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玄學測試的年輕人

2022-03-30     懂懂筆記

原標題:迷上玄學測試的年輕人

2022年2月21日,王柯窩在電腦前,焦慮地刷新著考研網站——231分,離過線差了50分。

王柯感到無比的沮喪,在脫產考研的這8個月里,他自認為已付出太多,時間、金錢、甚至還要抵抗每天刷題所帶來的壓抑情緒。

96年出生的王柯是家中獨子,父母的月收入統共不到萬元,但父親從他小時候開始就沒有在日常學習生活上讓他受過委屈:不論是300每小時的鋼琴課或是私立高中接近2萬元的學費。

大學畢業,萌生了考研想法的王柯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啟了「上岸之路」。第一次嘗試,以棄考告終。2020年12月,他決定第二次踏上考研路,辭去工作後他在考研機構報了全天班——吃住全包的那種。

儘管如此,幾套模擬卷下來,王柯忐忑的心態持續增加。「去琢磨塔羅牌也是一種緣分,有天課間休息時候突然刷到的,就想著試試唄。小時候家裡的老人總說我會成龍,考上研之後,應該離成龍不遠了。」

25塊錢,三個數字與三張牌,王柯在10分鐘後得到了答案——「第一張是權杖王牌正位,應該可以考上,但是需要保持信心和動力,要像火象一樣去爭取、像獅子一樣勇敢,整體意向是你一定要有信心,是力量的正位。」

得到占卜師給出的結果之後,王柯內心充滿信心。

當晚的自習課之後,他和室友來到附近的燒烤店,幾杯啤酒下肚後,兩人已經開始想像新校園的模樣,希望似乎就在可見的不遠處浮現。

希望和失望的背後

成績出來的當天,時隔幾個月的聊天框被再次重啟。

「成績出來了,沒考上……」王柯說。

「你是哪位?想要問什麼問題?」占卜師回答。

……

來源:受訪者提供

實際上,在網上尋找塔羅牌占卜師之後,他又接受了一次「更科學」的占卜。

2020年12月31日,王柯看著自己的MBTI測試結果——ESFP(表演者人格)。他喜歡李小龍,想做演員,將自己的考研目標設定為一線城市的重點大學,專業是哲學,備選可以做老師。

「這和我的占卜結果也相似,我適合做這類工作,」王柯想著。

比起塔羅牌,MBTI似乎更具科學依據。它由一位名叫凱薩琳·布里格斯的美國人和她的女兒邁爾斯首創。MBTI性格測試設定了人們在設別和判斷過程中四個維度的心理特徵:內傾/外傾、實感/直覺、理智/情感、判斷/理解。通過這四個標尺,將人群細分為十六種人格,作為諸多性格測試中較為流行的方法,MBTI每年有超過200萬人參與。

可事與願違的常態再次得以印證,第二次考研折戟後,王柯選擇暫時先報考縣城裡的輔警崗位。3月5日體測前,待業1年多的他再次找到了一位塔羅牌的占卜師,在占卜師的推薦下,王柯購買了60元5張牌的高級牌陣。

「就是要保持信心,動力沖沖沖!」——這是占卜師解析後王柯記得最深的一句。第二天,王柯體測試通過,滿心歡喜的他開始憧憬著未來,「先做輔警,然後準備考研,空閒時間看看有沒有機會去橫店拍戲,做群演。」

大眾或許無法理解諸如此類的玄學測試,但濫觴於上世紀的各類玄學測試不斷走進社交網絡後,在以Z世代為主體的年輕用戶中又引起了巨大反響。

據相關媒體統計數據顯示,在iOS客戶端里:關於占卜、算卦、星座、MBTI、風水、紫薇斗數、姓名預測等的APP多達300餘款。而B站、抖音、快手也沒有放過這一巨大的流量池。在B站,搜索關鍵詞「占卜」,最高點擊量超401.2萬,儘管頁面標註著「內容僅供娛樂,請勿輕信」的溫馨提示,也絲毫無法阻擋大家的熱情。而這些UP主們,通常在備註中都會寫著淘寶店鋪、微信號名稱,以此變現。

97年出生的阿玲沉迷玄學測試近8年。塔羅牌、手相、星象無聊的時候都會去算一卦,作為氪金玩家,她自己都數不清在王者榮耀和原神里花費多少錢了——「肯定有幾萬了,但是算得都很準呀。」

