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食管病?請遠離食管病致病因素

2023-04-07   墨渲旅行

原標題:如何預防食管病?請遠離食管病致病因素

#重慶頭條#

#生命擺渡人#

#我的2022#

食管病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病發病率較高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每年因食管病去世的患者中約一半是中國人。現在食管病發病有低齡化趨勢,發病年齡較以往平均提前5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直是病症治療的原則。但遺憾的是大部分食管病都是到了晚期才被發現。大概有50%以上的食管病等到發現時就是晚期。因此,對食管病的預防刻不容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遠離致病因素。

(1)細嚼慢咽好處多

食管是一切飲食經過的器官,食物在食管內成團,有序進入胃內消化。要細嚼慢咽。唾液由三種腺體分泌,與食物充分混合後,能促進消化,水解澱粉或麥芽糖等;稀釋、溶解食物,增強味覺;粘蛋白能潤滑食物,便於吞咽;中和有毒物質和殺菌。充分的咀嚼常伴隨唾液分泌量的增加,除助消化外,唾液中的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等能消除某些致病物質的毒性。而狼吞虎咽則會使食管受損。有報道建議,每頓飯用在咀嚼和吞咽的時間最好在二三十分鐘左右。

「喜食燙食」不可取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有很多人就喜歡風捲殘雲一般吃東西,不管多燙都能一口吃下去,尤其在春季,大家都喜歡喝點兒熱粥熱茶暖和身體。另外,隨著火鍋的流行,很多人都喜歡趁熱吃,覺得「夠燙才夠味兒」,尤其是吃一口又燙又辣的食物後再喝個冰飲料簡直太舒服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吃燙食以及冷熱食物同食都容易造成食管損傷,粘膜上皮反覆在修復這些破損、潰爛部位時很容易產生「變異」,如果沒有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這些變異細胞會逐漸形成病細胞,經過不斷地增殖最後發展為腫瘤病灶。

(3)合理膳食很重要

流行病學調查證實,營養不良與食管病有關係。蛋白質缺乏會出現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惡變;脂肪缺乏時有礙必須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影響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後者,因烹調中常破壞大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提倡飲茶。綠茶能防病,並對心血管病等有利。但不主張豪飲,最好是「品嘗」,要少量多次有效的飲於體內。

和發霉食物說拜拜

我國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食用霉變食品與食管病去世率呈正相關,在食管病高發區的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病標本上,均能分離出多種真菌,其中某些黴菌有致病作用,此外,黴菌還能增強亞硝胺的致病作用。因此,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不能食用發霉變質的食物。

(5)少吃熟肉製品

腌肉、香腸、火腿、燻肉、魚乾、蝦皮、魷魚絲等加工過的動物性食品中含量較高的亞硝胺類化合物,食用量與食管病的發病風險呈正相關。一些不法商販或飯店為了保持肉類鮮美,保質時間長甚至將鮮肉、排骨等未加工的肉類也加入亞硝酸鹽或含亞硝酸鹽的美肉粉,它們進入人體後也能被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也應引起注意。當熏臘食品與酒一起攝入時,亞硝胺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就會成倍增加。

(6)腌漬酸菜有危害

酸菜和腌制食物含有的亞硝胺類物質很可能會導致病變。長期吃酸菜的太行山區以及喜食醬菜的粵東地區都是食管病的高發區,有研究認為這兩個地區食管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多與食用過多酸菜腌漬食物相關。這些食物中含有的亞硝胺能與DNA相互作用,形成DNA損傷與基因突變,使食管上皮細胞惡性轉化、發生食管病。因此最好少吃腌制及不新鮮食品,減少亞硝胺類的攝入,預防疾病。

(7))吞雲吐霧要不得

研究顯示,吸煙者食管病發病率高出正常人4~10倍,隨著平均每日吸煙支數的增加,得食管病的風險也大大增加。長期抽煙的患者,煙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破壞黏膜屏障,促進食管炎、食管潰瘍形成,並延緩其癒合,增加發病的危險。在煙霧中的多種致病物的長期刺激下,食管發生病變的幾率大大增加。

(8)遠離酗酒

長期大量、空腹喝白酒(尤其是酒精度數高的白酒)食管病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人,食管病患者中60%~70%的人有長期飲白酒的習慣。酒精本身並無致病作用,它可能是致病物的溶劑,使致病物易進入食管粘膜,同時酒精還可使食管粘膜脫水而致食管粘膜損傷,為食管病的發生創造條件。吸煙加嗜酒,患食管病的危險性就比單純吸煙或單純嗜酒者更高,食管病發病風險會提高100倍。大量煙酒攝入會強烈刺激食管黏膜,這是食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食管病如何防治?

首先是一級預防,即病因學的預防,包括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增加營養,細嚼慢咽,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腌漬燻烤、霉變、高鹽食物;不吸煙適量飲酒或不飲酒等。

抓好二級預防,即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食管病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此過程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逆轉,各種營養干預措施,輔助抑制和阻斷上皮增生,可降低食管病的發生率。

動作預防又稱確診後的康復性預防,術前放化療+手術是目前可以手術切除的食管病國際上推薦的治療模式。在這一階段,食管病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居所有惡性腫瘤第一位,尤其是放化療前後一定要增加富含維生素C、葉酸、B族、蛋白質、硒等高營養食物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有助於防止病情惡化,延長生命。

註:重慶戴紀剛醫學科普,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