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們發力,產業網際網路的「真邏輯」浮現

2023-12-22     藍鯨財經

原標題:阿里們發力,產業網際網路的「真邏輯」浮現

文|孟永輝

文|孟永輝

阿里加快步伐擁抱AI電商,騰訊在全真網際網路的新征途上漸入佳境,京東持續精耕上游供應鏈,拼多多死磕三農不放鬆……

這些現象的背後,是數實融合的大趨勢。

當數實融合的步伐逐漸加快,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玩家開始擁抱AI,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上游的產業端。

產業網際網路的路徑,正在變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清晰。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數實融合,是產業網際網路的一個表現。

以往,我們所認識的產業網際網路,僅僅只是一個網際網路玩家們獵取新流量紅利的入口;

現在,我們所認識的產業網際網路,更多地承擔的是,網際網路玩家們開啟新發展的重任。

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那些找到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新機會的網際網路玩家們,才能穿越周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到了產業網際網路的行列里,開始尋找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正確姿勢。

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於B端用戶的深度賦能,抑或是線上線下融合步伐的加快,無一不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儘管玩家們的打法不盡相同,但是,產業網際網路的底層脈絡,卻是一致的。

透過玩家們的新探索與新實踐,抽絲剝繭,找到產業網際網路的底層邏輯,或許才能認識真正的產業網際網路,或許才能找到適合產業網際網路的正確發展方式和方法。

否則的話,所謂的產業網際網路,依然僅僅只是一個消費網際網路的代名詞,依然是一個表里不一的存在。

產業網際網路,主角是產業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玩家們,開始關註上游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建設,開始不再一味地拓展自身的邊界,而是開始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打深井」。

無論是以騰訊、阿里、京東為代表的老牌頭部,還是東方甄選、交個朋友、小楊哥為代表的新生代直播帶貨玩家,無一不是如此。

總結來看,玩家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地聚焦在產業身上。

如果一定要為這種現象找到一個註腳的話,傳統意義上的消費網際網路模式,業已走到了盡頭,產業網際網路模式,開始大行其道,無疑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當產業網際網路模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玩家們所重視,一個全新的發展脈絡,開始變得清晰。

即,

以往發揮主導角色的網際網路玩家們,開始退居幕後,開始回歸底層和基礎,越來越多的產業玩家們開始走到台前,扛起了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大旗。

這一現象,非常清晰地向我們傳遞出「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主角是產業」的訊息。

對於每一個玩家們來講,只有真正讓產業成為滿足用戶新需求的主角,只有真正讓產業成為驅動行業新發展的引擎,才能在產業網際網路的時代里獲勝。

反之,如果僅僅只是一味地延續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模式,一味地將網際網路玩家們看成是主角,那麼,非但無法解決用戶和消費者的痛點和難題,甚至還將會失去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紅利,最終將自身的發展帶入到消費網際網路的死胡同里。

對於那些在消費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巨頭們來講,它們需要做的是,如何通過底層的助力,如何通過內在的改變,賦予產業新的能量,最終讓產業實現一次由內而外的深刻嬗變。

經歷了這樣一次嬗變之後,產業早已不再是以往我們所認識的那個產業,新的供給開始出現,產業網際網路的使命,才得以完成。

產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孵化器

當產業網際網路的風潮開始風靡,特別是當消費網際網路的弊端,開始越來越多地暴露的時候,僅僅只是一味地抹殺網際網路的功能和作用,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相反,正確地認識到網際網路的功能和作用,並且真正讓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之間建立良性的橋接,才是真正確保產業網際網路可以進入到新階段的關鍵。

在產業網際網路的脈絡逐漸清晰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開始越來越多地扮演起孵化器的角色。

網際網路的這樣一種角色,並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新技術的孵化器方面,同樣還體現在新模式的孵化器方面。

在孵化新技術的方面,我們業已看到了大數據、雲計算因網際網路衍生和發展,我們業已看到了人工智慧因網際網路而進化。

可以說,如果沒有網際網路的孵化,這些新的技術,是缺少誕生的基礎條件的。

認識到網際網路與這些新技術之間的這樣一種關係,我們才能真正釐清網際網路在以新技術為主導的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真正扮演的功能和作用。

在孵化新模式的方面,我們同樣看到了網際網路的這樣一種孵化器的角色和作用。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的經典模式都是以撮合和中介為主導的消費網際網路模式。

然而,隨著信息的不對稱被打破,特別是隨著供給端和需求端的不平衡開始擴大,經典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模式,開始遭遇越來越多的困境和難題。

欲要改變這樣一種窘境,必然需要新的模式。

正是當以撮合和中介為主導的商業模式,走入到死胡同里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以虛實融合、數實融合為代表的,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為主導的,新商業模式的衍生和出現。

可以說,如果沒有網際網路模式的孵化,便不會有新的商業模式的衍生。

而缺少了新的商業模式的衍生,所謂的產業網際網路,同樣是一句空談。

產業網際網路,融合是主流

無論是以產業為主導,抑或是以網際網路為孵化器,我們都可以發現一個非常明顯地信號。

即,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並不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存在,並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一個彼此融合,相互協同,共生共存的全新的狀態。

如果對這樣一種狀態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以數實融合、虛實融合為代表的融合,無疑是主流和趨勢。

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玩家們,開始投身到底層技術的研發過程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打造供應鏈和產業鏈。

說白了,它們就是在做以往不願意做的事情。

以往,對於很多的網際網路玩家們來講,它們更多地將自身定義為一個游離在產業之外的存在,更多地將自身定義成為一個對傳統產業相對立的存在。

無論是怎樣一種定義,分裂與對立,無疑是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和趨勢。

然而,等到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逐漸成熟,特別是等到支撐它的紅利,開始一點一點地退卻,僅僅只是以對立、分裂的模式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開始逐漸失去原有的魔力。

欲要改變這一點,必然需要擺脫以往的分立,轉而去尋找一種以融合為主導的發展新模式。

如果對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進行一次總結和定義的話,融合,無疑是一個最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當融合成為主流,以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鴻溝開始被彌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高牆開始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新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以往我們所看到的產業形態將會被新的產業形態所取代,新的產業將會衍生和出現。

至此,產業網際網路的使命,才得以完成。

結語

在數實融合的大背景下,產業網際網路的路徑,比以往的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清晰。

對於不同的玩家們來講,它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產業網際網路的浪潮里。

對於以騰訊、京東、阿里為代表的頭部巨頭們來講,它們更多地通過加持新技術,更多地通過與上游產業實現融合來投身其中;

對於很多傳統企業來講,它們更多地是通過擁抱數字化,用數字化來改造自身的元素、流程和環節來全力擁抱。

透過這些現象,我們依然會看到「產業是主角」,「網際網路是孵化器」,「融合是主流」的脈絡開始變得愈發清晰。

認識這些現象,並且以它們來主導和促進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才能真正將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帶入到新階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de650a156d6a93f6dc4a1ab3a75e4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