阿玲對懂懂筆記表示,她之所以願意相信這些,是認為玄學測試能為自己帶來理解世界的新維度。她平常喜歡算時運,「為什麼要去算,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順勢而為。比如算出來我適合穩定的狀態,那我去做些大動作,結果就不一定好,」她解釋道。

同時,一些網絡上的熱點也側面佐證著玄學測試的火熱。

淘寶和閒魚上漫天飛舞著玄學測試的產品,號稱「只需10-100元就能獲得打開未來人生的鑰匙」。而在一些個人公號上,MBTI測試、九型人格測試、五大人格測試則更「引人入勝」, 隨便找到個連結,花些時間做幾十道題下來,令人期待的結果都需要「付費30元才能解鎖」。

玄學是一門生意?

步入職場後,阿玲並沒有停下自己痴迷占星的步伐。因為戀情方面有了變數,阿玲開始接觸占星,追蹤閱讀一個著名占星師的分析文章,也私信付費問了一次自己的前景。

每次結果出來,她都覺得頗為準確,便又花錢去上占星班、塔羅班,自己床頭逐漸堆起來的,是畫滿彩色圖騰的塔羅書、占星流年工具書。

每天晚上睡覺前,阿玲都會為明天翻一張塔羅牌。她笑著解釋,除了對占卜的好奇,這也是一種發掘生活中偶然和巧合的趣味。有一天她工作累透了,抽到「寶劍十」,牌中的人背上插滿十把利劍。

她翻出前一晚抽出的「戰車」牌,上面有一黑一白的獅身人面像,在微信里問閨蜜:「你看這像不像你今天身上穿的黑白色制服?」

阿玲分別組建了同事群和閨蜜群,用自己學到的塔羅知識為她們「布陣」,辨識過去、現在和未來。也可以說,塔羅牌成了阿玲的一種社交工具,通過和同事之間的交流算卦心得、分享塔羅牌的占卜師,在公司里收穫了年輕同事的青睞。

類似阿玲這樣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中國青年報》的社會調查中心此前曾做過一項調查,在針對2033名受訪者的調查中顯示,有70.3%的受訪者稱身邊喜歡星座文化的人多。從日程安排到職業規劃,從婚戀交友到專業選擇,在調查中顯示有近20%的人會利用占卜來做決定。

在阿玲和王柯這樣典型「客戶」的背後,是一個個「店主」或「占卜師」,他們有的對此深信不疑,但更多的只是將此視為一個謀生工具。

「大家都沒有衡量標準,甚至沒有收費標準。」兼職占卜師星星表示,不論是性格測試和塔羅都異曲同工,屬於服務行業,但卻難以規模化。從業者更多是以個人團隊的形式出現,再加上占卜準確與否全看占卜師的解釋方法,這些也讓玄學和星座文化的商業化始終遊走在灰色地帶。

圖片來源:網絡

「大概是2月份過年那段時間,閒魚還把關鍵詞做了屏蔽,很多類似的網店都一下子都消失了。但MBTI卻一直活得很好,雖然都屬於玄學的範疇內,但MBTI的工具屬性更強,塔羅和其他占卜更加偏向於服務屬性。」星星表示,在這個圈內還存在著鄙視鏈,「西方的塔羅、星盤類似於中國的算命和五行八卦,都是腦力活動。而最近火起來的MBTI就是個工具庫,輸進去一些問題答案,直接出結果,這是我們看不起的。」

「當然,生意肯定也會有一些套路。」星星表示,「有一些新人從業者都認不全塔羅牌,全靠搜索、拼湊。總之,就是看占卜師的良心吧。」

「還有的占卜師學起了MBTI,做起小程序。後面有個資料庫,根據信息可以向資料庫里匹配答案。資料庫里都是千篇一律的好聽的話。」在她看來,網上的占卜師大部分說的是普通人的共性問題,」就連星星自己也承認,「我大多是時候還是為了掙錢,說一些人家願意聽到的。」

星星對懂懂筆記表示,玄學測試最重要的「套路」在於對用戶心態的把握,也就是回答的方式方法。她有一條重要參考標準,「好事不全說,壞事全不說」。

「換位思考,如果你來問什麼感情問題、出軌、分手的時候,你的內心是不是已經有了答案,只是想要一個第三者的肯定而已」,星星笑道。

懂懂筆記根據相關從業人員的講述,整理了幾項被年輕人提問最多的話題:

本業做不下去了,要轉行麼?

