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20年2月28日消息:據Skift報道,對新冠病毒的恐慌已經讓美國人心態當中一些最壞的方面暴露出來,有人提出如果我們對來自外國(比如中國)的旅客關閉邊境,我們就能將自身隔絕於這一正在快速蔓延的全球性病毒。即便新冠病毒已經擴散至韓國、義大利等國家,我們仍然以為通過減少航空聯繫或實施隔離檢疫就能挽救美國人民。
但是,如果病毒在美國大規模爆發,會發生什麼?周二,美國聯邦衛生專家預測,新冠病毒很快就會在美國擴散開來,他們要求醫院、僱主和學校作好準備。隨著人們產生恐慌心理,美國商業可能會受創。
航空公司將首當其衝。到目前為止,美國航司只作了戰術性收縮,減少了亞洲航班並將寬體飛機部署在最熱門的短程航線市場上,包括拉斯維加斯、坎昆、洛杉磯、舊金山與奧蘭多。近年來,美國航司高管們誇耀北美市場需求幾乎無限,因此,短期來看,這可能會提升而不是減少利潤。但這一戰略只在旅客們認為短程航班風險有限的情況下才有效。
除非病毒擴散方式發生大的變化,否則這種情況難以持久。在某個時點,美國人終將恐慌起來,美國航司也會大打價格戰以提升客座率。它們或許都能存活下來(得益於行業整合,美國航司現在比史上任何時期都要更加強大),但它們的利潤和股價會暴跌,即便燃油成本減少能夠帶來一定的提振作用。
亞洲航司的情況已經表明,形勢可以變得多麼糟糕。IATA預測,由於新冠病毒影響,亞太航司今年將損失將近280億美元收入。到目前為止,IATA預測北美航司只會面臨微小問題,它們的收入將減少大約7億美元。但這一預測成立的前提是,病毒繼續停留在美洲大陸之外,而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可能發生。
實際風險無關緊要
你可以說,新冠病毒並沒有許多人害怕的那樣危險(它或許並不比流感嚴重多少),也可以說旅客們反應過度。但是,這並不重要。恐慌階段可能很快就會到來,屆時,理性思想就會消失。
與許多企業相比,航空公司更容易受到恐慌的影響。無論怎樣,人們都需要食品、家庭生活用品以及衣物。但旅行往往是可有可無的。無論是休閒旅行,還是商務旅行,大部分人都無需坐飛機。
你可以猜想這會如何演變了。就和目前已爆發疫情國家的消費者一樣,美國人會推遲或取消旅行,認為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出行不值得。我打賭,已經有一部分美國人對於是否購買夏季機票猶豫不決了,他們希望先觀察形勢會如何演變。
歷史上,我們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在9/11之後,鑒於飛機上以及機場的安保措施加強,再發生攻擊事件其實不太可能,這時的美國航空旅行系統是安全的,但許多人都避開坐飛機,因為他們對他們無法控制的東西感到害怕。在發生墜機事件之後,旅客往往也會呆在家裡,不過,通常時間不會太久。
美國航司對於最壞情況所言甚少,但隨著新冠病毒在歐洲蔓延,歐洲航司已經響起警報。他們擔心的不是亞洲,而是擔心會出現全球性大流行,因為如果只是一個地區出現問題,只要航空公司管理良好,還是能夠應付的。
本周,北歐航空CEO Rickard Gustafson透露,遠期預訂量尚未受到影響,但他也稱:「如果在我們進入夏季之前,病毒仍未得到控制,問題可能會更大,不只是對北歐航空,整個行業都是如此。」
同時,出於對病毒在歐洲擴散的擔憂,漢莎航空集團稱它將凍結招聘,安排員工休無薪假,並削減成本。荷蘭皇家航空也表示它將通過砍掉IT項目和減少旅行支出來削減部分預算。
美國航司還沒到這一步,但有跡象顯示病毒將對業務造成嚴重影響。本周早些時候,美聯航稱它將暫停2020年業績預測,並稱因跨太平洋航線承壓,其可能無法實現每股盈利目標。
航空公司將作何反應?
如果形勢惡化,可以預計美國航司將在幾個方面作出反應。
為了緩解乘客憂慮,它們可能會更徹底地清潔國內航線飛機,或許,它們會採取與執飛遠程航班的飛機類似的清潔標準,遠程飛機在每個航班結束後一般都會全面消毒一次。它們可能還會對機上服務進行調整,就像部分亞洲航司做的那樣,減少空乘與客戶之間的互動。
為了提升客座率,它們可能會大打價格戰,通過降價來刺激需求。為了將供應與需求進行匹配,它們可能會停飛飛機以減少運力。
大部分美國主要航司都至少擁有一種無航班任務的,航司向投資者承諾如果需要就會退役的老舊機型。分析師Daniel McKenzie表示,美國航空可以在不引發財務毀滅的情況下,將運力減少兩位數並停飛超過100架飛機。他說,甚至是精神航空,也可以在不影響企業長期前景的情況下停飛其18%的飛機。
737MAX復飛的緊迫性或許也會減少。一年多來,許多航空公司都抱怨它們不能飛737MAX,稱因此錯過了繁榮期國內航班本來可以賺到的利潤。但是,如果人們不願旅行了,航空公司就不需要737MAX了。它們將會樂見737MAX復飛推遲。(民航資源網 Louis/編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_CTjnAB3uTiws8K8D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