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葉帥決心動手前,詢問軍隊態度,楊成武:他們調不動一兵一卒

2023-06-12     胡月芳

原標題:76年葉帥決心動手前,詢問軍隊態度,楊成武:他們調不動一兵一卒

文 ▎臻楚文

編輯 ▎臻楚文

葉劍英元曾被毛主席評價為「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在毛主席的眼裡,葉劍英元帥在大是大非面前,永遠保持清醒理智對待,從不糊塗。

他堅定政治立場,在國家面臨危難時,葉劍英元帥永遠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竭盡全力幫助國家度過難關。

1976年,毛主席、周總理相繼逝世,新中國又將面臨新的難關,是葉劍英元帥不顧自身年邁的身體,挺身而出,承擔起穩定國家的使命。

他在動手之前,由於擔心別有用心人調動軍隊,雙方發生正面衝突,親自找到了楊成武將軍。

面對葉劍英元帥的擔憂,楊成武將軍拍著胸脯表示:「他們調不動一兵一卒」,讓葉劍英元帥信心大漲,隨後在楊成武將軍的幫助下,徹底粉碎別有用心人的企圖,穩定了國家的局面。

那麼,葉帥是如何在暗地裡秘密策劃計劃呢,最終是否粉碎別有用心人的陰謀呢?

葉帥力挽狂瀾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病情惡化,醫護人員檢查完毛主席的身體後,轉過身流下了眼淚。

毛主席見狀,強撐著病痛,用和藹的語氣安慰大家,這時,秘書推開了病房門,像往常一樣來送文件,跟毛主席彙報工作。

此時的毛主席已經起不來身,無法拿起文件批閱,身邊人紛紛勸毛主席現在身體最重要,需要休息養病。

毛主席依舊想要為國家貢獻力量,執意讓秘書,將文件的內容念給他聽。

9月9日,偉大的毛主席逝世,全國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中,與此同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趁機在暗地裡,秘密策劃,企圖篡奪國家權力。

葉劍英元帥挺身而出,為了穩定國家,保障人民安定生活,他拖著年邁的身體,在第一時間沖在了最前面,扛起了穩定國家的重任。

為了確保事情萬無一失,葉劍英元帥行事特別謹慎,他悄悄與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聯繫,並獲得了華國鋒的支持。

二人深知此時黨和國家正處於重要的歷史時刻,稍有不慎,徹底毀掉了毛主席、周總理等人的畢生心血,黨和國家會陷入危難之中。

葉帥一刻都不敢耽誤,每日思考著如何粉碎別有用心之人的陰謀,並秘密做了相應的準備工作。

昔日老戰友聶榮臻元帥與葉帥取得聯繫,並全力支持葉帥的工作,特別擔心葉帥的生命安全,害怕葉帥遭到別有用心人的襲擊。

然而,葉帥早已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竭盡全力只為了穩定國家。

他心思縝密,為了掩人耳目,不打草驚蛇,防止別有用心人狗急跳牆,甚至為了擺脫眼線,葉帥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

葉帥提前囑咐秘書多找些房子,頻繁搬家,只為了擺脫掉眼線,起初秘書剛接到葉帥的命令搬家時,便立即停止手上的工作,開始整理東西,可還沒等秘書整理完,葉帥就再次下命令搬到新的地方。

就這樣,連續多天搬家,葉帥成功甩掉別有用心之人安排的眼線,秘書為了提高搬家速度,將東西分類分別裝進箱子裡,只要葉帥一聲令下,隨時可以搬走,提前預防突發情況。

可由於頻繁搬家,再加上沒日沒夜安排工作,葉帥年邁的身體吃不消,身體狀況逐漸下降,但他堅定認為,對付別有用心人,做這一切是最基本的。

不僅如此,葉帥冒著生命危險,將楊成武、李先念等幹部聚集在家裡,商討策略。

葉帥為了確保談話內容不被泄露,每次談話時,都會調大收音機的聲音,嘈雜的收音機聲音影響了大家的談話,葉帥採取了以前的地下黨工作時期的方法,彼此寫字交流,偶爾用嘴低聲交流。

在談話期間,葉帥與參加會議的幹部們,通過寫字交流的形式,敲定行動的相關事項,並在事後,葉帥要求將所有的紙條全部燒毀,絕不留下任何痕跡。

當時國內不法分子企圖掌控軍隊,趁機製造混亂,葉帥與昔日老戰友聶榮臻元帥頻繁聯繫,商討採取相應的措施,由於擔心電話會被別有用心人監聽,便想找一個可靠的聯絡員,這個聯絡員就是楊成武。

楊成武擔任老帥之間的聯絡員

1914年,楊成武出生在福建農村裡,雖然家境貧困,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堅信一點,只有國家好才能過上好日子,農民出身的楊成武深受革命思想影響。

1929年,他的家鄉當地武裝革命正在招收有志青年,年僅15歲的楊成武,毫不猶豫選擇投身於革命事業,成為一名革命者。

之後,楊成武憑藉自身的本領成功加入毛主席領導的紅軍隊伍里,並跟隨在毛主席身邊,由於他的能力出眾、做事踏實可靠,毛主席曾誇讚他為「模範政治委員」,並有意培養提拔楊成武。

