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政策帶動工業裝備減隔振(震)需求提升
雙碳背景下,核電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核電汽輪發電機組是核電廠的核心設備,其能否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將直接影響到電力能源的保障和核電設備的安全。隨著核電工業的高速發展,機組容量越來越大,振動控制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型發電機組基礎作為一種框架式基礎,其下部結構與擾頻重合或接近而產生的共振將導致基礎和核心設備汽輪發電機組損壞,將給核電廠帶來巨大損失和安全隱患。同時,地震的產生也將使汽輪機組及其基礎損壞,引起巨大的經濟社會損失。因此,核電廠的汽輪發電機組基礎振(震)動控制尤為重要。
1、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概況
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工業裝備處於產業鏈中游,產品種類繁多、應用範圍廣闊,對我國製造業各環節起到不可代替的支撐作用。我國先出台了《中國製造 2025》《「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促進工業裝備行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近年來,工業裝備隨著其技術不斷發展,趨向精細化方向發展,對環境及工業裝備本身振源的振動控制要求很高,為工業裝備減隔振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隨著工業裝備大型化趨勢進一步加深,工業裝備將會引起更大的環境振動與噪聲,基於環保等因素考慮,工業裝備減隔振(震)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工業裝備減隔振(震)是我國減隔振(震)行業的主要應用之一。根據下游應用分類,工業裝備減隔振(震)應用包括發電機組、機械加工設備、傳動設備、大型動力機械、通用機械等一系列工業裝備。根據使用用途分類,工業裝備減隔振(震)可以分為主動減隔振(震)和被動減隔振(震)。被動減隔振(震)是指在振(震)動傳播途徑中加入被動元件如橡膠、彈簧等,以減少傳遞到工業裝備的振(震)動強度。主動減隔振(震)採用滿足一定要求的作動器,根據所檢測到的振動信號,應用一定策略驅動作動器,減少工業裝備本身振動對其它設備或周圍環境的影響。
在工業裝備中,核電設備是減隔振(震)產品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核電作為新型清潔能源之一,政府及各部委紛紛發布《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法規推動核電行業發展,但其安全性問題阻礙了行業進一步發展。在核電發展過程中,幾次大型地震災害導致全球各國核電廠遭受不同程度損失,對經濟和人民安全造成重大影響。減隔振(震)產品可以保護核電設備結構,確保核電設備正常運行,因此核電的安全發展需要依靠減隔振(震)產品支撐。
目前,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技術主要被國外企業壟斷,具有很高的技術門檻。與其它工業裝備相比,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產品在隔振效率、承載能力、溫度、噪音控制等多個指標要求上普遍高於其他工業裝備減隔振(震)產品的標準,因此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產品生產商掌握的技術通常也可運用於其他工業裝備減隔振(震)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中。
2、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我國工業裝備減隔振(震)技術已大規模應用到工業裝備中,但在部分關鍵技術例如核電減隔振(震)技術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主要仍以引進國外技術及產品為主。針對國外壟斷的產品和技術,如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系統,國內部分領先企業不斷加強自身研發能力,通過多年發展,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實力,實現了核電減隔振(震)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國產化、自主化,正在逐步縮小與國際領先企業的差距。
3、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競爭格局
工業減隔振(震)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行業參與者眾多,但在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等技術要求較高的領域,目前市場仍處於被外資壟斷的狀態。由於較高的技術壁壘以及市場准入壁壘,行業內參與者較少,集中度較高。行業參與者主要有隔而固(青島)、道爾道科等。
工業裝備減隔振(震)產品價格主要受工業裝備的形狀大小、重量、用途、技術要求等因素影響,不同產品之間的價格有所差距,導致參與者利潤水平差異較大。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產品具有準入門檻高、技術水平複雜等特點,目前市場仍處於被外資壟斷的狀態,行業維持較高的利潤水平。
4、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面臨的機遇
(1)政策推動機遇
減隔振(震)產品是清潔能源項目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發電站中的汽輪機組、管道系統、給水泵及變壓器等設備均有相應減隔振(震)需求。近年來,我國發布《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方針,提出「十四五」期間,實現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0%左右;「十五五」期間,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5%左右。受到政策推動,核能、水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項目將逐步落地,從而帶動工業裝備減隔振(震)需求提升。
核電等工業裝備減隔振(震)領域,《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要求「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核電能源的發展為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技術的發展提供基礎。《「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中提到「積極有序推動沿海核電項目建設,全面加強核電安全管理,實行最嚴格的安全標準和最嚴格的監管」。規劃發布強調了核電安全相關要求,減隔振(震)技術為保障核電安全的重要技術之一。
(2)核電等工業裝備減隔振(震)領域市場機遇。
工業裝備隨其技術發展,趨向精細化方向發展,對環境及工業裝備本身振源的振動控制要求很高,為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核電設備是減隔振(震)產品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也是技術門檻和技術要求最高的應用領域之一。
隨政府及各部委發布《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法規推動核電行業發展,核電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其安全性問題阻礙了行業進一步發展。在核電發展過程中,幾次大型地震災害導致全球各國核電廠遭受不同程度損失,對經濟和人民安全造成重大影響。減隔振(震)產品可以保護核電設備結構,確保核電設備正常運行,因此核電設備進一步發展需要減隔振(震)產品的支撐。與其它工業裝備相比,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產品在隔振效率、承載能力、溫度、噪音控制等多個指標要求上普遍高於其他工業裝備減隔振(震)產品的標準,因此核電設備基礎減隔振(震)產品生產商掌握的技術通常也可運用於其他工業裝備減隔振(震)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中,因此,核電等工業裝備減隔振(震)領域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3)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需求機遇
我國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中國製造 2025》提出「明確支持戰略性重大項目和高端裝備實施技術改造」的政策方向,從而推動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但是,城鎮化發展與軌道交通線路增多造成的環境振動愈發嚴重,影響高端裝備工作穩定性,加劇高端裝備的磨損,導致其精度和使用壽命降低,阻礙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工業裝備減隔振(震)產品可有效降低環境振動對高端裝備造成的影響,隨著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減隔振(震)產品需求進一步增加,中國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4)工業裝備大型化發展機遇
工業裝備大型化有利於提高設備作業率和攤薄生產過程中非生產設備成本,近年來我國工業裝備趨向大型化方向發展。隨著體積逐漸增大,大型化工業裝備將會對周圍環境以及設備產生更大的振動和噪聲影響,對工業裝備減隔振(震)需求進一步提升。此外,由於工業裝備大型化,傳統的減隔振(震)產品難以維持裝備固有頻率,減隔低頻振動變得更加困難,為傳統的減隔振(震)產品帶來嚴峻的考驗。基於大型工業裝備的減隔振(震)需求,減隔振(震)產品廠商將致力於研發能夠承受巨大的工作負荷且擁有優異減隔振(震)性能的產品,從而推動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發展。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工業裝備減隔振(震)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