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在某一時刻都可能幻想過,「我要是如果能飛就好了」。雖然人類從生理結構上已經無法再像小鳥一樣飛翔,但不妨礙從古至今有無數人通過各種科技的、夢幻的方式讓自己翱翔天空。今天我們分享的這位藝術家 David Blaine(大衛·布萊恩) ,有著常人沒有的勇氣與想像力,他在現實世界裡用氣球把自己送上了天空。
2020 年 9 月 2 日早上,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荒原上,David Blaine 一手「拽」著 52 個氦氣球飄上了天空。自由飄浮上升至 2000 多米左右的時候,他自己穿好降落傘裝置,最終在 24900 英尺、也就是 7589 米左右的高空中,鬆手脫離氦氣球、打開降落傘進行空降,回到地面。
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熱氣球並不是固定在他的身上,而是按照 David Blaine 本人的要求固定在手上,從遠處看上去「就是一個人拿著氣球飛上天空」的畫面,直到他變成天空中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小點。就像《飛屋環遊記》里,氣球推銷員用數百個氣球帶起房子一起漂浮環遊的場景。從 David Blaine 五歲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他把終於腦海里這個異想的畫面變成了現實。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現代童話真人版
「飛屋環遊記」
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是美國著名的幻覺魔術師(illusionist),除了表演卡牌等傳統的魔術技巧,他同時還是一名忍耐力表演藝術家(endurance artist),這種表演形式則更加直觀——用自己的肉身來挑戰各種人類忍耐極限。
「氣球漂游」 的畫面看似溫馨,其實實現起來並沒有那麼愉悅。Davind 把這場稱為「Ascension(升天)」的表演,獻給了在現場的 10 歲女兒,你可以在 Youtube 上看到全程近三小時的直播錄像。
Credit: Getty Images - Getty
基本上,高度每上升 1000 英尺,溫度就會下降 3.5 度左右,當 David 第一次從25000 英尺的高空跳下時,他摘下頭罩呼出的第一口氣立刻結成了一片冰。到達 13000 英尺之上的天空時他開始缺氧,不得不用上了自己破過世界紀錄的憋氣技巧,一邊吐氣一邊回答指令。
Credit: Getty Images - Getty
除了反覆訓練缺氧和適應低溫,在空中控制漂浮方向也是訓練重點,因為這個因素最不可控。直播中最危險的一幕,則是 David 在上升時有些偏離原定的降落點,連一向輕鬆愉悅的他都變得有些心急,反覆詢問自己的團隊附近有沒有高壓線,知道最終順利完成落地,危險才算解除。
Credit: Youtube Originals
異想天開的現代童話,離不開嚴謹的科學背景來支撐:每一顆彩色氣球都是由玻璃纖維精細製作而成,且裝置了能夠遙控爆炸的安全設備,保證 David 即使失聯或失去知覺,仍能由專業團隊實現精確降落。
這雖然並不是 David 最極限的演出,但他本人卻說,這是他最憧憬和期待完成的一次表演,儘管無意於打破什麼紀錄,但對於用嘴接過子彈、冰封和活埋過自己的 David 來說,這次更像是對他過往積累的一次綜合呈現。
「不瘋魔不成活」的
行為藝術踐行者
藝術家 Mark Stutzman,曾經為 David 種種驚世駭俗的壯舉創作了一系列海報,從這些海報中你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什麼叫「不瘋魔不成活」。
Credit: Mark Stutzman
除此之外,David 最著名的作品還包括:
活埋(Buried alive)
1999 年 4 月 5 日,David 完成了第一次壯舉:把自己埋在一個玻璃棺材中,像一個法老一樣躺在被 3 噸水重的「棺槨」壓住的水晶棺里,在地下待了七天七夜,每天只靠喝點水生存。
