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是一幅民俗畫

2024-01-21     竹鶯說事

原標題:臘月,是一幅民俗畫

劉峰

「臘者,接也,年歲之終,新舊交替……」,鄉村諸多大事,排得滿滿的,都擠在臘月,好戲一場接一場。

一俟臘月,離春節不遠了。鄉村清冽的空氣中,喜慶的氣氛漸漸濃了。

冬陽杲杲,清暖、柔和、明亮,給村莊抹了一層蜜色。當一位遊子從城裡回到故鄉,會貪婪地呼吸故鄉的空氣,一雙眼睛會被故園臘月好景打濕。

池塘,是鄉間的一面鏡子,透過它,可以欣賞鄉間的風情。

屋舍儼然,桑竹凝綠。紅辣椒、紅高粱、紅棗子,臘肉、臘腸、臘魚,醬鴨、風雞、燒鵝,懸於屋檐,掛在籬笆,讓人沉浸其間,不由微醺。

裊裊炊煙,緩緩的、輕輕的、柔柔的,宛如一縷薄紗巾,恰似一個感嘆號;一對對喜鵲,高高站在枝頭,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啄食色彩斑斕的冬籽兒。

古人云:「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在鄉村臘月,凡有井台處,就有女人的笑語。

臘月,她們是那樣的興奮。這些女人,有的長年在外打工,臘月歸來,除了帶回大包小包的禮物,還有城裡的故事,她們手兒不停,嘴也不停,銀鈴般的笑語不時在村巷流漾。在城裡待久了,她們的氣質也變了,青絲被高高綰起,綠鬢如雲,一雙白嫩嫩的手兒,被井水浸得紅通通的,像水靈靈的紅蘿蔔。

而一些留守女子,常年未與外出打工的丈夫謀面。此時的她們,眸子熱辣辣的,心窩滾燙燙的,臉上潮紅紅的,獲知男人們很快就要歸來,她們既期盼大把的鈔票,也期待他們的撫慰、體貼、熾烈。

臘月,是鄉間辦喜事的最佳時節。那些將要嫁向遠方的女子,心情是複雜的,有些留戀,有些興奮,有些茫然,有些憧憬。成親的日子一天天近了。火火的嗩吶,火火的鑼鼓,紅紅的「囍」字,紅紅的新娘,屆時,人去後,村前雪地上,會撒滿一路艷若桃花、美比梅紅的鞭炮紙屑。

「離過年不遠了,快點回來吧,路上注意安全呀!」「家裡的一切都好,你路上不要趕慌,我們等你平安回家!」回鄉過年的人,有些人還未出發,有些人已在回家的路上。不時,有人會拿起手機,與在外打工的親人們通話,一聲聲叮嚀,親親的、暖暖的、甜甜的。

忙啊忙,黃昏降臨了。

橘黃的燈火下,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熬米糖、捏糖果、切米糕,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dc0cf413ca25c07b541a2a77d98e2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