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晶片進口額大跌15.4%!原因何在?

2024-01-18     芯智訊

原標題:2023年中國晶片進口額大跌15.4%!原因何在?

1月17日消息,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為4795.6億顆,同比減少10.8%,金額為24590.7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了10.6%。不過,進口金額如果以美元計,將是3490億美元,與2022年相比大跌15.4%。

此外,2023年中國進口的二極體和類似半導體組件(普通商品晶片的代表)的數量也大幅下降了23.8%至4529.6億顆,進口金額同比下滑23.8%至1658.1億元人民幣。

雖然由於全球經濟疲軟,2023年全球晶片市場也出現了11%的同比下滑至5330 億美元,但中國的晶片進口額(以美元計)下滑幅度更大。

就具體原因來看,芯智訊認為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大因素:

首先,2023年全球經濟恢復相對較緩以及中國通貨緊縮,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在這一背景之下,國內消費者對於很多非必須的電子產品消費意願受到了抑制,這也導致了對半於導體的需求減少。

其次,由於中美貿易戰及一些廠商出於供應鏈分散化考慮,開始加大了對於印度、越南等地的電子製造業的投資,將部分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的製造放到了這些地區,這也導致了中國電子製造業對於進口晶片需求較去年進一步的減少。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進口的晶片包括了由中國廠商自主設計的但交由海外晶圓廠代工生產的晶片。

第三,美國2022年10月出台的高性能計算晶片的出口限制,中國無法進口尖端的高性能晶片,即便是隨後英偉達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修改的降配版AI晶片(包括A100/A800等),美國在2023年10月出台的新的限制規則也對其進行了限制。這些無疑也是導致中國晶片進口額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可以作為佐證的一個數據是,2023年中國進口晶片以美元計的進口金額下滑了15.4%,但進口的晶片總量僅下滑了10.8%,這反應了高價值的晶片進口減少。

第四,由於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限制,也進一步刺激了中國廠商對於自身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的考量,加大了對於國內半導體供應鏈的採用比例。比如一些國產晶片設計廠商開始將更多的晶片交由國內的晶圓代工廠生產,一些終端廠商也開始更多的採用國產晶片。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進口晶片數量和金額的減少。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進口的晶片包括了由中國廠商自主設計的但交由海外晶圓廠代工生產的晶片。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dc2cd6ba5607574ea2f94b2cc22de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