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副業潮:90後碼農自學術數十餘年,筆記達幾十萬字;00後占卜半年僅入兩千元

2023-12-29     搜狐財經

原標題:玄學副業潮:90後碼農自學術數十餘年,筆記達幾十萬字;00後占卜半年僅入兩千元

編者按:

人生重燃,如春柳抽芽,歷經寒冬的磨礪,終煥生機。

每個人都是航行者,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難免遭遇困境、挫折和失敗。面對風浪的洗禮,我們不斷調整航向,堅定前行,尋找屬於自己的彼岸。

人生重燃,亦是對自我價值的重新認識。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如琴瑟之和諧,亦接受自己的不足,如同璞玉需經琢磨方顯光華。

此路雖不易,但如清泉之在石,日積月累,終匯聚成海。

值此跨年之際,搜狐財經、搜狐科技聯合推出策劃報道,聚焦個體小人物的人生重燃之旅,一起勇敢面對人生挑戰。

本文聚焦今年被熱議的玄學話題,看90、00後如何將興趣轉變為副業,又如何將玄學作為方法,在波動的世界中找尋生活的「最優解」。

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魏書琮

編輯|吳亞

一個月前,#清華女博士畢業做占星師月入3萬#的話題激盪網絡,一門古老而神秘的行當「玄學」又被拉至台前。

當不確定性成為世界運行的常態,許多年輕人陷入了精神緊繃與倦怠的撕扯漩渦。這時,玄學成為精神的庇護所。

人們湧向寺廟燒香拜佛請願、找尋命理大師占算前途、買轉運之物傍身。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寺廟相關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10%,90後、00後占比接近50%,搜索量增長368倍。

八字算命、術數六爻、占星塔羅,巨大市場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穿過玄學抵達的故事,翻湧著時代的癥結和情緒。

行至年末,我們約訪了多位90後和00後的玄學從業者、愛好者。33歲的仙貝、31歲的雨田、25歲的大可、19歲的備多,他們今年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靠玄學開展了自己的副業。

他們為何選擇與玄學結緣?這一年他們經歷怎樣的跌宕起伏?出路又在哪裡?來聽聽他們與玄學的故事。

玄學副業潮起

自學八字、術數十幾年,直到今年雨田正式把玄學當做副業。

首先是興趣,其次才是賺錢。雨田7月份開始在自媒體平台發表自己關於易學的心得和實踐經驗,也分享了他從「碼農」轉向律師和玄學的故事,收穫了意料之外的反響,「小紅書流量好的時候一天漲粉能過百。」

通過分析八字命理、星座星盤等玄學內容,獲取平台流量、實現粉絲累積,或是直接引流至私域進行變現,玄學博主如綠藻般「裂變繁殖」。

雨田是其中之一。92年出生的他剛過而立之年,他的職業經歷比想像中豐富。「985」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他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央企寫代碼,後來轉向市場崗,再後來又進入IT大廠做解決方案經理。

而現在,他是一名從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律師,不到「半歲」的玄學博主。

不忙的時候,雨田上班時間會「摸魚」寫玄學心得文章,有客戶找來也會聊兩句,或者給占算一卦。下班回家,他從不刷短視頻作為娛樂消遣,基本都在研讀術數書籍或案例,這種習慣已經保持了很多年。

(雨田的書桌一角,圖源受訪者)

早在中學,雨田就開始接觸易經,從大學開始系統性學習,他看過的玄學古籍堆起來「比人都要高出兩三米」。「你是怎麼看下去的?」雨田周圍的人經常這麼問他。他的大學室友曾翻閱他的古籍,密密麻麻,看了一會兒就睡著了。

逐漸深入的研究過程令他著迷。一開始占算的準確率達不到雨田自己的期待,他會很懊惱,但現在心態很平穩。過程中雨田也認識了一些朋友,這些心得交流也成了他公眾號分享的主要內容。流量轉化成現實客源,很多人找到雨田想要「拜師」「求占」。

如果說轉行做律師是為了「麵包」,那做玄學純粹是雨田的興趣。每學習一門術數,雨田的讀書筆記、案例總結、實踐心得,加起來得有幾十萬字。這樣的案頭工作其實很「費心費力」,但他樂在其中。粗讀、精讀,梳理歷史發展脈絡、理解側重點再描摹全貌,「求知慾和探索欲」驅動著他前行。

始於興趣,仙貝也在今年開啟玄學副業。「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這是小紅書博主仙貝的個人主頁的簡介內容,她的粉絲數量有6.1萬。

