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不起眼的邊境小城變為美食秘境,雲南景頗菜到底有什麼魅力?


談及雲南的美食,除了火腿、鮮花餅、過橋米線,其他美食的名字,大多數人都很難再想起。可在雲南西側的怒江沿岸,卻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美食秘境。

德宏是個不起眼的邊境之地,卻因景頗族美食的加持,成為雲南乃至全國的一道別樣風景。

辣椒是景頗菜的靈魂。圖/網絡

01 舂菜:每家都有舂筒

「舂筒不響,吃飯不香。」 舂菜不是一道菜,而是一種製作食物的方法。遷至雲南之前,景頗族經常疲於遷徙,笨重的炊具不易攜帶,在遷徙途中,景頗人創造性地發明了舂菜這一吃法。

舂菜多以「生舂」為主,即選用植物類蔬菜,洗凈後直接舂搗。圖/圖蟲·創意

舂菜是景頗族菜譜里的「人氣王」。在景頗人的眼中,沒有什麼食材是不可以舂的。洗凈的蔬菜,放入舂筒內,加入豆豉、小酸茄、野芫荽、辣椒、花生、芝麻、核桃、姜、蒜等佐料,在舂棒的搗壓下,蔬菜散發出山野的清香。

不酸不辣?那就再來點辣椒和小番茄。圖/圖蟲·創意

哩拉竹筍、大苦子果、小苦子果、岩姜、馬皮泡、奶漿菌、豇豆等蔬菜,是舂菜里的「扛把子」。就讓不少人「聞風喪膽」的魚腥草,也是頗受歡迎的存在。

02 芭蕉葉:萬能的存在

在景頗族的山寨,芭蕉葉可以替代購物袋、炊具、湯盆、勺子;而且用芭蕉葉做成的燜飯也是一道特色美食。

芭蕉葉燜魚,在景頗菜里極受歡迎。圖/圖蟲·創意

鯽魚,最受芭蕉燜飯「寵愛」。鯽魚切成小塊後,隨便摘些辣椒、野菜和香料混進魚肉,裝進隨手摘下的芭蕉葉里裹緊,便可在炭灰里燜熟。

除去表層烤焦的葉子,芭蕉葉的清香早已浸透肥嫩的魚肉,辣椒的透爽加之野芫荽特有的苦澀,為鮮香的魚肉補充了別樣的餘味。

03 景頗鬼雞:天下第一辣

景頗鬼雞的名字聽起來著實「可怕」,一口下去,才知道它的本領在於「」。

從表面看,景頗鬼雞清清爽爽,「人畜無害」。圖/圖蟲·創意

不僅有「獵奇」的名號,景頗鬼雞的「業務能力也相當「能打」。煮熟的烏雞肉,細膩柔嫩,絲毫不柴。清新的檸檬香和著芫荽的雅致,把雞肉腌入了味,加上姜蒜與辣椒釋放的復合辣味,徑直竄進食客的靈魂深處。

燉煮烏雞的雞湯,也要物盡其用,加香米熬成雞肉稀飯,結膩又暖胃。圖/圖蟲·創意

燉煮烏雞的湯,是另一道景頗美食絕佳的材料。篦出雞肉碎塊後,加入香米文火熬煮,片刻後,雞肉稀飯的清香便溢滿了整個廚房。

04 景頗手抓飯:味蕾的複雜體驗

與新疆成盤的手抓飯不同,景頗人用簸箕裝手抓飯。

豐富的手抓飯,是景頗菜里的「硬貨」。圖/網絡

堆成小山的烤豬肉、烤牛肉、鬼雞蛋、竹筒肉、沖乾巴、干筍等配菜,把米飯糰團圍住。

吃起來就是「打一巴掌,再給甜棗」般的刺激。抓一塊配菜,混著米飯,團在一起塞到口中,配菜的酸辣在口腔里亂竄;隨後,軟糯溫和的米飯及時趕到,撫慰了「備受刺激」的舌尖。

05 景頗水酒:是酒不是水

景頗水酒的製作工序十分講究,原料多選用雜糧或是軟糯的大米,還有甘冽的山泉水。洗凈的糧食,在甑子裡大火蒸熟後,要放置在簸箕里晾曬。曬乾後用新鮮的芭蕉葉,把雜糧裹成一個個綠色的「包裹」,放入土罐中靜待發酵。

第一次加水的「頭酒」,味道最為醇厚,只有最受歡迎的客人才能品嘗。頭酒喝完後,可多次續入山泉,在景頗,水酒可被當做日常飲料來暢飲。

景頗人見面,先來一杯「見面酒」。圖/圖蟲·創意

和景頗人一起生活,你會發現他們對美食的認知,猶如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那感覺比被斜陽穿過的山林還要積極美好。

燃一堆火焰,夾一口舂菜,飲一筒水酒,就是最肆意的痛快生活。

這麼多景頗菜,你對哪道最感興趣?


文/鶯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PmamnEBiuFnsJQVft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