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至22日召開的第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上,荒漠化防治這一國際性難題,成為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的熱點話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寧夏林業和草原局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阿盟秘書處氣象事務部等20多家國內外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荒漠化、土地退化與乾旱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與會中外專家認為,中國始終是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堅定力量。荒漠化防治專場技術成果對接會上,在聽取來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寧夏農林科學院的專家分別分享生物降解沙障綠色技術及其規模化應用、稀疏經濟作物支架型地下根際灌溉技術、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建設技術開發與應用、基於水分平衡的造林種草固沙技術等關鍵技術成果推介之後,不少外方嘉賓認為,以中阿博覽會為平台,以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為手段,深化中阿國家間荒漠化防治經驗的互學互鑒,加強信息交流和載體共建,是務實高效強化中阿技術交流與創新合作的重要方向。
奈及利亞阿布賈聯邦環境部荒漠化、土地退化和乾旱管理部主任梅布爾·伊曼紐爾,阿爾及利亞森林總局首席森林巡視員馬哈茂德·馮杜奇,敘利亞共和國地方行政和環境部官員拉娜·傑比爾等外方嘉賓,高度讚許中阿乾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的成立,殷切希望該中心整合中阿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推動中阿雙方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促進中阿國家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治理理念和實踐創新,為實現全球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和2040年土地退化減少50%目標作出貢獻。
「第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作為中阿博覽會的重要板塊內容,給中阿雙方關注荒漠化防治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交流對話機會。我們願在中阿博覽會這一重要機制性活動的支持下,持續增強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乾旱、荒漠化與土地退化領域的創新研究與國際合作。」《聯合國荒漠化防治公約》秘書處科技項目主管賈曉霞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閆磊)
[ 責編: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