5月,她的「首飾玄學」內容流量大增。7月達到了爆發,單篇筆記點贊3.6萬、收藏2.4萬。將玄學和產品分享結合之前,仙貝還發布過畫畫、種花、護膚心得、購物分享,流量一般。

仙貝個人主頁的筆記分類有掛飾、腕錶、包包和首飾玄學幾類。其中內容最多的一類是首飾,仙貝寫了60篇。

她挑選了兩篇筆記置頂,一篇講「正桃花」,另一篇關於「上岸」。白貝母項鍊能攔截爛桃花,是仙貝的文案大意,評論區點贊量最高的一條評論是「好美,備戰考公有推薦的嘛」。

仙貝總結,副業做起來單純靠「虛榮心」。沒有想到長遠落地的規劃,怎麼實現盈利、如何發財,就喜歡被美好的女孩子們誇獎、催更。

尋好運、求轉運的粉絲聚集在仙貝的評論區,親昵地叫她姐姐。「編制單位應該戴什麼手鍊」「律師適合戴什麼表催運」「面試的時候戴什麼容易成功」,希望從仙貝這裡得到內行的指導:想購入的奢侈品背後有何玄學講究。

「虛榮心」被滿足,為保持流量,仙貝模式化地以「XX玄學」進行內容創作。儘管,她總在評論區回復「我不太懂五行八字」。

流量好自然商業價值就高,仙貝嘗試直播帶貨。後來,接到了幾個大牌的合作筆記。

相比之下,00後備多玄學搞起副業的「催化劑」更為特別——她得到了媽媽的支持。之前備多開二次元娃娃周邊的網店,媽媽並不支持。但這次不同,原因是,媽媽覺得算命是「鐵飯碗」

「我媽有很多同學是大老闆,有個叔叔平時嘴上不信,買門面前卻背地裡找人看風水。」備多說。

再往前追溯,00後的她已經有很豐富的副業經驗。受到經商家庭氛圍的影響,備多高中時期就做起了賣周邊的網店生意。個人原創漫畫畫手、獨立化妝師,也都是她由愛好發展為副業的事。

去年末,她注意到社交網絡上「星盤」相關的內容明顯變多。剛好當時有一位漫畫約稿的客戶送了她一次塔羅牌占卜,沒理由不嘗試。神奇的是,備多在學校的瑣事和她開網店創業都被說准了。由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高中畢業後,她沒有選擇和大部分同齡人一樣在國內升學,而是申請了一所馬來西亞的大學攻讀創新創業專業。「gap期」無事可做,備多今年4月開始深入學習塔羅占星,7月就開始正式接單。

那段時間,她一邊接單為客戶「排憂解難」,一邊探索自己究竟怎樣的人。

尋找最優解

越來越多有關玄學的話語成為網絡流行語,勾勒出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圖鑑。「算命,適合中國寶寶的心理諮詢。」「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上香。」「『他克你』在中國是一句嚴重的指控。」

遇事不決、求助玄學。其實,這裡有個限定條件,是求助者仍擁有生活的選擇權,想為手中的牌面尋找最優解。

開啟副業後,雨田有了更多機會觀察世間百態。

雨田把找他算卦的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解決具體問題需求的人,比如丟了東西想找到。另一類就是處境迷茫,想找人開解、指點迷津的人。雨田認為,第二類客戶有很大一部分即便得到明確的占算結果,也不一定會改變行動。

8月到10月,有個客戶連續換了三個工作,這個結果在雨田意料之內。「他不理解我的描述,只能體會到自己工作中實實在在的痛苦,所以也很難說服他要避免換工作的決定。」

雨田在大學輔修過心理學。他覺得很多人面對感情其實明白是非、對錯,無非是想找人聊聊,玄學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東方式的心理關懷。做自媒體後,雨田注意到今年來求問事業的人明顯變多。他有一個女性客戶,80後,趕上地產行業的黃金髮展期,當上了中層領導,年薪有六七十萬。但前兩年開始房地產市場下行,她跟著項目到處奔波卻一無所獲,決定辭職。

歇了3個月後再投簡歷,就像把石子投進了大海,泛起一點波瀾,再無後文。實在焦慮,所以找到了雨田占算自己的事業走向。雨田告訴她,「耐心等待貴人的幫助,今年內的事情。」

一個多月後,她又找到雨田,「貴人」出現了。朋友給她介紹了兩個工作機會,一個在北京,另一個在秦皇島。雨田建議她去北京,但因為秦皇島的老闆極力挽留,且旗下產業更多,她選擇了後者。

