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逐漸穩定,但全球疫情呈現爆發趨勢,跨境支付可謂打滿上下半場,正在經歷最為困難的時期。藉此,移動支付網成長營邀請日本Netstars CTO陳斌以《疫情之下,跨境支付那些事》為主題進行線上直播分享,了解疫情對支付行業影響的同時,與產業各方交流,探尋困境之下的未來發展趨勢。
疫情對支付影響深刻
陳斌認為,本次疫情對全球影響是全局性的。他認為疫情對人類的流動性影響相當於,「SARS+911+2次海嘯」,即SARS病毒、911恐怖襲擊、印尼海嘯等災難的疊加。在此影響之下,線上業務呈現爆發增長,其中表現包括WebEX視頻會議使用量增2.4倍、騰訊會議日活達到1000萬、遊戲玩家使網絡遊戲崩潰等等。
而對於支付行業的影響使得餐飲、影院、商店、旅遊業下降到平時的20-30%水平,觀光、留學、代購等產業下降到30%-40%,而遊戲、外賣、電商、線上教育等產業擁有超過100%的增長。
與此同時,陳斌也認為,在疫情影響下,全球正在經歷一次信息革命,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融合,而且像更加智能化的商業業態轉變。
疫情對跨境支付影響是短暫的
對於跨境支付來說,陳斌認為疫情對於跨境支付的影響會是短暫的。
目前推動跨境支付發展的三大動力分別是跨境電商、跨境旅遊、留學教育,分別占比77%、17%和6%。
對於跨境電商的影響方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工廠,中國正在向全球輸出商品,從疫情期間來看,全球諸多國家都對中國有口罩需求。而疫情難以改變這一事實,疫情過去之後,如果全球消費市場仍然存在,並逐漸回升,中國仍然會繼續向全球輸出商品。
而在跨境旅遊方面,不斷崛起的中國,使得中產階級數量不斷增加,這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疫情過後,跨境旅遊仍然是一個熱門。
在留學方面,這一市場的原始驅動力是國內外教育機制不同,疫情無法改變教育機制的異同問題,就仍然有留學需求。此外,中國有90%的留學生是自費留學,其支付需求仍然巨大。
這一系列都說明,跨境支付市場只是短暫的停歇,需求仍在,則市場會回暖。
疫情之下,跨境支付的機遇與挑戰
在跨境支付的影響因素方面,陳斌認為4個因素會加速這一產業的發展。一是中國金融開放不斷深化,國內外金融機構正面競爭將推動跨境支付發展;二是國內與國際的手續費存在差異,有巨大市場空間;三是中國移動支付有先發優勢,可以向全球輸出;四是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戰略為跨境支付提供良好土壤。對此,陳斌也建議國內出海的支付企業,儘量先打入與中國外交較為友好的國家,更加容易獲得金融資質的同時,市場拓展也更加有利。
當然跨境支付相對境內支付,也有更多的風險,其中包括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政策風險、反洗錢與反恐怖融資風險、匯兌風險、以及外交風險。
疫情影響較大的兩個風險,分別是匯兌風險和外交風險。此前美股多次熔斷,美元匯兌持續波動,這給跨境支付平台造成不少的困擾,而疫情之下各國的緊急措施,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摩擦,也會給跨境支付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精彩紛呈的跨境支付探討
在交流環節,陳斌與直播觀眾踴躍互動。
對於當下的區塊鏈熱點,他認為區塊鏈是可以解決互信問題的前沿技術,對於跨境支付來說其價值非常大,相關企業應提高對該技術的關注度以及研發力度。
在與觀眾的交流內容還包括:
PS:本次直播可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