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嚴粒粒 通訊員 陳雯怡) 日前,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民版」《資治通鑑》簡體中文版在各大平台陸續上架。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由北宋司馬光主編,歷時19年完成,與《史記》並稱「史學雙璧」,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目前,市面上《資治通鑑》版本眾多。其中,台灣三民書局版本全本全注全譯《新譯資治通鑑》在文史圈內具有極高的聲譽。該版本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註,歷經19年註譯、調整與修改,在2017年出版。
「全本全注全譯」並非簡單的文字釋義,考驗學者水平。比如,《凡例》註解的內容除了講明詞義外,還要註明地理、職官等九方面內容,以解答讀者疑惑。僅以第一卷《周紀一》為例,全文約8000字共作注759條,每條文字少則數十字,多則近300字,總字數是原文的兩倍有餘。此外,由於古文有大量省略內容短句,該版本以「左文右白」的排版方式將其信達雅地釋讀。與此同時,全書還加入部分評論,讀者可以跟隨專家的述評,更全面、客觀地品評原書內容。
為方便大陸讀者購買、閱讀「三民版」《資治通鑑》,浙江人民出版社在三民書局授權下,無刪節地出版了2000萬字、共294卷《資治通鑑全本全注全譯》,共計24冊。在尊重原出版社、原作者基礎上,浙江人民出版社對原著做了進一步編輯和審校,尤其對古今地名變化進行了審訂。為適應大陸讀者閱讀習慣,該版本還做了豎排轉為橫排等版式、設計的調整,並隨書附贈單獨印刷裝訂的《資治通鑑紀年索引》,方便讀者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