最近她又找了雨田,這次是因為做不出業績想離職。「跟我算的基本都符合。」雨田說,「但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能夠看出別人的命運。」

不陷入「宿命論」的迷信窠臼,玄學讓人更清醒,更有勇氣直面生活的風浪。

想要換工作的阿遠今年也占卜了很多次。她覺得平日做決定會受到眼界和信息差的影響,也不一定看得清自身處境,這是她求助玄學的原因。

阿遠相信「吸引力法則」,凡事必有利於我,選擇性地接收占卜給自己的積極心理暗示。她覺得盲目信奉那叫封建迷信,不是玄學。

阿遠一開始想換工作也想升職加薪,又希望下一個職場比這一個好,但現在已經想開了。「對於我這種剛工作一年的人,想轉行其實又難又簡單。人只要願意放棄一些東西,事情就會很簡單。」

玄學愛好者葡萄好奇自己的「命運」,今年開始看書自學星盤。學了一些知識後,周圍親近的朋友主動找到她求「算」。她更「了解」朋友們了。有朋友的星盤顯示「命中帶財」,有朋友「貴人運」好,她還提醒一位朋友需要注意精神疾病的侵襲。

「不懂原理,就像套用數學公式一樣去解讀,倒還真能說准。」葡萄也沒有靠占星賺過錢,只是叫朋友轉1塊錢或者一杯奶茶錢意思一下,「必須收點,不然會影響自己的能量場,萬一有反噬。」

這是大部分普通人求助玄學的狀態。生活沒到絕境,也沒有更優越的選擇,只是想知道哪條路「更好走」。

仙貝對生活現狀知足但不滿足。她的主業是一份「半體制內」的香餑餑,體面且算做的得心應手,當網紅的願望也已經實現,因此知足。不滿足則在於,「誰漲了一次工資不想繼續漲?」

仙貝堅持定期做直播,大部分是做家務。既能打掃衛生,也能在和網友們的聊天中收穫情緒價值。她賣的最好的是油污清潔劑,「乾淨是最好的風水,定期打掃衛生蠻重要。」

雖然有些「黑粉」對她人身攻擊,還說仙貝「胡說八道」。但她覺得惡評在內容創作過程中的愉悅感以及由此來帶的粉絲和品牌認可面前不值一提。

「不能讓雨停,但可以準備雨傘和防水鞋。」玄學治癒了仙貝的焦慮,很多時候把這些研究一番、寫出來,就等於安慰了她自己一次。

大可眼中的算卦是人掌握世界的一個工具、了解世間百態的通道。「我對占卜一直都是這種看法,但人掌握世界不止有占卜一個途徑。藝術、醫學、科技,又或是道德、法律、倫理、宗教。達到真理的唯一思維途徑是認同並質疑。

作為今年的應屆碩士畢業生,求職難她也感同身受。「我焦慮的時候也給別人算卦,他們也在找工作,但我從不給自己算。」因為大可有清晰的人生規劃,持續獲取新知識才能緩解焦慮,她的「主線任務」是終生學習。

大可8月份獲得面試機會,9月份入職。這是一份並不知名高校的教師工作,她負責教授藝術史論課程。從學生成為老師,大可沒有太多不適應,只是學生跟她問好,她會下意識回「老師好」。

她有很多興趣愛好,除了占卜師和老師,她還是搖滾樂手,喜歡製作昆蟲標本。

不止「生意經」

玄學行業處在模糊的灰色地帶,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缺乏監管,占卜師的行事準則也各不相同。占卜一次如何收費?玄學市場並沒有統一答案,便宜或貴的離譜的情況都存在。

備多7月開始接客單,半年僅收入2000元左右,算塔羅師里掙得少的。她最擔憂的是自己的娃娃周邊副業。因為需要自己畫好圖,再去找工廠製作,最近一直找不到成本和效果都合適的眼睛配件,語言預科班的考試也臨近,備多壓力很大。

不過,即便很耗費時間和心力,她也不準備放棄做占卜師,「可能會做到60歲」。因為是自己喜歡的事。而且多一份收入,也就多一分與父母抗衡的資本,讓父母減少一些對自己的控制欲。

(備多給自己二次元好友占卜現狀的牌陣,圖源受訪者)

玄學這個行當做到極致,回報是很誘人的。運營自媒體5個月以來,雨田有一搭沒一搭接客單,包括找拜師、占算的人在內,月均收入已經近萬。

其實,玄學經濟下有多種商業模式。個性化的占算、做課程培訓、賣周邊產品、旅遊業等等,還有組合拳的方式。

一位微博近20萬粉絲的星座博主通過私域開展占星業務,「本命盤全盤解析1200元,事業、財富、情感單項解550元,本命+流年運勢打包價2000元。」他在某微課平台掛的課程連結,「用運營邏輯深入淺出學占星」,30節無限回看的視頻錄播課「限時拼團」只需要4666元。

