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時馬雲曾被隔離,衛生廳長李蘭娟那時下令隔離全省11萬人

2020-02-08   邊城碼頭青年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中間歷經大難,但就像基辛格所說,每逢生死存亡關頭,這個民族總有人挺身而出,救民於水火之中,延續著華夏的光榮和氣息。

1

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遭受了兩次瘟疫的襲擊。上一次,是發生在2003年的非典。

鍾南山,福州人,1936年出生於南京。因為出生醫院在鐘山之南,所以父母為他取名南山。


2003年2月,非典肆虐,當時已是呼吸系統方面權威的鐘南山院士,勇敢地否定了衛生部所屬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


這種道德風骨和學術勇氣,為鍾南山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鍾南山領導的課題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廣東「非典」危重病人的成功搶救率,治療時間縮短不少,也少死了很多人。

當時,世衛組織專家組認為:以鍾南山為首的廣東專家摸索出來的治療經驗,對全世界抗擊非典型肺炎有指導意義。

在大批醫護人員被感染的特殊時刻,鍾南山主動要求將最嚴重的病人送到他領導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作出這個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第一,當時病因不明,誰都沒把握治好病人,治不好就等於砸了自己的牌子;第二,當時已經明確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病情越重,傳染性越強。

但鍾南山認為,這是考驗自己及團隊的時候,此時不上,更待何時?

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66歲的鐘南山院士曾一次連續38小時救治患者。

作為全省醫療救治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鍾南山不顧年事已高,冒著被感染危險,悉心指導救治病人,成為救治業務的主心骨。

他作為廣州醫學院一附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和同事們一道,沖在救人的最前線。


鍾南山不僅幾乎跑遍省里出現病例的每一個地方,還飛到北京、香港等地講課指導。有人開玩笑說:「要想請鍾院士看病非常容易,得非典型肺炎就行了。」

在鍾南山的鼓舞和帶動下,呼研所的醫務人員像尖兵連的戰士在一線衝鋒陷陣。在發病高峰期,就像戰士炸碉堡,救一個重症患者,就有一個醫務人員被感染倒下。

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呼研所一共有26位醫務人員被感染。儘管如此,沒有一個人逃避,沒有一個人後悔。


看看這份戰績報告:截至2003年4月19日,廣醫一院呼研所共收治101名「非典」患者,有87人康復出院。其中54人是需要插管的最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為87%。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鍾南山老將出馬,在危急關頭,指出疫情會人傳人。這個判斷,讓國家迅速行動起來,為抑制疫情的進一步擴散,立下了汗馬功勞。

2

非典時期,當時是浙江省衛生廳長的李蘭娟,殺伐果斷,連下三道指令:一、立刻將病人轉移到專業的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二、調查並找到所有與患者有過接觸的人並予以隔離;三、研究人員連夜採樣,對SARS進行深入的細菌分析和研究。

當時,這三道指令,被很多人不理解。


李蘭娟頂著壓力,連夜給衛生部長、省委書記打電話說明情況,終於獲得支持。短短一夜,所有接觸者全部找到,1000多人全部隔離。只要是與「非典」病人接觸過的,通通隔離起來,整個浙江省被隔離的人數就達11萬人以上。在那個沒有天網,沒有實名制的時代,能做到這樣,是非常困難和了不起的事情。

2003年5月,馬雲被關在家裡,門口掛著大鎖,由社區、防疫站、公安的三位人員嚴密看守,防止他逃出家門。

當然不是因為馬雲犯了事,而是因為阿里巴巴的一名員工感染非典,導致全公司五百多人被在家隔離。


那時正是阿里巴巴高速發展時期,全員隔離對公司是巨大的災難。而且因此導致了社會上幾千人被隔離。這是杭州市自非典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隔離措施,社會經濟成本巨大。就連人民日報都專門刊發社論,以《麻痹的代價》為標題,不指名提出了嚴厲批評

不過,非典也幫了阿里巴巴大忙,因為藉此推出了淘寶。

阿里巴巴的前CEO衛哲曾經評論:沒有遇到『非典』,可能阿里巴巴就沒了,『非典』給阿里巴巴作了最大的推廣,當時是每個人被迫都必須要用網際網路的。而《沸騰十五年》的作者林軍則認為,2003年非典,最受益的公司是阿里巴巴

李蘭娟說,一時間隔離這麼多人,社會上有些不同看法,「但我堅持這麼做,因為根據傳染病法,SARS這樣達到甲類傳染病程度的病種是可以隔離的」。事後證明,這是必須做的行之有效的辦法。由於早期傳染源得到很好的控制,浙江沒有發生醫務人員感染事件,也沒有出現「二代感染」的病例。這些,在全國都是少有的。


在浙江發現首名SARS病例的48小時內,李蘭娟率攻關小組檢獲了病人的病毒特異性核酸,最終成功培養和分離出SARS病毒,完成全基因序列測定,對揭示「非典」發病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曾在浙江治療的SARS病人,沒有一人出現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後遺症。「我們在整個搶救過程中對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都十分注意,只在關鍵時刻進行合理應用。」李蘭娟說。

十年後H7N9肆虐南方省份。李蘭娟創建抗病毒治療、抗休克治療、抗低氧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繼發感染,及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和微生態平衡的「四抗二平衡」療法,創造性將李氏人工肝用於重症H7N9救治,顯著降低病死率。其團隊還在國際上首次證明活禽市場是人感染H7N9的主要源頭,幫助國家很快控制住了疫情。

3

現在,又是一場大疫,中國最勇敢的專家又一次站了出來。73歲的李蘭娟院士同84歲的鐘南山院士,又一次沖在了最前面。

在武漢實地研判疫情的鐘南山和李蘭娟等人,向國家提出了武漢必須嚴格地「封城」、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等重要建議。

鍾南山和李蘭娟,這段時間,幾乎是空中飛人。不僅要赴武漢前線,還要參加各種重要會議,百忙之中,又要接受媒體採訪,這種工作強度,就是年輕人可能也受不了,何況他們都已經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鍾南山那張在高鐵上,因勞累過度睡著的照片,很多人都看過。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非典時年紀尚小,不太了解當時的慘烈。今天,你們經歷了新冠肺炎,知道我們國家能一直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有像鍾南山、李蘭娟這樣奮不顧身,有良知有勇氣的脊樑。

兩位老將如今都已是人生暮年。希望國家能多培養一些像他們這樣,有知識有勇氣有擔當的專家學者。勇氣和良知,有時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這次疫情,非常深刻地體現了這一點。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關鍵時刻都是英雄推動的。希望這些最勇敢的英雄,能得到我們永遠的尊敬。

願天佑中華,希望神州大地早日恢復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