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5部委參與「拯救」豬價 未來的豬肉供應趨勢如何

2020-01-11     雞病專業網

這些行動對生豬復產生了什麼影響,未來的豬肉供應趨勢如何?

2019哪些部委參與「拯救」豬價?防控豬瘟、促進生產系關鍵詞

近日,在農業農村部的新聞發布會上,據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介紹,2019年12月生豬出欄量顯著增加止降回升,「有效緩和了豬肉供應緊張的局面。」

南都記者梳理髮現,在過去的一年間,近15個部委都曾參與過與「豬」有關的工作。這些部委或發布文件或召開「推進會」、「研討會」,從對抗豬瘟、到穩定豬價,再到促進恢復生豬生產等方面頻頻發力。

2018年8月,非洲豬瘟在中國突然爆發並快速蔓延。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因其傳播快、對豬的高致死性而引起公眾關注。豬肉價格也由此不斷被送上熱搜。

當前豬肉價格呈何走勢?南都記者統計了農業農村部每日(節假日除外)發布的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從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數據並不足夠樂觀,當前豬肉價格雖有所回落,但仍處在高位。

而在生豬存欄數量上,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較去年同期減少的比例持續擴大,直至2019年10月才出現縮小。不過,2019年11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這是自2018年11月份以來首次回升。

「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這兩個重要生產指標雙雙止降回升,表明全國生豬生產已經扭轉了持續下滑的局面。」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在此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

到去年1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2%,實現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顯示全國生豬基礎產能回升勢頭逐步穩固。」于康震評價道。

對於前述數據,官方也已有預測。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分析:2019年豬肉產量可能會出現明顯減產,市場供需存在一定缺口,春節前生豬價格仍將高位運行。

該負責人表示,預計2020年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

為了「保豬價」,各部委都採取了哪些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一年中,包括農業農村部、工信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銀保監會、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科學技術部、林草局、市場監管總局等在內的十餘個部委,共發布數十個與「豬」有關的文件。相關通報、推進會、研討會、交流會等也有數十次。

這些行動也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時間節點,有過多次密集發文,從應對豬瘟、打破養豬枷鎖、促進生豬生產等角度發力。同時,為了穩定肉價,官方也多次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擴大豬肉進口。

在2019年初,官方的行動多為應對非洲豬瘟。例如,2019年1月2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生豬產地檢疫規程》《生豬屠宰檢疫規程》和《跨省調運乳用種用動物產地檢疫規程》。

2019年1月24日,農業農村部繼而發布《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年版)》,對應急處置措施作出調整,如明確非洲豬瘟疫情的確診和報告程序、明確運輸途中發生疫情的處置措施、明確對疫點內生豬全部進行撲殺等。

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也出台了與非洲豬瘟檢測、防控有關的文件,提出在加工流通環節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檢測,以防止染疫生豬產品進入食品加工流通環節。

與此同時,科學技術部開展了「非洲豬瘟等外來動物疫病防控科技支撐」應急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公安部則多次公布打擊非洲豬瘟相關犯罪工作情況。

在今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于康震透露,2019年全國報告發生63起非洲豬瘟疫情,撲殺生豬39萬頭,目前雲南省尚有1起疫情沒有解除封鎖,其餘地區均已解除封鎖。

隨著各疫情封鎖區不斷解除封鎖,與「豬」有關的工作重心,逐漸從應對豬瘟轉向促進生產。

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在加強豬瘟防控力度的同時,也關注穩定生豬生產。2019年8月21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更是從中央層面強調,要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提出,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等。

隨後,多部委針對不合理禁養、限養規定等密集發文。例如,自然資源部發布了被稱為「生豬養殖用地新政」的《關於保障生豬養殖用地有關問題的通知》。

這份的文件提出,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為養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補平衡。也就是說,將養豬場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後,不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降低了建設養豬場所需的時間。

