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4歲女知青怒殺三人,公審後全民求情,人民日報罕見發聲

2023-09-03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1978年24歲女知青怒殺三人,公審後全民求情,人民日報罕見發聲

一個女人被連續造黃謠三年會發生什麼?1978年9月29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144團醫院的護理員蔣愛珍,坐在宿舍里留下了一封遺書,正當她準備了結時,突然翻出了床下很長時間都沒有動過的獵槍,往槍里裝好子彈後,她用著抹布細細擦拭著獵槍,隨後像是做了什麼重要決定一樣,突然從床上站起來,推開房門,衝到了醫院辦公室。

剛進辦公室,他對著院領導李主任就是一槍,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門口有人尖叫,一看來人正好是李主任的妻子,於是又是一槍。隨後,她跑到了謝主任家,打死了正在家門口和別人嘮嗑的謝主任愛人,正當她準備離開時,民兵趕到了現場。

按理說,連殺三人必然是難以饒恕的罪過,但奇怪的是,這件事情發生後,醫院的同事們爭相為她辯護,全國一萬五千多人向法院寫請願信,就連《人民日報》都為她發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01.積極向上的優秀女青年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蔣愛珍,她是那個年代典型的優秀女青年,出生在浙江省紹興市,家裡條件很不錯,她一點也沒有富家女孩身上的嬌氣,在學校里一直都名列前茅,個性獨立,年年都是班裡的「三好學生」。

她有個哥哥在新疆部隊當兵,雖然兄妹倆相隔千里,但每個月都會通過書信交流,哥哥寫信時常常會附上當地的照片。受哥哥的影響,蔣愛珍對新疆那片從來沒親眼見過的土地,心生嚮往,渴望像哥哥那樣用青春建設新疆。

初中畢業後,蔣愛珍就面試上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後勤部門,當時,蔣家父母是非常反對的,覺得她一個小女孩去那麼遠的地方,實在是太危險了,說什麼都不肯讓她去,可惜蔣愛珍去意已決,「爸媽你們別擔心,哥哥還在那邊呢,我們兩個人能互相照應,再說了,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鍛鍊人啊」。

拗不過她的堅持,蔣家父母只好放女兒去新疆當兵。

就這樣,她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獨自坐上了前往新疆的綠皮火車,在經過兩天一夜的路途後,終於踏上了她心中最嚮往的那片土地。

哥哥早早地就等在火車站外接她了,兄妹倆一路上天南地北的一頓聊,最後哥哥把蔣愛珍送到了後勤部報到。蔣愛珍踏實務實,認真負責,無論是領導交辦的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好,領導覺得她是干護士的「好苗子」,於是就把她分配到了軍區醫院工作。

這在當時可是個好單位,醫院的薪資待遇比後勤部要好得多,這個機會實在難得。哥哥恰好有個戰友張國政在醫院做副書記,於是便提前打了招呼,要他多照顧妹妹。面對老戰友的請求,張書記非常認真答應了下來。

02.別人口中的狐媚女蕩婦

雖然蔣愛珍沒有在醫院的工作經驗,但她勤奮好學,很快就掌握了工作要領,當然醫院的工作是技術活,她還是常常會有不懂的地方,除了向前輩求教之外,有時也會去問張書記,張書記每次都會認真解答她的難題,對她的工作生活都頗為照顧,但從來沒有徇私過。

畢竟在那個年代,人們相對保守,年輕男女走得太近,容易被別人嚼舌根,兩個人都非常知道這一點,每次蔣愛珍去找張書記都會拉著同事一塊兒,張書記也是如此,拿蔣愛珍當自己親妹妹來看待,平常也是叫她妹妹。

張書記年紀輕輕就被提拔了,單位里有兩個人對此非常不滿意,一個叫李佩華,一個叫謝世平,在他們看來,自己無論是從資歷還是年紀來看,都比張國政高得多,憑什麼他當副書記?自己就只是個骨幹?於是便明理暗理,給張國政使絆子。

看到張國政對這個新來的蔣愛珍那麼照顧,他們便暗中散播謠言說,蔣愛珍是靠張書記的關係才調進來的,剛開始,還沒什麼影響,慢慢的這種聲音越來越多,張國政特地將組織的調令公布出來才止住了悠悠眾口。

可是要害你的人,怎麼會輕而易舉地放棄呢?謝李二人整日裡盯著張國政,終於被他們找到了機會,當時蔣愛珍回家探親,臨走前張國政帶著同事前來道別,兩人在宿舍門口聊了幾分鐘的天。

這可讓謝李二人激動壞了,他們認定張國政和蔣愛珍有私情,便跑到了宿舍樓道里埋伏,可是等了好一會兒,都不見有人出來。於是,便找藉口讓護士長去蔣愛珍宿舍里喊她送紗布,蔣愛珍離開宿舍後,謝世平悄咪咪摸進了宿舍里,李佩華留在外面放風。

可謝世平把宿舍翻遍了,根本就沒看到什麼人影兒,這時蔣愛珍回來了,看到宿舍門開著,她立刻就察覺出了不對勁兒,大喊一聲「誰呀?」

當時張國政還沒走遠,聽到聲音連忙趕回來,看到他回來,謝李二人指著他說「你們倆果然是有姦情,這麼晚了,你來他房間幹什麼?」這種惡人先告狀的行為,顯然,讓剛22歲的蔣愛珍手足無措,張國政怎麼解釋他們也不聽。

謝李二人喊著自己的媳婦兒,把這個消息傳遍了軍區上下,故事編得有模有樣的,原本還不相信的眾人,一點點開始懷疑事情的真相,上級在得知消息後,特地成立了專案組調查,本以為要真相大白了,誰知道專案組組長和張國政之前鬧過矛盾,就這樣他認定蔣張二人之間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

蔣愛珍非常委屈,找到了團長申冤,可團長並不想趟這趟渾水,敷衍了事。9月26日軍區開展了對蔣張二人的批鬥會。

03.兔子逼急了也咬人

就這樣發生了開頭的故事,蔣愛珍覺得自己只有以死明志了,她寫了一封遺書,準備離開這個世界,轉念一想自己才是受害者呀,這一走不就坐實了謠言,她決定讓施暴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她被帶走後,同事們這才站出來替她說話,因為故意殺人罪,蔣愛珍原本被判處無期徒刑,但隨著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全國各地的民眾紛紛寫信為她鳴不平,就連人民日報也為其發聲:蔣愛珍殺人是真,但罪不至死。

1978年,在經過多重考量後,法院判處蔣愛珍15年有期徒刑,因為表現良好,她獲得了三次減刑機會,終於在1990年出獄。

謠言如猛虎,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知道這一點,網絡暴力就是猛虎的化身,有多少人在網絡暴力下,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制止謠言,反而會讓親人朋友傷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拿出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參考資料:
《改革開放40周年法院重大案件:蔣愛珍殺人案》最高法院網
《蔣愛珍為什麼殺人》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27e5a90548e574cac69ce135ee3a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