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喀山到嶺南:「大金磚合作」高質量發展藍圖下的廣東與世界

2024-10-25     南方都市報

深秋時節,東歐平原披上了斑斕的彩衣,伏爾加河與卡贊河在廣袤的大地上蜿蜒流淌,雄踞河畔的喀山克里姆林宮莊嚴矗立,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在這個充滿魅力的季節里,俄羅斯喀山迎來了舉世矚目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

今年1月,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伊朗、衣索比亞正式參與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大家庭」實現歷史性擴員。10月22日至24日,在喀山這座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金磚擴員後的首次領導人會晤,以機制擴員為新起點,再次開啟 「金磚時間」。

「加入『金磚大家庭』,這對我們整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大的好消息!」來自伊朗的自媒體博主興奮地向南都、N視頻記者分享道;正在廣交會現場的埃及採購商馬小龍告訴南都記者,來自金磚國家的採購商熱情很高,對中國產品表達了充分的肯定;代表嶺南文化的「旱龍舟」早前也在端午節驚艷亮相南非……「大金磚合作」高質量發展藍圖下,廣東正向世界全面展示新風采。

俄羅斯喀山克里姆林宮一景。新華社發

廣東吸引海外客商合作

從伏爾加河畔到珠江之濱,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經貿「聚會」,也在萬客雲集的第136屆廣交會現場生動上演。

10月24日,埃及採購商馬小龍(Ahmed Hamed)剛剛從第136屆廣交會第二期展會的現場回來。他在海外社交平台擁有百萬粉絲,被稱為「廣交會裡的『埃及王子』」。

廣交會埃及採購商馬小龍。

馬小龍告訴南都記者,他從2007年開始參加廣交會,到目前為止已經參會30多次了,他的公司專門負責運動器材、建築材料、家具配件、農業機械採購等進出口採購項目,幫助全球近4000多家客戶在中國成功開展業務,他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訂單超千萬的阿拉伯中東「銷冠」。

在馬小龍看來,來自金磚國家的採購商熱情很高,對中國的產品也表達了充分的肯定。中國作為金磚國家中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正不斷推動金磚國家合作向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延伸。

廣東作為我國外貿第一大省、對外開放的前沿,活躍在金磚國家經貿交流一線。

在金磚新成員國伊朗街頭,一款由廣東潮州潮安區庵埠鎮生產的「口紅果醬」糖果熱銷當地,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糖果企業負責人Reza Shiri兄弟專程從伊朗遠道而來,到庵埠鎮下訂單。

Reza Shiri向南都記者介紹,他們家族在伊朗做糖果生意已有20多年歷史。此前,他們在伊朗的商超等賣場看到了這款糖果,好吃又有趣,小孩子很喜歡,價格和質量具有優勢。

兄弟倆表示,「庵埠鎮企業生產的糖果品質都很好,以前我們是從杜拜進口,以後我會直接來這裡採購。」

廣東與金磚成員國南非也有著不解之緣。多年前,在德班-廣州友好協會的推動下,德班成為非洲大陸首個為中國春節亮燈的城市。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Siyabonga Cyprian Cwele)曾向南都記者表示,廣東是一個科技創新中心,大部分新的科技創新都來自該省。「我們正在考慮與廣東建立更廣泛的合作。」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南都記者 梁令菲 攝

9月3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舉行前夕,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訪問廣東,出席中資企業高級別圓桌會並致辭。他還參觀了當地科技企業,體悟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拉馬福薩說,當前南非正探索推進符合本國實際的現代化,希望以此訪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兩地人員和企業間往來,深化地方治理、經濟建設等發展經驗的交流借鑑,持續拓展在經貿投資、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等領域務實合作,不斷為南中關係實現新發展增添動能與活力。

就在拉馬福薩訪問廣東的前一天,兩國元首宣布,將中南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嶺南非遺閃耀金磚國家

在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指引下,「金磚大家庭」取得新成果不僅體現在貿易往來中,也呈現在文化交流上。

