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導演關錦鵬指導紀錄片《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中,李安導演說過這樣一段話:
父母和人際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去製造一個階級的觀念,你一定要小的去服從大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向,他的喜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都要去接受他,這樣大家才是在現代社會裡面,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一種多元化尊重個體的基準,孝順其實是一種過時的觀念,但是和中國人講,這種根深蒂固的東西很難。但是在我個人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的東西,他們已經不懂是什麼了,只要愛我就行了,彼此尊重就可以了。
孝順是什麼?
孝順,是中國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可是什麼是作為孝順的標準呢?
百度上寫:孝順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這是對子女的要求。
可問題是父母的意志要求都該遵從嗎?
所有的父母都值得被尊重嗎?
電視劇《都挺好》中,父親蘇大強在老婆去世後,終於翻身做主,作天作地,他挑撥子女關係,胡亂投資不聽勸告,出事情只顧自己,大兒子在美國失業,家裡經濟下降,他不管不顧堅持要三室一廳的房子。
女兒被二兒子打傷,他只想著搬家走人,二兒子跟老婆吵架鬧離婚,他跑上門火上澆油,為了個圖他房子的保姆,跟子女撕破臉皮,被保姆轟出來後,哭哭啼啼鬧自殺,還在別人面前說瞎話把事情都推到子女身上,給子女扣上不孝子女的帽子。
電視劇的結尾是他以他老年痴呆洗白,符合電視劇價值觀,但其實也是一種現實,即使再不對的父母,子女都要善厚。父母會以道德情感要求子女服從,子女會因為情感責任勉強承受。
藝術來源於生活,電視劇中或許是有些極端誇大,但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太多了。
父母也是人,是人都會犯錯,如果明知道他們在犯錯,也盲目的服從,那才是不孝。
《中國夢想秀》中有一期,有位參賽女選手表演完雜耍後,說自己有個妹妹,因為以前家裡貧困,所以送給別人收養了,現在希望妹妹認回親生父母,一家團聚。
妹妹上台後,強烈表示自己不願意認父母,自己現在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但舞台上的主持人不斷地道德綁架各種勸說,扣上心胸狹隘,自私不孝的帽子。
生育不是種恩情,而是種本能,父母生育孩子,會有很多種原因,但跟孩子無關,沒有一個孩子會對父母說,請你將我生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是被動的來到這個世界,如果父母只生不養,丟棄送人虐待殘害,何來的恩情,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尊重呢!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子女來源於父母,但不是父母的一部分,更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當子女出生的那刻起,就已經是獨立的個體,養育教導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是一種恩賜,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他的選擇,包容他的一切。同樣,子女贍養父母除了恩情外,也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有些孩子會因為性取向問題、學習的問題、伴侶的問題,甚至是長相的問題,各式各樣的問題,被父母嫌棄、侮辱、傷害,但孩子沒有權利也沒有資格質疑反駁父母,這是關係的不對等,不是互相嫌棄的權利,而是互相尊重包容的態度,子女在成長在學習的同時,父母也該進步反省。
最近大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魔丸投胎的哪吒註定要被毀滅,但李靖夫婦沒有放棄他,依然用愛去教導他、理解他,包容他,讓他能戰勝魔性走上正路,哪吒他是魔丸也好,是妖怪也罷,首先是他們的孩子,讓孩子開心快樂,身心健康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敖丙與他就完全相反了,他的存在就是擔負責任和完成使命的,他是哪吒唯一的朋友,哪吒也是他唯一的朋友,他心存善念,不願意傷害任何人,但家族的使命讓他無可奈何,他身上無堅不摧的萬龍鱗甲,是他的護生戰甲,也是一件無法掙脫的枷鎖。
電影的導演餃子,是哪吒也是敖丙。
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里,自己的人生似乎已經被安排好了,跟父母一樣學醫做醫生,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可自己幼時夢想成為漫畫家的種子,在大三的時候偶然又復甦發芽了,他開始自學動漫,畢業後到廣告公司上班,當時太多人反對了,畢竟學醫跟動漫八竿子打不到,但他堅持下來了,待業在家花了三年多,靠著母親的退休工資,做出了反戰題材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斬獲30多個獎項,在動漫行業有了一席之地,才有了創作《哪吒》的機會。
他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堅持努力才華外,還有支持的他的母親,因為母親的包容理解以及經濟上的支持,他才能一直支撐下去。
餃子導演是幸運的,有多少父母會接受自己的孩子,放棄醫生的職業,轉行動漫,待業在家,前途渺茫了。在餃子導演沒有成功前,遭受過無數嘲諷白眼,他的母親或許在別人眼中是寵溺兒子不負責任的母親,但在導演眼中是最值得尊重敬愛的人,因為她的包容,自己才能成功。
子女永遠是父母的子女,這是永遠不變的身份關係。
除此之外,子女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人生,他們不是支配,而是尊重,不是占有,而是包容,不是無條件的付出,而是真心的愛護。
被綁架的情感
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可能是子女最害怕最恐懼的話了。
電力楊大師開班多年,生意興隆,他是人間的魔鬼,而那些花錢送孩子到魔鬼手上的父母,是魔鬼的幫凶,孩子叛逆、早年、不聽從父母的安排,這些是孩子的問題,但很多父母不去想辦法解決,而是把孩子交到魔鬼的手上,只要治療好了就是個聽話、懂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乖孩子了。
那些父母不在乎孩子遭受什麼樣的摧殘,他們要的只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就可以了。理想、追求、愛好,都不重要,只要聽話,服從,按部就班的學習、工作、結婚生養就可以了。
即使父母真的做錯了,傷害了子女,也沒有關係,只要說一句我是為你好,就可以一筆勾銷了嗎?
豆瓣有個一個小組,父母皆禍害,小組人員十多萬,因為太過負面消極,小組的名稱確實尖銳刻薄,但也是無數子女在遭受傷害下的情感宣洩,小組如今被雪藏了,但很多問題是存在的,父母暴力教育、家庭冷暴力、言語打擊傷害、干預學業、工作、感情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很多人在傷害下扭曲的成長,在壓抑下爆發或者沉淪。
有人會覺得都是過去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父母都是為了你好,不應該斤斤計較,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父母為了子女辛苦工作,賺錢,為家庭操勞,應該理解,他們會犯錯還,都是為了你好。
可是子女真的過得好嗎?
因為自己的夢想沒有實現,所以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
因為別人的閒言碎語,就逼迫子女儘快結婚嫁人。
因為孩子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就不斷逼迫施壓。
父母在要求子女尊重敬愛時,也沒有想過自己真心愛孩子嗎?
李安導演是我最愛的華人導演,沒有之一。
他祖籍江西,生在台灣,揚名美國,但對於他而言,在台灣他是外省人,在內地他是台灣人,在美國他是黃種人,自己一直在漂流沒有根,或許如此,他才能更加客觀地將東西方文化相互理解、尊重、融合,最終用平和中庸的方式展現在電影中。
父子關係、夫妻關係、人與人的關係,都離不開相互尊重和理解,但這份尊重不是與生俱來的,就如同他說是,不是做了父親就是應該得到尊重,而是要自己每天去賺尊重。
這句話,都有所有人,所以關係,都很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