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是由騰弘原領導的開發團隊在日本為DENSO WAVE公司發明的。在只有兩名團隊成員的情況下,騰弘原首先提出了正方形的想法,因為他們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種易於區分的形狀。DENSO WAVE 於 1994 年公開了他們的二維碼發明,但沒有保留專利權,二維碼的使用如野火般蔓延開來。
二維碼是如何流行起來的?
二維碼在日本的看板中首次使用,看板是一種用於汽車行業的電子通信工具。他們很快認識到 QR 碼提供的多功能性,並開始將其用於從生產和運輸到交易的方方面面。隨著社會對產品的更多可追溯性需求,特別是食品和製藥行業,這些行業意識到如何使用二維碼為其業務提供不可或缺的優勢。
由於騰弘原決定不保留專利權,二維碼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應用。後來,在 2000 年,二維碼被添加到ISO 國際標準中。這使它們基本上可以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後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明,二維碼的普及速度並沒有停止。
什麼是二維碼?
二維碼是一種可以通過手機快速讀取的代碼。使用間距組合作為一種矩陣條碼(二維條碼),當掃描二維碼時,它會傳達大量信息。二維碼在零售、營銷和物流等所有類型的行業都有廣泛的用途。
二維碼與條形碼
雖然 QR 碼和條形碼在實踐中相似,但 QR 碼包含更多信息,因為它們具有水平和垂直保存信息的能力。條形碼僅使用水平信息。雖然條形碼非常適合掃描超市物品等情況,但 QR 碼具有更高的信息傳輸能力,這可能是由於其多功能性而使其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
二維碼的結構
二維碼由 7 個部分組成。這些部分中的每一個都創建了一種類似於填字遊戲的像素圖案。每個元素都有特定的用途,通過代碼傳達某些信息,例如列印方向、時間、容錯和空格,以區分代碼與周圍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75cd7181bf28329d9def217c7ac9e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