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現黃金購買郵寄新騙局 警方密集提醒:如遇要用快遞、網約車進行黃金寄送的立即報警

2024-10-20     北青網

近日,上海警方預警發現,一六旬老人購買了540克金條,隨即開展電話核實情況,發現該市民有極高被騙風險。被害人在網上認識一網友進行投資理財,黃金已通過某網約車運出。對此,警方迅速聯動網約車運營公司,將網約車司機叫回,成功挽回540克金條。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多地已經出現這種「黃金購買+郵寄」新型騙局,犯罪分子為實施詐騙,轉移洗白贓款,誘騙受害人利用快遞或網約車線下運送大額現金或黃金,給受害人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目前,各地警方已密集發布相關提醒,提醒公眾注意這種新型騙局。

多地出現黃金購買郵寄新型騙局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警方密集發布了一批「黃金購買郵寄新型騙局」案例,案例顯示已經有多人被騙。

10月20日,江西新余警方發布消息,稱同城郵寄黃金,新余多名市民被騙。在其中一起案例中,丁先生收到一快遞,裡面有一禮品卡,丁先生掃描禮品卡上的二維碼後填寫兌換碼,沒過幾天,真的收到了對方郵寄的禮品,丁先生對該活動真實性深信不疑。之後,對方提出可選擇盈利單刷單可獲得更大返利,丁先生選擇盈利單後,對方接連以操作失誤為由,需要線下購買黃金並郵寄至指定地點才可解凍提現,丁先生先後分三次購黃金及取現金,通過線上呼叫網約車的方式,將黃金及現金送至對方指定的地點。當最後一次郵寄黃金和現金成功後,丁先生聯繫對方發現已聯繫不上後,才意識到被騙。

據南京網警消息,近日,南京的王女士在某商場購買了3.6萬元左右的黃金,讓快遞公司以特快件的方式發到了廣州。當晚,發完件的快遞小哥懷疑王女士被騙於是報警。接警後,民警立即找到了寄件人王女士,但王女士不認為自己被騙,不願意配合警方,也不願意說出快遞的信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反詐宣傳,王女士終於相信,自己是遇到了「郵寄黃金獲得高額返利」的騙局。原來,王女士是在網上認識的人,對方自稱某正規機構工作人員,表示將黃金儲存在他們機構,可獲得20%的高額返利,保本「萬」利,見對方有證書和印章,便相信了。情況緊急,警方連夜想辦法進行攔截。最終在次日上午8點左右,黃金在廣州被順利截獲,成功挽回了王女士的損失。

據廣州警方消息,日前,市民周女士來到海珠區一快遞站點稱要寄快遞,隨後拿出兩根金條。在快遞員的一再追問下,老人聲稱自己兒子急需用錢,寄金條是為了應急。快遞員聯想到之前社區民警多次宣傳過的詐騙案例,意識到老人可能遭遇詐騙了,於是報警。民警趕到現場後,詳細了解了「郵寄黃金」的來龍去脈。原來,不久前,周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投資經理,邀請她投資理財,並鼓吹「穩賺不賠」「高額回報」。老人輕信後,用手機下載了一個不知名的投資軟體,並按照對方要求,郵寄金條進行平台投資充值返利。在民警勸說下,老人終於幡然醒悟,隨後取消了寄件訂單,領回了價值兩萬多元的金條。

警方揭露詐騙套路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各地警方在發布案例的同時,也揭露了這種新型詐騙的一些常見套路。

刷單詐騙,郵寄黃金「提現」。詐騙分子在網上發布兼職廣告,待受害者詢問後,發送兼職需要做的任務,內容一般是下載App,完成收藏視頻或評論等任務,先小額返利,後稱因受害人平台積分不夠,需要購買黃金郵寄到指定地點才能完成提現。

投資理財詐騙,郵寄黃金「充值」。詐騙分子冒充投資專家,鼓吹「穩賺不賠」「高額回報」,誘導受害人轉帳充值投資或慫恿到黃金店購買黃金直接郵寄到指定地址,聲稱收到黃金後會翻倍充值到投資帳戶中,且馬上到帳。而受害人被輕鬆賺錢的套路吸引,輕信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獲得高額利潤,於是按照詐騙分子要求,購買實體黃金向對方郵寄送貨。

以「高價回收黃金」誘騙受害人。在這類騙局中,犯罪分子往往打著高價黃金回收的旗號,給出一個讓受害人心動的價格,誘導受害人劉某線下購買黃金,然後用網約車或者快遞送至指定地點。等收到金條後,騙子就會消失不見。

冒充公檢法詐騙,郵寄黃金「洗白」。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告知受害人的帳戶涉嫌違法犯罪,想要辦理「撤案」手續,需要購買黃金,郵寄到指定地點進行資金審查,審查後會返還購買資金。

租房+郵寄黃金騙局。在這類案例中,騙子往往會盯住網上發布的租房信息,然後主動聯繫房東並稱要租房,他們會先打來定金以示誠意,然後拖延時間,等房東不明事態地找上騙子詢問時,再以忙為由推脫,在此過程中有意無意提到黃金投資理財,最後引導房東前往商場購買黃金,並郵寄至指定地點進行「投資」。

多地警方密集發布提醒 警惕新騙局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地警方密集發布了相關提醒,提醒公眾警惕這種新型騙局。

警方提醒,隨著反詐中心、銀行對大額轉帳、異常交易等行為的監控力度不斷加大,詐騙分子為了規避這些限制,減少被銀行系統攔截和被公安機關追蹤的風險,開始尋找新的資金轉移方式。由於黃金具有保值性好、容易變現等特點,同時騙子用它代替「網銀轉帳」能規避公安機關的「緊急止付」,因此電詐團伙將各種傳統騙局進行重新包裝,然後結合「郵寄黃金」套路精心設計騙局。通過誘導受害人購買黃金,詐騙分子能夠更隱蔽、更快速地轉移資金,增加追查難度。購買黃金的行為在受害人心中往往具有更強的實體感和信任感,相較於無形的電子轉帳,黃金更能讓人產生「真實投資」的錯覺,從而放鬆警惕。

警方提醒,切勿輕信網上陌生人的投資建議和不勞而獲的高額返利,凡是要求將黃金、現金當面或快遞交付給「第三人」進行「投資入金」和繳納「保證金」的交易,均為詐騙。一旦發現自己被騙,應立即撥打110報警。

此外,據公安部刑偵局此前消息,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手法、新特點,目前已部署各地公安機關對快遞物流人員和網約車司機開展反詐宣傳,指導物流公司和網約車平台制定應對策略,切實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公安機關提醒廣大快遞員和網約車司機提高防範意識,在接單過程中如遇投送大額現金、運送不明包裹、頻繁更換交易地點等可疑情況要立即舉報,切勿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幫凶」。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不輕信網上刷單返利、網絡投資賺錢等說辭,如遇要求使用快遞、網約車進行現金或黃金寄送的,立即拒絕並向警方舉報,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鐵柱

編輯/朱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e08be5a4ec953da4b289b8c6904b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