近年來,中國和金磚夥伴一道,積極在文化、藝術、教育等領域開展交流對話,架起一座座民心相通、文明對話之橋。廣東憑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豐富的文化底蘊和開放包容的社會氛圍,在對外文化傳播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龍舟文化是嶺南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群眾基礎。今年端午節期間,廣東省龍獅運動協會宣傳與推廣委員會主任陳健良,同來自廣東佛山的「旱龍舟」,漂洋過海抵達金磚成員國——南非,為當地民眾提供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體驗。

南非開普敦居民在佛山禪城贈送的「旱龍舟」前合影留念。

「『旱龍舟』,顧名思義,就是陸地上的龍舟。嶺南一帶龍舟文化深厚,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條件可以划龍舟,所以有些地方通過在陸地劃『旱龍舟』,表達對節慶的尊重。」陳健良說。

據其透露,此次之所以選擇贈送「旱龍舟」,正是考慮到不是每個人都能參與水上龍舟項目,想通過這種形式,讓更多當地人能親身感受一下龍舟的趣味。最終,兩個「漂洋過海」的「旱龍舟」成功吸引了不少當地居民打卡拍照。

陳健良告訴南都記者,嶺南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佛山作為嶺南廣府文脈的重要發源地,在海外的影響力也逐漸顯現。他希望能讓更多當地居民了解中國文化,讓嶺南龍舟文化的影響力在金磚國家越來越大。

和羹之美,在於合異。數百年來,廣東非遺隨著先輩漂洋過海,在不少金磚國家紮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金磚國家孕育出各自燦爛文明,彼此交相輝映,人文交流合作大有可為。

剪刀起落間,具有俄式風情的教堂、俄羅斯老翁躍然紙上。俄羅斯姑娘心一(Rakhmanova Ksenia)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剪紙已經結緣十二年。

2012年,心一在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結識了廣東剪紙大師饒寶蓮,「剪紙是一門令人驚嘆的藝術,我真不敢相信這些作品是用剪刀完成的,她就像一位魔術師」。

「當你花這麼多時間去剪一幅作品時,你就有很多時間思考,我在剪什麼,作品背後代表著什麼,這也是我更加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世界的過程。」心一告訴南都記者,有些中國文化對於外國人而言很酷,也很難理解,當自己通過實踐去感知時,慢慢地參透了中國文化和中國人表達自己的方式。

心一說,她正在嘗試向師父學習,教給更多人剪紙技藝,讓大家感受剪紙的魅力,也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中國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所了解的中國。」

文明多姿多彩、發展道路多元多樣,這是世界應有的樣子。

多方期待「大金磚」機遇

「當下在俄羅斯可以說充滿著濃濃的金秋和『金磚』氣息!」金磚國家領導人齊聚喀山期間,俄羅斯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會長吳昊向南都記者分享了他在當地感受到的峰會氛圍。

俄羅斯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會長吳昊。

「打開電視和報紙,處處可聞和可見的就是БРИКС(金磚國家)的新聞,普通民眾談論最多的就是這次會晤的情況。」吳昊說,「我的很多俄羅斯朋友第一時間把中俄元首見面的畫面和新聞發給我,並給中俄兩國的友誼點贊!」

吳昊在俄羅斯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也是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的校長。他告訴南都記者,此次峰會期間讓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他們學校一個三年級的俄羅斯小男孩告訴他,想把自己做的工藝品送給中國朋友,表達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的歡迎。「中俄友誼就是這樣,不分國界,不分年齡,跨越千山萬水。」

在他看來,正因為有了金磚合作機制,俄羅斯才能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俄羅斯新建的地鐵、道路、醫院、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是俄方此次如此重視金磚峰會的原因之一,也正是表明了金磚的向心力所在。」

學了15年中文的伊朗自媒體博主、中文導遊孟雅琪,也非常認同金磚國家倡導的理念,並對伊朗加入「金磚大家庭」有著積極的期待。

伊朗中文導遊孟雅琪。

「伊朗加入『金磚大家庭』,這對我們整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大的好消息!所以,我們國家的總統親自去參加了此次會晤!」她興奮地說道。

