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平涼市GDP增長了700多倍

2019-08-27     大西北網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

大 西 北 網 訊(記者王志儉文圖)8月27日上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在蘭召開發布會,邀請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介紹平涼市70年發展的情況。

王奮彥市長說,70年平涼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從7個方面作了介紹。

一是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從建國初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二是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建檔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台、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三是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平涼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市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四是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飲水難問題。城市顏值大福提高,常駐人口城鎮化率41.13%。750萬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省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五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檢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六是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發展鄉村旅遊。「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七是民生不斷得到改善: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

王奮彥市長最後講,70年來平涼市發生了深刻變化。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以習近平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布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習總書記的指示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t6Y02wBJleJMoPM0h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