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集團-SW(9888.HK)Q2財報已於2023/08/22(美東)盤前發布,二季度百度集團整體收入實現341億元,同比增長15%;歸屬百度的凈利潤(non-GAAP)達到80億元,同比增長44%。營收和利潤雙雙實現大幅增長,超市場預期。其中,百度核心收入為人民幣264億元,同比增長14%。核心的在線營銷收入為人民幣196億元,同比增長15%。非在線營銷收入為人民幣68億元,同比增長12%。愛奇藝收入為人民幣78億元,同比增長17%。百度核心經營利潤為人民幣46億元,百度核心經營利潤率為17%。
從公布的數據上看,百度第二季度在傳統業務板塊繼強勢增長的同時,新業務版塊如智能駕駛、大模型等領域,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另外,百度持續踐行壓強式、馬拉松式研發投入,本季度核心研發費用為人民幣64億元,同比增長1%,主要是用於支持文心一言研究投入的伺服器折舊費用及雲相關費用增加。
一、2023Q2廣告繼續回溫,在線營銷核心地位穩中求變
從財報中翻閱可知,推動百度持續發力的「三大增長引擎」中,移動生態、智能雲、技術前沿業務(包括以Apollo為代表的自動駕駛業務、以小度為代表的智能助手等),以廣告業務為核心的移動生態業務,依舊是百度當前最為核心的增長來源,雖然沒有確切數據公布,但百度核心收入264億中,在線營銷收入為196億元,託管頁收入更是占2023年第二季度百度核心業務在線營銷收入的52%。
受益於疫情後經濟復甦及廣告市場回暖,居民出行、消費逐漸回歸正常化,線下相關行業的廣告市場的宏觀需求回升。為此,在百度 23Q1 廣告收入已恢復正增長的態勢下,23Q2增速也正在逐步被擴大。
據財報顯示,百度APP於2023年6月的月活躍用戶達到6.77億,同比增加8%。很顯然,進入2023年以來,百度移動生態正進入增長快車道,作為百度「基本盤」地位依舊牢不可破,並朝著多元變現模型轉變。隨著用戶規模、場景覆蓋、行業及需求細分的不斷加碼和提升,基於數據、產品、技術等多元能力,百度必將完成「質變」,發展為全面點燃品牌活力的成長力新引擎。
二、雲智一體繼續發力,智能雲與智能駕駛雙驅並進
根據剛發布的23Q2財報數據可見,二季度百度核心收入部分,非在線營銷收入為人民幣68億元,同比增長12%。這也就意味著,非在線營銷方面,百度推行的「雲智一體」戰略持續發力,智能雲與智能駕駛等業務依舊保持了一個盈利增長態勢。
在智能雲領域,百度儘管要面臨的對手不少,但總體來說成績依舊斐然。據IDC發布的《IDC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份額,2022》報告顯示,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占比第一,增速達69.7%。這是百度智能雲連續四年、第八次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近18%,有望持續提升。
隨著雲+AI更加緊密的布局與融合,百度智能雲高質量發展或將進入提速狀態。一方面,源自百度在水電能、製造、政務、交通、金融等行業的早期產業布局,積累下優質用戶群體和陣地優勢,如今厚積薄發;另一方面,百度智能雲通過其 AI 大模型和 AICG 解決方案積極探尋機會,勁頭十足,23 年3月百度智能雲銷售線索同比大漲 400%。到23Q2,百度智能雲持續 B 端業務,在信息技術、交通、教育、金融、汽車製造、傳媒等多個領域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在智能駕駛領域,「蘿蔔快跑」在23Q1就已實現供應 66 萬自動駕駛訂單,同比大漲236%,季度環比增長 18%,訂單總量超過 200 萬,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而近幾月時間裡,百度智能駕駛業務更是多次迎來政策利好:
6月17日,百度旗下「蘿蔔快跑」獲得由深圳市坪山區頒發的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無人商業化試點通知書,可在深圳市坪山區開展 L4 級無人駕駛商業化收費運營;
6月21 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將重點開展深化測試示範應用,啟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雲一體化」示範應用,支持 L3 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7月8 日,百度智行獲得上海市浦東新區首批發放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可在浦東新區行政區域內劃定的路段、區域開展車內全無人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
而據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百度的自動駕駛服務蘿蔔快跑供應的自動駕駛訂單為約71.4萬單,同比增長149%。截至2023年6月30日,蘿蔔快跑累計向大眾提供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達3.3百萬單。
