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文字」展覽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展

2024-10-15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之甜

10月14日上午,由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盲文出版社、安陽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盲文發展史專題展「指尖上的文字」展覽開展。

2024年10月15日是第41個「國際盲人節」。盲文,作為專門為視障人士設計的一種文字系統,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排列組合,更是視障人士與世界溝通的橋樑,是他們感知世界、表達自我的重要工具。盲文的誕生和發展,體現了人類對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展現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力量。中國文字博物館高度重視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在工程建設和陳列展覽中,專門設置了無障礙通道10餘處,安裝無障礙電梯14部,展廳專用無障礙升降機5部,還在展覽中增置了多處盲文說明牌。

「指尖上的文字」展覽是中國文字博物館首次展示視覺符號系統以外的文字形式。在本次展覽中,觀眾將看到盲文的獨特魅力,這些由點組成的文字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情感。它們見證了視障人士在追求知識、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也展現了他們在困境中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寧紅亮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關愛殘障人士生活,關心殘疾人事業發展,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中國文字博物館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為殘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參觀學習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次展覽旨在通過展示盲文的發展歷程、結構寫法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更多的人了解盲文,關注視障人士的權益和需求,增進社會對視障人士的理解和尊重,為視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這次活動不僅是對盲文發展歷程的一次回顧,對盲文豐富內涵的一次揭示,對盲文在現代社會中應用的一次展現,還是對無障礙交流和包容性社會建設的有力推動。」中國盲文圖書館盲人文化研究部主任烏日娜表示,中國盲文圖書館將持續為視障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務,推動盲文的科學化、規範化和信息化建設,為他們的語言文字權利、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便利,期待與中國文字博物館攜手並進,共同提升博物館社會服務的可及性和包容性,弘揚我國文字文化的豐富內涵。

安陽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在展覽現場展示了盲文書籍、盲文書寫的方式和盲文閱讀的特點,喚起了現場觀眾對視障人士的尊敬以及對他們的關愛之心。現場觸摸甲骨片和青銅器複製品,感受甲骨、青銅刻劃的痕跡和甲骨文、金文帶來的觸覺體驗。

學生張義博向現場的觀眾介紹了盲文如何書寫,如何進行盲文閱讀,他說:「通過學習盲文讓我知道了這個世界的美好,讓我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盲文讓我知道如何關愛這個世界,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段艷琴表示,下一步中國文字博物館將不斷發揮文化傳承和宣傳教育的功能,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無障礙設施,全方位打造無障礙博物館環境,為殘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的參觀服務,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為建設更加包容友善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dc74657375497bc226f685c44bcc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