孟雅琪告訴南都記者,她的祖國伊朗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亞洲和歐洲的重要紐帶。「對於伊朗來說,加入『大金磚』,意味著我們可以接觸更多的機會、擁有更大的市場,迎接更有前景的未來。」

作為中文導遊的她表示,伊朗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自2019年7月16日起,伊朗對赴伊中國公民實行單方面免簽入境政策,這項政策為來伊旅遊的中國遊客提供了極大便利。

她希望,在「大金磚合作」理念下,她所在的旅遊行業也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讓更多金磚國家的人民,來伊朗感受當地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金磚合作機制下,成員國民眾對彼此語言和國情的了解和掌握的熱情高漲。」吳昊也向南都記者表示,他開辦的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借著這股「金磚熱潮」,迎來了黃金季節。

吳昊表示,「作為俄羅斯唯一一所華僑創辦的持有資質的全日制中、小學,我們將立足學校,正在與俄方教育部門對接,積極投入到俄中教育科學和文化合作發展促進會的工作中,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中俄民間基礎教育交流的一個平台。」

「全球南方」實力將增強

200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首次會晤時,只有四個成員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一年後,南非加入,「金磚四國」變為「金磚五國」。

2023年,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邁出金磚擴員的歷史性步伐。今年1月1日,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伊朗、衣索比亞正式參與金磚國家合作,「大金磚合作」在國際社會的矚目中正式開啟。

擴員後的「大金磚」,人口占全球近一半、貿易占全球1/5,經濟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七國集團,可謂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更多國家的加入意味著新的機遇。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向南都記者分析,金磚擴員後,成員國之間在貿易上的互補性增強了,尤其在能源、氣候等方面的合作也更加緊密。

「現在的金磚成員國中,既有小麥出口大國,也有小麥進口大國;既有全球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也有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他表示,如今的金磚合作機制,已然成為互利共贏的多邊合作平台,推動著國際治理體系朝著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發展。

丁隆還指出,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可以獲得切實利益,加強發展中國家團結,提升「全球南方」實力,並讓發展中國家的聲音被聽到。「過去在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體系中,發展中國家始終處於邊緣地帶,他們的聲音無法被聽到,意見不被重視。」

「因為中國基於自身發展經驗提出的方案,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機遇,無論是在貿易、工業、能源還是科技等諸多領域,中國都發揮著引領作用。」他表示,在發展中國家裡,只有中國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對於金磚成員國乃至「全球南方」國家來說都彌足珍貴。

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戈登商業科學研究所高級管理人員法爾哈娜·帕魯克(Farhana Paruk)向南都記者表示,金磚擴員可能會重新調整和重構國際秩序。「隨著新的貿易和政治關係的建立,金磚國家或將對國際秩序產生更大的影響。」

法爾哈娜·帕魯克。

南都記者注意到,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喀山宣言中,專門就國際和多邊體系、單邊經濟制裁和二級制裁、安全與氣候變化、恐怖襲擊事件等議題做出了具體的闡釋和呼籲。

帕魯克也提到,氣候危機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消除貧困、防止環境退化和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不僅是金磚國家,亦是所有國家面臨的重要挑戰。「如果沒有認真解決這些問題的意願,人類就會站在災難的懸崖邊上。」

而東道主俄羅斯此前推出的多邊數字結算支付平台「金磚橋」能否得到進一步推進,也成為此次峰會的亮點之一。

孟雅琪表示,未來金磚國家之間如果有了屬於自己的支付系統,這個系統就可以繞開西方國家,不僅可以解決因為經濟制裁帶來的貿易支付問題,還可以讓在金磚國家來往的民眾獲取一種更便利的支付方式。

「不管是中國朋友來伊朗旅遊,還是我自己去中國,都能非常方便地付每一筆錢,哪怕是買一瓶礦泉水、買一包紙巾!希望這一天馬上到來!」她說。

出品:南都即時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張倩寒

采寫:南都記者 楊苓妍 翁安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06c9560134c0e74d6cefe0d0d9e26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