男朋友最近很冷淡,是出軌了麼?

我的未來會怎樣?

婚期將近,會不會有什麼變數?

在最近的一次占卜中,王柯詢問了占卜師未來的感情狀況,「但她這次都沒洗牌,也沒讓我選數字,直接就告訴我結果了。我就問占卜師原因。」

「如果你一直在想著你的問題的話,我感應到的就是對的。」占卜師回道。

之後,占卜師發來一個收款碼,並附文,「兄弟,12元,謝謝。」王柯在錯愕的情緒中發了紅包,暗自在心裡懷疑心靈感應的真實性,「這也太……

數學和程序都是「幌子」

「難聽點說,我覺得塔羅是一個幌子。它是一個前菜而不是主菜。」李玥(化名)說道。

李玥本科剛剛畢業,專業是心理學,是典型的「千禧寶寶」,今年已滿21歲。她在上海一家咖啡店的活動中第一次接觸到塔羅,覺得解牌過程很有趣,自己也可以做到,於是開始學習塔羅,閒時就替朋友開牌。開牌以來,除卻戀愛問題,很多人都向她求問自己的人生規劃。

「他們很多時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有人問我要不要去報名做某件事,做足了準備還會來問,很沒有信心。其實,他們只是需要一種支持和自我肯定。」,李玥表示,「可能現在難找工作,或者讀完書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會有很多不確定性。」

之所以覺得塔羅是一個幌子,是因為李玥覺得真正的主菜,是讓問卜者在過程中透過發問認識自己,「看看他的需要是什麼,幫他們肯定自己」。

李玥說,塔羅牌中有一張「命運之輪」,她理解為「某些事情是你能力範圍外,你要學會接受」。

說到底,來尋求占卜的人仍然相信自主改變命運的可能,李玥自己也是透過塔羅牌想開了一些,放鬆了一些。

「占卜不是宿命論,而是在命運中找出指引的方向,占出的建議比結果更重要」,每次開牌前,李玥都會先跟對方說,最好已有一些方向再去找她,而不是完全依賴塔羅做決定,「做決定的始終是人。」

玄學測試讓年輕人著迷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們往往是令人愉悅和舒適的。

無論是MBTI或是星象與塔羅,底層邏輯都類似。塔羅是依照人的天性做判斷,MBTI是根據人後天成長的數據架構框定範圍,「但它們都具有積極性和分享性,」李玥強調。

「積極的反饋,就像是錄音室中的吸音板,不僅讓人確信其信念是準確的,並將人包裹其中。還在不經意間製造了一種幻想,測試結果有時候並不重要,大多數人只需要一個自我肯定,結果越符合對自我的期望,感覺就會越好,相反如果結果有悖於自己的期望,這個測試便往往會被置之腦後。」李玥以她1年多來學習塔羅牌和MBTI測試的經驗,下了這樣的判斷。

她還提到一個點,MBTI官網是可以免費看結果的,但很多人卻偏偏不肯花時間找,「明明是一個免費測試工具,卻被一些人趁機占了便宜。」

「說到底,大家的內心中其實早就做好了選擇,只是需要一個第三方來印證選擇是對的,或者說,需要藉由第三方來替錯誤的結果背鍋」,李玥覺得相對於嚴謹的科學而言,玄學測試更多承載著娛樂與心理安慰的作用。

莫問蒼生問星辰,這是占卜圈內時常被提及的一句話。這一段時間,星星明顯感到了問卜人數的增多,「某種程度上說,大家的心態變化越快,我們的生意也越好。」她悄悄改了自己的朋友圈封面,上面寫著:「占卜等同於天氣預報無法做到百分之百準確,不是神仙。」

改完內容之後的星星接待了一位客戶,25歲,在網際網路行業內兜兜轉轉之後於3月份被裁員,想問接下來的工作前景。抽出的牌是聖杯逆位,意為: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感到不快樂或失望。

星星花了半個小時為他解讀牌陣,最後收了25塊錢,這是當天的第9單生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6baa8563b7dd0d1b92d3b01ee5f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