「靠300塊一次的算命,那不可能做得起來。這個行業真正賺錢的方式是給大老闆去算風水,收幾萬、幾十萬都很正常,我朋友圈裡有這樣的。像教培收學生幾萬學費甚至更高也很正常。」雨田說。

據共研產業諮詢報告,預計2023年我國僅風水機構服務這一細分市場規模將達74.16億元,同比增長4.9%,風水機構服務收費為1770元/人次。

西式玄學更與時俱進,各類衍生產品層出不窮。除了傳統的點蠟燭、賣飾品、水鏡一類外,還有像能量清理的概念,甚至還有借用薩滿概念的儀式。就像通信行業的技術標準一樣,西式占卜也有著體系化的培訓和認定機制,一套學下來花個大幾萬甚至更多很正常。

浸潤占卜圈多年,雨田也很了解一些「江湖騙術」的無底線邏輯。騙子們會抓住來斷事的人處在迷茫中的人性弱點,被占斷結果套進去後,趁著對方放下戒備、博取信任,再搞些「審、敲、打、千、隆」的江湖技巧,順著對方想要的化解方式,哄騙或恐嚇對方花錢免災。

有「信仰」的玄學從業者難賺到大錢,賺的也是辛苦錢。雨田覺得主業賺錢還更輕鬆點。

雨田的占卜工作,時間被精確地劃分和安排。300元每次的諮詢,他都會投入大約一個小時。而500元的終身占則更為複雜,常常需要他連續兩小時的精神專注,解析運算八字承載的個體生命軌跡。

在最繁忙的日子裡,他一天要進行四、五次這樣的占算,每一次都是對精神和體力的極大考驗。有時,他還得邊解卦邊指導年輕的徒弟們,教學相長的過程至少也需耗費一兩小時。

10月後,雨田開始調整節奏,不再急於接單。「總是要讓自己處在相對舒適的區間嘛,本來是個興趣,何苦讓它變成一個負累呢?」雨田將自媒體副業視作增加更多實踐的機會。「它是長期工程或者說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所以不會抱著很功利的心態。」

然而,搞「江湖套路」的人往往是抓著求占客戶的一個痛點使勁「薅」,但真正學易經的人往往相信因果,不願這麼做。

當問及雨田自媒體做出規模後會不會考慮專職做玄學生意,放棄律師的職業時,他說,「會的,這兩個職業都是服務業,為人解決問題,沒什麼本質區別。」

但剛進入第一份正式工作的大可從沒有放棄主業的打算,她覺得老師起碼是一個光明的職業。

玄學副業還能反哺她的主業。明年大可的重點工作是開展古壁畫方向的科研,堪輿(也即風水)是重點要規劃的內容,對方研究所的教授也希望有懂行的人進組,大可恰好是適配的人選。

而關於占卜帶來的金錢回報,大可的標準是「隨喜」。這個詞源自佛教,原意是指對別人的善行表示讚賞和歡喜,以此來積累自己的功德。而在占卜付費的語境中,"隨喜"是一種含蓄的收費方式,讓客戶根據自己的滿意度和能力,自由決定支付的金額。

「提高卦金是篩客戶最簡單的方式,我收到的卦金也會按照比率捐出去一部分。」大可有次幫一女孩找朋友,她算到事情不妙,最後,這不好的預感應驗了。那次卦她沒有收錢。

不過,仙貝的經驗是,吃玄學這行的紅利,也無需很懂所謂五行八字的理論知識。她的「首飾玄學」是基於自己的觀察與調研,結合個人價值觀輸出的結果。

她創立的詞條#奢侈品統計學#在小紅書平台的閱讀量超過七百萬。這就足夠了,做博主變現主要靠品牌的廣告投放,而品牌最在乎流量。

然而,今年各平台對於封建迷信類違規內容的打擊力度有所提升。5月份,小紅書集中關閉了違規帳號18個。因此仙貝在發布內容時也很謹慎,但她始終相信玄學內容本質是好的,是當代人的「精神按摩」。

「大家都希望擁有一些有意義、有價值還美麗的東西,相信這些產品背後的玄學,鼓勵自己不斷成長,成為發光發熱的優秀女性,不好嗎?」她說。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7f9fe12c5dcf34e8783e315c4302e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