楊成武在毛主席的培養下,在各方面成長迅速,已然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者,深受毛主席的信任。

在萬里長征時期,紅軍的處境艱難,面對國民黨一路追擊,紅軍只能硬著頭皮不斷前進,在路過一片水草地時,由於擔心走進水草會陷入淤泥中,紅軍戰士們停止了腳步,左右為難。

此時的楊成武挺身而出,不顧自身生命安全,率先在水草地中向前爬行,為紅軍戰士們開路,這種顧全大局的精神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揚。

不僅如此,楊成武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一直衝在戰場的最前線奮勇殺敵,為我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也因此成為了少壯派將領。

1931年,楊成武與葉帥、聶帥相識,並在之後的多年裡,在聶帥手下工作,二人關係十分友好,他將聶帥當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大哥,楊成武做事沉穩、有勇有謀,深受聶帥的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工作的原因,楊成武多次與葉帥一起共同工作,他內心清楚自己有許多不足,經常詢問葉帥的意見,二人你來我往,關係愈加親切,二人的關係自然形成了良師益友。

1976年9月9日,楊成武得知毛主席去世後悲痛欲絕,回想起與毛主席相處的日子,眼淚不自覺往下流。

面對國家危難時刻,為了與葉帥、聶帥一起粉碎別有用人的陰謀,楊成武二話不說充當葉帥與聶帥之間的聯絡員。

當時的國內不法分子,企圖調動軍隊來達成篡奪國家大權的狼子野心。

葉帥整日憂心忡忡,多次提醒楊成武,一定牢牢掌握軍隊的指揮權和調動權,不能讓別有用心的人趁虛而入。

與此同時,聶帥對楊成武講了自己的觀點,聶帥發自內心說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什麼都乾得出來,我們一定要有所警惕,必須防著他們先下手為強,如果他們把葉帥也軟禁了,事情就會變得更加麻煩,所以,只有我們先下手,果斷行動,才能夠防止意外發生」,並囑咐楊成武一定將話一字不差帶給葉帥,特意交代他詢問葉帥的身體狀況。

葉帥聽完後,當場表示贊同:「有了聶帥的支持,再加上華國鋒的支持,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隨後,葉帥連忙走上前,緊握楊成武的雙手,詢問聶帥的身體情況,楊成武笑著回答道:「聶帥一切都好,在沒來之前,聶帥同樣詢問您身體怎麼樣」。

葉帥瞬間開懷大笑,二位將帥心裡一直關心著彼此,在楊成武走之前,葉帥專門囑咐:「回去告訴聶帥,有事情隨時聯繫,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勝利一定會屬於我們的,讓聶帥放心。」

楊成武絲毫不敢耽擱,趕忙將葉帥的話帶給了聶帥,聶帥非常相信葉帥的辦事能力,並堅定認為有葉帥坐鎮,肯定會迎來勝利。

葉帥與聶帥多次通過楊成武傳達彼此的想法,最終達成一致,開始做準備工作。

轉危為安,穩定國家

為了確保行動萬無一失,葉帥將楊成武等幹部聚集在家裡,還是像往常一樣,每人面前放上紙和筆,把收音機的聲音調高,將彼此的看法與意見寫了下來,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葉帥與楊成武等幹部確定了哪個幹部可以信任、需要哪位幹部配合、如何展開行動,都是由紙條交流敲定。

葉帥為了不引起別有用心人的懷疑,對外聲稱生病臥床在家休養,楊成武擔任葉帥與聶帥二人之間的聯絡員,同時,楊成武時刻觀察著軍隊里的動向,不給別有用心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時機成熟,儘快行動,徹底粉碎別有用心人篡奪國家大權的狼子野心。

葉帥在得到聶帥與華國鋒二人的肯定和支持後,幾人分頭做著準備行動的工作。

臨到計劃之前,葉帥依舊不放心,擔心軍隊的態度,一旦軍隊穩不住,將會前功盡棄,便找到楊成武,再三叮囑:「你要一直守在紅機子前,要掌握好三總部,陸空軍和海邊防,只要軍隊不出問題就不怕」。

楊成武聽後,拍著胸脯向葉帥保證:「您放心,他們調不動一兵一卒」。

在此之前,楊成武在主持總參謀部會議時,明確規定軍隊如果離開駐地,必須經總參批准,嚴格按照規定申請,否則軍法處置,嚴懲不貸。

1976年10月6日,一場轉危為安的計劃展開,在幾位元帥和老革命家共同努力下,計劃安排的周密,行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徹底粉碎別有用心人的陰謀,穩定國家和社會,保障了人民安定生活。

尾聲

在毛主席逝世後,葉帥不顧自身的生命安全,挺身而出,為穩定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彰顯大將氣質,勇敢站出來為國家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楊成武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為了不辜負毛主席的栽培,保護國家安全,與葉帥、聶帥的密切配合,奮鬥在第一線。

他從參加革命起,早已將自己的是生命置之度外,一心一意為國家為人民。

楊成武將毛主席、聶帥、葉帥當成了自己的良師益友,不斷學習三人身上的優秀品質,提高自身的不足。

當國家面臨危難時,楊成武秉著為國家付出一切的精神,維護國家的和平穩定,值得我們敬佩!

聲明: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40278fcbf0474f0c8766fd0b1e29f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