌和腺癌
涎腺導管癌(SDC)常見於大唾液腺,尤其是腮腺,約占所有唾液腺惡性腫瘤的5%。基於蘇木精和伊紅染色進行組織學診斷,染色結果類似乳腺導管癌。SDC極具侵襲性:49%-72%的患者在診斷時已有區域淋巴結受累,4%-10%的患者有遠處轉移,其中肺、骨和淋巴結轉移最常見。局部SDC的中位總生存期為48至79個月,廣泛轉移性SDC短至6個月。由於SDC較為罕見,相關前瞻性試驗較少,因此SDC化療療效數據較少。鉑類治療方案在病例系列研究中報告最多,包括卡鉑加紫杉醇(ORR為39%),卡鉑加多西他賽(ORR為50%),順鉑加吉西他濱和CAP。檢查點抑制劑很少使用,但可以考慮用於腫瘤突變負荷≥10 mut/MB的SDC。
由於與浸潤性導管癌的組織學特徵相似,需要注意,HER2是SDC的重要生物標誌物,在36%-51%的SDC中發現上調。多項臨床研究顯示了HER2靶向治療在該人群中的顯著療效(表1)。一項回顧性研究納入了一小組HER2+轉移性SDC患者,這些患者接受了6個周期的紫杉醇、卡鉑和曲妥珠單抗治療,隨後接受了曲妥珠單抗維持治療,分析發現,所有5例患者均實現客觀緩解,中位持續時間為18個月。一項單臂II期探索了多西他賽和曲妥珠單抗治療在57例HER2陽性晚期或復發性SDC患者中的療效,ORR為70.2%,臨床獲益率為84.2%,中位OS為39.7個月。多籃子、開放標籤、非隨機MyPathway研究納入了15例HER2 擴增和/或過表達的晚期SDC患者,接受帕妥珠單抗和曲妥珠單抗聯合治療,ORR為60%。還有一項籃子試驗探索了抗體-藥物偶聯物恩美曲妥珠單抗(T-DM1)在HER2陽性唾液腺腫瘤的療效,ORR為90%。最後,一項I期試驗評估了德曲妥珠單抗(T-DXd)在HER2陽性非乳腺癌/非胃癌實體瘤患者(包括8例SGC患者)的療效,一些患者顯著緩解,其中包括SDC患者。因此,應對所有SDC和潛在其他SGC(如MEC)進行HER2狀態評估,以考慮一線靶向HER2治療。幾項T-DM1、T-DXd和靶向HER2的CAR-T療法用於晚期SGC的研究正在進行中(表2)。
SDC中最常見的分子特徵是雄激素受體(AR)表達,可見於80%的患者。一項II期試驗納入了復發/轉移性或不可切除局部晚期SDC和腺癌,非特定類型(NOS),接受醋酸亮丙瑞林聯合比卡魯胺AR阻斷治療,ORR為41.7%,臨床獲益率為75%,中位PFS為8.8個月,中位OS為30.5個月。一項回顧性研究支持這些結果,該研究評估了腫瘤完全切除後,比卡魯胺、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LHRH)類似物單藥或聯合治療作為輔助治療的作用。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3年無病生存期高20%。相比之下,在II期Alliance A091404試驗中,恩扎盧胺單藥抗雄激素治療未達到主要終點——證實緩解。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由於毒性較低,是SDC和腺癌NOS的有吸引力的一線或二線治療選擇,聯合治療療效優於單藥治療(表1)。一項對比一線ADT與鉑類化療的隨機II期試驗正在招募中。與前列腺癌一樣,SDC一段時間後產生去勢抵抗,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的二線治療方案尚不明確。最近,一項阿比特龍加潑尼松用於ADT耐藥患者二線治療的II期試驗顯示,24例患者的ORR為21%,疾病控制率為 62.5%。中位PFS僅為3.65個月,中位OS為22.47個月。其他研究領域包括靶向PSMA治療。SDC患者很少攜帶TP53、PIK3CA和HRAS/NRAS突變,這些突變尚未被評估為治療靶點。
腺泡細胞癌
腺泡細胞癌(AciCC)通常生長緩慢,預後較好,但可能發生高級別轉化。絕大多數AciCC在診斷時為I期,10年OS為90%。有可能發生局部和遠處轉移,但不常見,遠處轉移常為肺和腦轉移。對於低負荷疾病,可考慮局部消融治療,包括淋巴結清掃術、轉移瘤切除術和立體定向放療。化療方案通常為鉑類化療,卻大相關數據來指導全身治療。大多數AciCC含有t(4;9)(q13;q31)重排,導致NR4A3激活,這可能是該疾病的致癌驅動因素,儘管尚未有相關靶向藥物。一些AciCC mTOR信號通路激活,提示該通路在AciCC發生中的作用。異種移植模型研究支持這一點,抑癌基因PTEN和APC失活後,WNT和mTOR信號通路激活,導致具有人類AciCC形態學特徵的惡性腫瘤的發生。
分泌性癌
分泌性癌(SC)又稱乳腺樣分泌性癌(MASC),其分子、形態學和免疫組化特徵與乳腺分泌性癌相似。SC一種惰性腫瘤,較為罕見,好發於腮腺。SC預後通常較好,5年和10年OS為95%。SC可能發生遠處轉移,肺、肝和骨轉移最常見。沒有SC治療指南,但通常可以參考AciCC數據,因為其生長模式相似。與乳腺SC類似,幾乎所有的唾液腺SC都攜帶t(12;15)(p13;q25)易位,導致ETV6-NTRK3融合基因,對SC具有高度特異性。ETV6-NTRK編碼組成性激活的酪氨酸激酶,可進行TRK抑制劑(如拉羅替尼和恩曲替尼)靶向治療。一項拉羅替尼治療TRK融合陽性癌症的II期研究顯示,12例SC患者的ORR為80%。對I期和II期試驗進行的薈萃分析的結果與其一致,159例實體瘤患者接受了拉羅替尼治療,79%的患者客觀緩解,16%的患者完全緩解。三項I期和II期試驗納入了SC患者接受恩曲替尼治療,對這三項研究進行的綜合分析發現,7例SC患者的ORR為86%,與拉羅替尼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納入了中樞神經系統轉移患者,因此,對於有腦或脊髓疾病的患者,恩曲替尼可能是較優選擇。拉羅替尼和恩曲替尼均已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NTRK融合腫瘤(不限癌種)。