三、AI賦能的大模型時代,百度一步先當步步先
財報中提到,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我們最新的大模型,ERNIE 3.5,得到了我們的雲客戶、人工智慧開發者以及行業專家們的廣泛認可。我們正在以AI原生思維重構百度的產品和服務,打造創新體驗。同時,我們也在通過大模型來支持各類型企業抓住這一機遇。」很明顯,在大模型時代完全降臨之前,李彥宏和百度已經做好了準備。
對內,百度持續運用AI原生思維構建AI原生應用,重塑產品和服務、構建新引擎:百度搜索在AI技術領域持續突破,引領搜索代際變革,「AI夥伴」、「AI BOT」等功能目前正在內測中;百度文庫宣布內測「智能文檔助手」,擁有服務式創建、啟發式參考、多格式轉換和智能化管理等四大亮點;如流產品則主打重構辦公場景,如流超級助手等多個應用已在百度內部辦公場景使用;文心一言APP 已於近期在安卓端和 iOS 端分別上線內測,此前已經於 6 月 17 日對外發布官方插件百度搜索和 ChatFile,未來將發布更多優質的百度官方和第三方插件,以及逐步開放插件生態,幫助開發者基於文心打造自己的應用。
對外,百度通過圍繞文心大模型的疊代與發展,賦能客戶,幫助客戶抓住生成式AI的機會,推動可持續增長。7月6日,百度執行副總裁沈抖在中國國際數字和軟體服務交易會透露,文心大模型已擁有一定的產業應用落地規模:目前已有15萬家企業申請接入文心測試,文心與300多家生態夥伴,在超過400個場景中已取得不錯的測試效果,在能源、汽車、政務、交通等十餘個行業率先落地。而7月20日,百度智慧醫療更是與中醫醫療服務龍頭固生堂達成戰略合作,落地首個中醫藥領域大模型。
除此之外,當前深度學習平台飛槳社區凝聚超過800萬開發者,現有模型數超80萬,服務企事業單位22萬家;隨著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的升級,全面接入LLaMA2全系列、ChatGLM2、RWKV、MPT、Dolly、OpenLLaMA、Falcon等33個大模型,模型數量國內第一,一個大模型行業的「百貨超市」正在凝就雛形;隨著「文心杯」創業大賽的啟動,最高獎項為價值1000萬元早期投資,目前超過1000個創業公司向大賽提交了方案。
四、大模型時代,積蓄已久的百度或將一飛沖天
在2023年6月26日舉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中,李彥宏在談及大模型對數字世界的重塑時指出,「無論從技術趨勢,還是產業應用來看,大模型都絕不是曇花一現的風口,而是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技術變革,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重大戰略機遇。」很顯然,對於AI加持下的未來,李彥宏和百度都有著無比堅定的熱切和信心。
在技術端,大模型疊代快速高效。百度自 2019 年 3 月文心大模型發布 1.0 版後,歷經四年技術深耕和研發疊代,現已升級到文心大模型 3.5版本。2023年7月6日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與3.0版本相比,文心大模型3.5實現了基礎模型升級、精調技術創新、知識點增強、邏輯推理增強等,模型效果提升 50%,訓練速度提升 2倍,推理速度提升 30 倍。
在行業端,AI落地有廣度有深度。根據IDC 最新發布的《AI 大模型技術能力評估報告,2023》顯示,百度文心大模型3.5一舉拿下12項指標的7個滿分,綜合評分第一、算法模型評分第一、行業覆蓋評分第一,整體競爭力位於領先水平,在模型能力、工具平台、生態布局以及行業覆蓋上優勢明顯,並已提前進入商業化落地探索階段。
在政策端,AI 政策面反響積極。2023年7月,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總體定調鼓勵,強調安全、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 2023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共話標準,驅動產業——生成式人工智慧標準化分論壇」上,百度被授予國家人工智慧標準化總體組大模型專題組聯合組長單位,將積極參與和推動人工智慧大模型標準化的頂層設計和規則研製,牽引提升我國大模型產業高質量發展。
摩根史坦利一度將百度評為中國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百度在AI新基建時代對自身的定位和目標,也一直是朝著「對外賦能的AI平台型公司」方向在走。如今,憑藉著「要卷就要卷創新」的精神和,百度已經成為了AI科技競爭的領軍者之一。至於再往前怎麼走,只有靠百度自己一步步探索。畢竟,百度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在「晶片、框架、模型、應用」四層進行全棧布局的人工智慧公司,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勢必能走得更遠,攀登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