生態環境部和農業農村部則聯合發布了《進一步規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通知》,並召開視頻會。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在會上強調,國家法律法規和地方法規之外的其他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不得作為禁養區劃定依據。

他還表示,各地要積極主動開展禁養區劃定範圍過大、限制散養戶、不允許建設通過糞污資源化利用實現無污染物排放的養殖場等違法違規問題的排查,全面核實禁養區有關情況。

此外,財政部、銀保監會、發改委等部委則從保障市場供應等方面發布了文件。

例如,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支持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生豬產業的支持、拓寬抵質押品範圍、提高保險保額等。

據初步統計,銀行業金融機構生豬養殖業貸款餘額1980億元,保險業共承保能繁母豬1885萬頭,育肥豬近3億頭。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於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實施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

2019年9月10日,國辦發布《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該文件提出,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加大生豬生產扶持力度。這份文件還強調,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

「到2022年,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左右。到2025年,產業素質明顯提升,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前述文件提出了這一目標。

在應對非洲豬瘟疫情、恢復生豬生產的同時,保障公眾吃的上豬肉、穩定豬肉價格等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在2019年8月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將密切跟蹤市場動態,會同相關部門適時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增加肉類市場供應。

高峰還表示,商務部將按照市場化的原則,繼續鼓勵擴大豬肉進口。

2019年9月29日,據新華社報道,9月19日以來,商務部等部門累計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30000噸。另據媒體統計,去年官方至少投放了中央儲備凍豬肉7次。

在豬肉進口方面,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1-10月,共豬肉進口150.3萬噸,同比增加49.4%。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13日深夜,國新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有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實施後,中國將大幅度增加自美國農產品進口。這其中就包括當前穩定國內市場急需的產品,如豬肉、禽肉等。

時間進入2019年末。在12月前後,多部委再次密集發文,從加大扶植力度到放寬建設要求等,多角度鼓勵生豬生產,並出台恢復生豬生產的「三年規劃」。

2019年12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提出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復正常。

為此,《方案》提出了18項重點任務,包括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保障養殖用地、開展禁養區清理、非洲豬瘟防控等,力求「千方百計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方案》亦表明,要配合自然資源部門落實生豬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政策,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簡化用地程序,提高用地取得效率。

此外,《方案》還提出,督促養殖場戶落實物理隔離、化學消毒、生物免疫等綜合措施,實施養殖場動物疫病凈化工程,支持第三方檢測監測和養殖加工企業自檢,發展專業化社會化動物防疫服務組織。

事實上,上述多項任務在此前各部委發布的文件中均有跡可循。《方案》還有兩項任務與環保有關。彼時多部門也曾密集發文,放寬對養豬場建設的要求。

例如,生態環境部等在2019年11月末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生豬規模養殖環評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先提出了環評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

也就是說,相關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將簽署的告知承諾書及環境影響報告書等要件報送環評審批部門,環評審批部門在收到告知承諾書和環境影響報告書等要件後,可不經評估、審查直接做出審批決定。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於調整動物防疫條件審查有關規定的通知》則提出,暫停執行關於興辦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所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的選址距離規定。

此舉正是出於「恢復與發展生豬生產的需要」,解決土地資源緊張地區的新建養殖場所用地問題。

春節將至,過去一年間出台的政策,對春節期間的豬肉供應產生哪些影響?

于康震稱,當前豬肉供應增速高於消費需求增速,豬肉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從生產供應看,生豬生產繼續保持恢復發展的良好勢頭。一些養豬場戶前期壓欄的肥豬,開始集中出欄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12月份出欄肥豬的重量明顯增加。于康震認為,這表明目前壓欄的大豬偏多,春節前這些大豬都將逐步出欄。加上商業儲備、政府儲備和進口增加的豬肉都會陸續投放,「我們預計春節期間的豬肉供需總體是平穩的。」他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_IznG8BUQOea5Owe3ZZ.html







5月6日豬價

2020-05-06



十三天的雞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