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大爺打麻將數錢時猝死,家屬向牌友索賠40萬,法院判了

2022-04-24     史家霸唱

原標題:70歲大爺打麻將數錢時猝死,家屬向牌友索賠40萬,法院判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無法預料下一秒生活的變化,無從得知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在意外面前人的喜怒哀樂總是很無力,但,這也不能成為將痛苦轉移的理由。

許許多多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中,原告索賠的理由在旁觀者看來都有點無厘頭,典型例子就有2017年發生於廣州的「私摘楊梅墜亡索賠案」,張三經常到景區偷摘村委會種的楊梅,一次偷摘過程中不小心跌落在地重傷不治身亡,家屬認為村委會應該擔責,賠償,於是起訴。

兜兜轉轉,此案最後還是判村委會無責,因為村委會沒違反安全保障義務,反而是張三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明知村規民約還上樹偷摘楊梅,不預判風險,又損害集體利益,自身的過錯導致了損害結果發生。

類似的索賠案還有很多,作為社會公序良俗的兜底條款,法律的作用即在於維護正義、主持公道,不以結果責任主義為導向,胡亂和稀泥,而是用事實與證據說話判斷是非,偷摘楊梅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那平常吃飯聚餐、打牌、打球之類的活動,引發糾紛又該如何界定責任呢?

日常文娛活動猝死這種事真實存在,如2020年安徽安慶一位70歲帥姓老人的經歷,帥某因為年紀大退休在家,人閒下來了總要找點事做打發時間才行,不然悶得慌,有的老人喜歡下棋打太極溜圈嘮家常,帥某不怎麼愛多跑,就好跟小區幾個熟識打麻將,平時經常組牌局。

家人們也知道帥某的愛好,並不阻攔,這不2020年9月14日下午,帥某又跟牌友們邀約去張某開設的棋牌室搓麻,一打就是好半晌,牌桌上的氛圍實在是不錯,大家一邊打麻將一邊說說笑笑,其實都不為贏錢,就圖個彩頭,樂呵樂呵,又因為關係好,牌桌上並沒有爭吵。

一直打到下午5點左右,眼瞅著快到吃飯的時間了,幾人便商量先散局,下回再約,帥某意猶未盡,還在興致勃勃地數錢,其他人也一樣,準備走了但還在清點桌上的錢,忽然間意外發生,只見帥某數錢的手抖了起來,旁邊的人還以為他只是興奮,再一看發覺不對勁,因為帥某抖得停不下來。

見狀牌友們連忙勸他坐下休息,別太累了,哪知帥某坐下後仍然顯得很不舒服的樣子,別說手,好像全身都不聽使喚了,幾名牌友和棋牌室的老闆心知不好,急忙撥打120,又聯繫了帥某的家人,隨後帥某被緊急送往了醫院救治,不幸的是經過轉院出院多個環節老人家還是身亡。

帥某的家屬悲痛之餘,認為如果不是打麻將事件,老人也不會猝死,棋牌室老闆和牌友都應該承擔責任賠償,於是一紙訴狀將幾人告上法庭索賠40萬,對此幾名牌友和棋牌室老闆張某都沒法認可,牌友們說,他們事先完全不知道帥某身體有不適,腦出血、高血壓等病史。

大家正常聚在一塊打打麻將就發病猝死,這種事誰能預料啊?再說了,打麻將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沒人罵帥某,也沒人跟他打起來,毫無衝突,散場後帥某數錢才忽然手抖起來,之後幾人注意到,先勸他休息,後來又及時撥打了急救電話,已經盡到合理救助義務,不應該承擔責任。

棋牌室老闆張某則認為,雖然他私自開設棋牌室違反了行政法律的規定,但這跟帥某的死亡結果沒什麼聯繫,在帥某發病的時候他又沒放任不管,沒有違反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同樣不應該擔責。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作為棋牌室的經營者,張某應在合理限度範圍內負有保護他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義務,至於如何判斷其是否盡到義務,要看其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或經營中特定操作規程的要求;

除此之外,善良管理人在同類交易情形下,需要盡到通行的注意義務,這些是必要的衡量尺度,至於牌友們,《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比如張三和李四一起打牌,李四輸了錢,心中不爽,於是將贏錢的張三打了一頓,張三本來就有疾病,被這麼傷害後刺激病發,不治身亡,這種情況下,即使李四事先不知道張三有疾病,其行為也是不當的,存在明顯過錯的,因為打人會導致對方受傷甚至死亡是常識認知。

但本案中帥某與幾人相約打麻將,並非必然導致猝死結果的活動,而且牌友和張某事先不知曉帥某的身體情況,也沒有實施推搡和辱罵等可能導致帥某發病的危險行為,帥某發病無法被證明是因牌友故意刺激、張某安全保障義務沒盡到等外部原因引起。

帥某發病後,棋牌室老闆張某和牌友都出於社會良善價值觀的要求履行了必要救助義務,張某作為經營者救助行為符合其管理和控制能力,也符合一般人的救助反應,兩方都不存在過錯,所以帥某家屬的主張是沒有足夠依據支持的,經當地法院審理,原告訴求被全部駁回。

一般的侵權責任,行為、過錯、損害事實和因果關係4個要件是必不可少的,不是說出現傷殘甚至死亡的損害結果就一定要找有交集的人擔責,那樣司法的公正就成了空文,在事實清楚的情況下,帥某猝死令人痛惜,但不能一昧「死者為大」,法院的判決明辨是非也受到稱讚。

(當事人為化名,部分圖片源自網絡,配合敘事。尊重原創,請勿抄襲、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d2e14cfb7eb00ef43c939f3412a4f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