RET變異的唾液腺癌
MET和RET融合可見於少數SGC,覆蓋不同的組織學亞型。ARROW和LIBRETTO-001研究分別表明了選擇性RET抑制劑普拉替尼和塞普替尼在RET變異的甲狀腺和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持久療效。普拉替尼用於其他RET融合陽性癌症的療效相關早期數據顯示,ORR為53%,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19個月,包括1例SDC患者獲得緩解。類似地,塞普替尼在不同癌種中表現出療效,45例RET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包括4例唾液腺癌)患者經塞普替尼治療,ORR為44%,中位緩解持續時間超過2年。這兩款藥物已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RET變異的甲狀腺癌和肺癌,也可考慮用於RET融合陽性SGC患者。
結論和未來方向
唾液腺癌是一組異質性頭頸癌,由於對細胞毒性化療和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不敏感,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腫瘤專家。分子檢測更為廣泛的應用揭示了唾液腺癌的分子特徵,富含潛在可靶向治療分子變異,但缺乏針對唾液腺癌的隨機對照試驗,阻礙了無法手術和轉移性唾液腺癌全身治療指南的制定。圖1總結了治療方案,需要指出,由於缺乏頭對頭比較研究,因此依賴專家意見。這些推薦取決於高手術量中心的病理專家審查,因為僅根據形態學難以建立準確的診斷。分子檢測的另一個好處是可通過分子變異來證實病理診斷,目前,腫瘤特異性分子檢測可以輔助診斷7種SGC亞型。
圖1. 復發/轉移性SGC治療方案
由於發病率是SGC臨床試驗領域的一個限制因素,因此有一種統一的方法來使用資源很重要。重要的是,最佳策略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最佳的患者分類方式。最新的WHO唾液腺腫瘤分類繼續對疾病亞型進行了重新劃分,使得難以與過去的治療進行對照。如果患者檢出的分子變異可見於多種亞型,不清楚怎樣分類最好,是按分子特徵,還是組織學特徵,或者綜合兩者,後者可能導致罕見的患者群體。識別的許多治療靶點在其他癌症中發生率較高,因此其他癌種數據的外推可為臨床試驗設計提供基礎。例如,在HER2陽性SGC中,HER2靶向治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乳腺癌經驗驅動的。SGC的獨特之處在於同一腫瘤內存在多個分子變異,目前尚不清楚這對靶向治療療效有什麼影響。例如,SDC患者HER2和AR同時過表達是否會降低任何一種治療的療效?如果是這樣,給予HER2和AR靶向治療的順序有多重要?其他疾病類型的數據不太能回答這些問題,單個分子SGC亞組的罕見性仍然是獲取前瞻性數據的主要限制因素。
設計SGC前瞻性試驗的另一個挑戰是許多組織學亞型(包括ACC)的惰性生物學。如果腫瘤不經治療,自然病程可能不會出現RECIST可測量的病灶增大,那麼在單臂試驗中,疾病穩定是否歸因於藥物療效?隨著分子靶向療法的普遍使用,這一點變得尤為重要,這些療法可能產生有意義的抗腫瘤反應,但可能不會導致病灶顯著縮小。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是添加登記後6-12個月內出現RECIST可測量的進展作為納入標準。這一規定可篩選出疾病生長較快的那部分患者,但試驗前需要連續進行影像學檢查,這可能是一大阻礙。另一種選擇是療效評估納入腫瘤生長動力學。例如,幾項研究評估了I期試驗中,腫瘤生長速率(TGR)的療效評估價值,即兩次影像學評估間隔期間靶病灶RECIST總和的變化。一項研究顯示,在第一次RECIST療效評估為疾病穩定的患者中,82%的患者TGR顯著降低,在多因素cox回歸分析中,TGR與PFS獨立相關。這種方法需要進一步驗證,對於防止較為惰性的疾病類型長期接受無效治療,可能具有價值。
最後,需要考慮免疫療法在SGC治療中的應用。雖然SGC對PD-1抑制劑單藥治療耐藥,但檢查點抑制聯合化療、靶向治療或其他免疫療法的療效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研究SGC的免疫微環境,識別其他機制,探索更有效的免疫治療方案。此外,正在進行的NCT03740256和NCT04249947 CAR-T試驗的轉化數據有望進一步指導細胞療法在SGC治療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Weaver AN, Lakritz S, Mandair D, Ulanja MB, Bowles DW. A molecular guide to systemic therapy in salivary gland carcinoma. Head Neck. 2023 May;45(5):1315-1326. doi: 10.1002/hed.27307. Epub 2023 Mar 1. PMID: 3685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