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高不高,是由基因全部決定的嗎?最關鍵的是……

2022-02-23     健康160

原標題:個子高不高,是由基因全部決定的嗎?最關鍵的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個子好像越來越高了!

比如才初中,很多男孩的身高就已經有了170cm,甚至180cm也不在少數。而女生,160cm以上更是稀鬆平常。

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有一個研究:2019年,中國19歲男女平均身高分別175.7cm、163.5cm,重回東亞第一。

但是放在以前,男孩170就已經算高個了,女生160以上更是稀有!

身高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並不是發生了基因突變,而是我國以前蛋白質攝入太差,直到最近四十年才有了大幅改觀。

蛋白質到底有多重要?它和身高有關係嗎?蛋白質攝入越多越好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探求吧。

一、

蛋白質到底有多重要?

說到蛋白質,很多人的認知都是:它是人類的必需營養素之一,在增強身體免疫系統以及促進新陳代謝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其實,蛋白質還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而人類所有的生命活動,本質上都是蛋白質功能的體現。

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生命是由不計其數的細胞構建而成的,而細胞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

如果沒有蛋白質,人體就會癱瘓成一堆骨頭、礦物質和化學物質。

所以說,一個頂天立地的生命,小到一個細胞、一根髮絲、手指甲,近到我們的皮膚、心臟、五臟六腑,都需要蛋白質來構建。

蛋白質的巨大作用,不僅體現在生命基礎物質的構建上,還有生命活動的表現上。

比如我們每天最重要的生命活動——呼吸,表明上是依靠嘴巴、鼻子和肺。

實際上,如果沒有血紅蛋白來輸送氧氣,身體的各個器官組織就無法得到供能,維持生命基礎活動。

還有我們每天吃下去很多食物,都要經過胃部被消化,然後成為身體活動的燃料。

但是,胃部只是一個中轉站,真正把食物分解成各種營養分子的,是一種由蛋白質組成的物質——酶。

酶有很多種,分解食物的就叫做消化酶,它由胃腸道分泌,可以分解食物,使其變成營養物質進入血液,滿足各種生命活動所需。

就連我們平常受傷恢復、抵抗疾病,也和蛋白質息息相關!

人體各種免疫細胞都由蛋白質組成,抗體、細胞因子、溶菌酶和C反應蛋白等免疫分子,本質上也都是蛋白質。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把蛋白質稱為「抵抗病毒最關鍵的營養物質」,建議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現在,你明白蛋白質的重要性了嗎?

二、

身高和蛋白質有沒有關係?

「高富帥」、「矮窮挫」,在中文語境里,身高是比財富和顏值更為重要的核心數據top1。

很多人找對象,大多數的第一標準也是身高不能太矮。

因為大家都認為,如果爸媽的身高不夠,個子矮的基因也會遺傳給孩子。

可身高真的和基因有關嗎?

根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推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振標的研究,中國史前人類男性的身高推算結果如下:

從遠到近,中國人的身高應該是慢慢平穩增長的。

照這樣來看,中國人的基因並不差。

但是在某一段時間裡,中國人的身高卻出現了越來越矮的情況。

來自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史蒂芬·摩根,曾整理了一份19世紀中國人身高的變化趨勢:中國人的身高越來越矮。

如此看來,基因並不是決定身高的唯一因素。

現在,我們再次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話題:為什麼現在小孩越來越高了?

事實上,本質原因是中國人攝入的蛋白質越來越多了!

《中國兒童青少年飲食行為對身高影響的多水平分析》一文中就指出,牛奶對身高的生長在兒童青少年發育早期影響作用十分突出。

從下圖來看,我國的牛奶產量和進口量從1995年開始不斷上漲。

肉類由於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及微量元素,對兒童青少年身高的影響在生長發育早、中期持續增強。

比如肉類食物攝入增加後的效果,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感觸,那就是:

9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他們的身高體格和精神面貌有了明顯變化。

而那個身高普遍矮的年代,我們吃飽都要發愁,哪裡來的多餘條件去吃肉喝牛奶呢。

從數據圖表來看,8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農村還是城鎮,居民人均肉類家庭消費量都在持續走高。

這也能從側面說明,為什麼最近30多年來,中國人會開始「瘋狂生長」。

所以,有時候孩子個子不高,不是基因不好,而是孩子的「蛋白質」沒跟上!

三、

蛋白質攝入越多越好嗎?

吃充足的蛋白質,對於維持正常且健康的生命至關重要。

如果蛋白質攝入嚴重不足時:就有可能會出現消瘦無力、抵抗力下降、食慾下降、皮膚乾燥和彈性差、頭髮稀疏細黃等症狀。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蛋白質含量的高低,來衡量所吃的食品是否健康有營養。

可事實上,蛋白質也不能攝入過多,否則同樣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如果吃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難免會同時吃進較多的動物脂肪和膽固醇。這不僅無形中增加能量的攝入,還可能會導致體內血脂的代謝異常。

過多的動物性蛋白,還會導致含硫胺基酸的攝入過多,這樣會加速骨骼中的鈣丟失,從而易產生骨質疏鬆症。

蛋白質本身吃太多也會對健康產生有害的影響。比如很多健身人士都喜歡吃蛋白粉來輔助健身,進行增肌或減肥鍛鍊。

可如果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因為蛋白質的代謝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時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若腎臟本身的功能已經受損,危害會更大。

所以你看,雖然蛋白質如此重要,但是既不能吃得過多,也不能吃得太少。

那該吃多少蛋白質呢?

對於不同年齡、性別和體力活動的人,需要攝入的蛋白質量各不相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建議的具體攝入量如下圖所示:

AI:適宜攝入量;EAR:平均需要量;RNI:參考攝入量。

《食品營養與衛生學(第8版)》教材中指出,中國成人每天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為1.16克/每公斤體重。

下面,小編推薦幾個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雞鴨魚肉類

牛肉、豬肉、雞肉、魚肉等動物性食物,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之一。

如果想通過肉類補充蛋白質,最好是吃瘦肉、白肉(如去皮雞胸肉和魚肉),並避免加工肉類和油炸肉類,如火腿、培根、熱狗和香腸等。

吃魚類食物補充蛋白質,最好是脂肪含量高於5.0%的多脂魚,如帶魚、三文魚、金槍魚和沙丁魚等。

2

豆類、堅果類食物

堅果是一種高蛋白食物,可以作為健康飲食的補充部分。

比如杏仁、花生、開心果、核桃和腰果等,都能為人體提供一系列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等。

還有豆類和豆製品,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富含纖維、礦物質、維生素、抗氧化劑和抗性澱粉。

3

雞蛋

對於覺得麻煩、不喜歡吃肉類的人、素食主義者,通過吃雞蛋補充蛋白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通常,一個煮雞蛋中含有約6g蛋白質。

除了蛋白質,雞蛋也是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2、B5、B6和B12,葉酸,磷和硒等。

最後,想要保持身體的健康而穩定,除了營養補充,還需要有良好的生理基礎和心理狀態。

所以小編建議大家要養成科學有序的作息和保持平和健康的情緒,同時改變吸煙、喝酒、熬夜等損傷免疫力的不良習慣。

那麼,你能做到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52198f9a2608cc0a4339ffb9bc9e5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