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解僱了,以後不用再來上班了。」
物業經理只是掃了一眼桌上的化驗單,就若無其事地說出了這句話。
鍾某聽見這句話,臉上布滿了驚訝,不過她什麼都沒有辯駁,就連該結清的工資都沒有要,抓著桌上的化驗單就精神恍惚地走了。
這個化驗單的結果是好事還是壞事?
好事,鍾某有了身孕,要做媽媽了;
壞事,公司解僱了鍾某,她未來的經濟來源可能只有靠丈夫養活。
鍾某的心裡很矛盾,接連的一個月她吃不下睡不著,由於思想壓力過大,她流產了。
這起事例,就是前段時間在網上熱議的鐘某訴訟案。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女性參與工作率也逐年提升。
但是,女性和男性的生理構造不同,她們還承擔著懷胎十月與護理孩子的重責。
這也讓她們在職場工作時,不免要考慮到懷孕時、工作該怎麼處理的問題。
可是,當萬千女性看到這則案例時,心裡都會畫個問號:「我還敢懷孕嘛?」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個話題,#職場女性敢不敢懷孕#。
萬餘名網友在上面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然而結果可想而知,並沒有得出明確結論。
職場or媽媽,從來不是單選題
前些天,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剛剛懷孕的超級網紅Papi醬就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Papi醬認為孕媽在職場的焦慮主要有3點:
- 「我懷孕了,公司會不會解僱我?就算沒有解僱,公司會不會找個人替代自己的位置,然後再慢慢逼走自己?」
- 「孩子剛出生,我需要陪伴孩子。三歲之前,是母親跟孩子建造溝通橋樑的最佳時機。這個時間段,我要不要捨棄工作、陪伴孩子成長?」
- 「孩子三歲之後,這時候我可以找工作了。但是,我覺得跟社會已經脫節了,我能夠重新適應職場,或者說會有新公司接納我嗎?」
Papi醬的觀點可以看出,站在女性的角度,她們對職場or媽媽的選擇非常困難。
女性們選擇在職場拼搏,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晚育;
女性們選擇做媽媽,那麼可能就會被公司解僱,也或者被領導下放,不再重用,甚至未來找不到工作。
但是,在這道職場or媽媽的題目中,很多時候並不存在單選,它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全選題。
Papi醬分享了兩位朋友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一位懷孕七個多月的銀行經理,信誓旦旦地向客戶保證,「你放心,我只要生產前一刻還是清醒的,就一定會回你信息。」
第二個故事:某CEO在進產房即將分娩的前一刻,還在拿著手機開視頻會議,聲稱她只是生個孩子,生完再布置工作內容。
這些准媽媽為了自己的工作,她們可以奮戰到最後一刻。
工作不能落下,要按時準確完成;孩子的撫養、親子關係的培養也都要從小進行。
職場or媽媽,是一道全選題,但正因為是全選題,讓許多女性的壓力倍增。
可能,面對這個問題,社會人士會呼籲公司領導包容職場媽媽。
但對於這個看法,湖南衛視主持人何炅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何炅覺得,包容這個詞,是對犯錯的人說的。
你看《還珠格格》中,紫薇和小燕子犯錯後,令妃娘娘和晴兒都會請求皇上包容、寬恕兩位格格。
但是,職場媽媽們有錯嗎?
何炅認為,她們只是去生孩子,不是犯錯,為什麼要用包容這個詞?
其實,兜媽覺得,用理解這個詞更為恰當一些。
職場女性為什麼不敢懷孕?
1.職場壓力
某家500強企業的面試現場。
「今年幾歲了?」
「28。」
「結婚了嗎?」
「剛結婚半年。」
「剛結婚半年?」面試官眉頭一皺,「28歲,就是說還沒有要孩子咯。」
「嗯……」
「這樣啊,你先回去吧,我們考慮好,會給你打電話的。」
結果,這通電話石沉大海,根本沒有打來。
職場上,大部分公司對於懷孕的女性,都抱有成見。
簡單來講,就是他們覺得已婚未育的大齡女性太麻煩。
醫學上來講,25~34歲是女性最佳生育期;
但站在職場角度上,25~34歲恰恰是女性的最危險生育期。
職場上,孕婦並不是最佳的合作夥伴,公司領導也沒有義務為孕婦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和麻煩,這也是職場女性不敢懷孕的原因之一。
她們害怕被嫌棄麻煩,從而不受待見。
職場女性懷孕的結果要麼可能被男性或年輕女性取代、要麼可能就被解僱離職。
除非,她們遇到開明的領導,這也是碰運氣的事情了。
許多當紅女明星在懷孕後,都喜歡在預產期前3-4個月才官宣,原因就是,她們害怕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與前途。
2.家庭壓力
「職場媽媽懷孕後,有了孩子,就要學會平衡家庭和事業。」這其實也是一種對女性的偏見。
社會上,許多人都有這種看法:生兒育女,就是女人的事情,跟男人無關。
這也造就了,媽媽白天在班上辛勤工作後,下班了還要兼顧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象!
孩子的起居、飲食、健康、學習、教育培養,都離不開媽媽。
所以,許多職場女性不敢懷孕,並不是她們不想,而是她們不敢面對懷孕帶來的雙重壓力。
家庭和事業,需要男人來分擔
家庭和事業,不該都由職場媽媽自己來扛。
事業上,可能男人們幫不到太多,他們能做的只有支持自己的妻子。
但是家庭上,男人們卻有機會證明自己是好老公、好爸爸的機會。
在第五屆促進女科學家職業發展座談會上,科學家顏寧說:
「我不喜歡回答家庭事業平衡的問題,因為這不是女性的問題,而是兩性的問題。丈夫能夠體貼妻子,心靈安慰妻子,支持妻子,幫助妻子,妻子才能夠安心地走上職場,才能夠在職場上快樂奮戰。」
家是兩個人的家,不應該只由女性付出,而男性卻做撒手掌柜。丈夫對家庭的態度,決定著女性在職場上的道路與成就。
若是丈夫不懂得分擔家務、分擔妻子壓力、對家庭承擔義務、照顧孩子,那麼女性就只會生活在雙重壓力下難以翻身。
職場女性為什麼不敢懷孕?歸咎到底,還是社會上對女性的偏見,讓她們承擔太多不應該承受的痛苦。
正如何炅所說,女性生孩子並不是犯錯,社會上的男士和職場領導應該多理解一下職場女性。
她們,真的很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1qLdG8BMH2_cNUgzp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