時光凍結(Frozen in Time)
2000 年 11 月 27 日,David 想表現「時間凍結」這一主題,於是他把自己凍進了時代廣場,在巨大的冰塊中,他度過了 63 小時 42 分 15 秒(儘管原本的挑戰目標是 72 小時)。挑戰完以後,他用了一個月時間才完全恢復。
眩暈(VERTIGO)
2002 年,David 一個人站在高 30 多米(相當於 10 層樓)、無法轉身活動的窄柱上,不吃不喝不睡覺站了 35 個小時。最後在五萬人的注視下,跳到了一層紙板箱上,結束了這一壯舉。
David 後來在 2010 年的 TED 演講中說,在表演的最後幾個小時,他遭受了嚴重的幻覺,周圍的建築物和構築物看起來像「一個個動物的腦袋」。
高低之間(Above the below)
2003 年,David 又把自己關進了一個玻璃盒子,變成了掛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的一個景點,只靠喝水維持了 44 天。
電擊(Electrified)
2012 年 10 月 5 日,David 站在紐約市 54 號碼頭上,進行了 73 小時的電擊表演,他周身環繞的七個特斯拉線圈在整個演出過程,對他施加了一百萬伏的電流。合作的兩名音樂家 Pharrell Williams 和 Andrew WK,用鍵盤控制電流的同時,進行了音樂演奏。
嘴接子彈(Bullet Catch)
2015 年 8 月,David 在兩萬人的眼皮底下,表演了「用嘴接子彈」:他本人親自開槍,用一個嘴裡含著的小金屬杯子,接住一顆從來福槍射出的 0.22 口徑子彈。表演結束後,David 的喉嚨跟著護齒器一起撕裂了,他的助手勸他不要再做這個表演,但他並沒有太過在意,只是表示「吸取經驗下次好好演就是了」。
David 這些大膽的表演,自然吸引了很多目光。除了看熱鬧和鼓勵他的人,來圍觀的也不乏搗亂起鬨的觀眾。
據《泰晤士報》報道,當時在倫敦禁食表演時,許多觀眾會把食物和其他物品扔向他,包括雞蛋,裝滿油漆的氣球和高爾夫球。但 David 本人卻毫不介意,甚至多次表示,觀眾就是他表演的動力。
最近幾年,David 還開了自己的一系列線上魔術節目,專門去明星家裡用魔術和穿刺表演嚇唬他們,被「捉弄」過的明星有水果姐、侃爺、小貝、Will Smith、Bryan Cranston,等等。世界頂級的創意設計製作公司 BUCK 就曾經用一部動畫,總結過他的這些的魔術項目: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魔術就是把痛苦
一次次推向極致」
David Blaine 也不是沒有失敗過。
比如那次打破世界記錄的水下憋氣表演,在正式演出前兩天,節目組認為在電視上看一個人快要淹死的樣子太無聊了,於是臨時安排他被銬起來一邊憋氣一邊逃脫,這次演出以他抽搐著被拉出水面急救終止——意料之外的失敗,反而體現了他表演的真實性。
David 在 TED 的演講,詳細描述了自己是如何打破世界紀錄(憋氣 17 分鐘)的:第一次水下憋氣只堅持了一分鐘,於是他想了很多輔助的方法試圖「蒙蔽」過去,比如插管、往水裡放化學試劑、用手術在身體里放置呼吸裝置。但他最後發現這些瘋狂的辦法都行不通,他放棄了所有嘗試,用最瘋狂也是最笨的辦法——直接研究如何科學呼吸,練了三個月憋氣。
在演講的最後他說,自己作為魔術師的使命就是,給人們看到各種「不可能」的實現,而所謂的魔術就是「把痛苦一次次推向極致,做自己最大限度能做的。」
David 做過很多鼓舞人心的演出,包括 2008 年在紐奧良為受卡特里娜颶風影響的人們表演。除了這次線上的氣球表演,他還發展了自己的線上節目 The Magic Way,最近又跟油管創意視頻剪輯大神 Zach King 合作,把巧妙視頻剪輯跟魔術技巧串在一起「一鏡到底」,讓人過了一把線上魔術的癮。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這些驚人、怪誕、瘋狂而又妙趣橫生的舉動,似乎都是在提醒我們痛苦與創造之間的冥冥關聯,以及,2020 年,或許我們確實需要一些面對「不可能」之事的信心,而 David,其實只是那個幫我們把最荒誕不經的夢境實現的人。
來聊
你最喜歡的行為藝術類表演是什麼?
未標註圖片來源:davidblaine.com
YouTube/ David Blaine
作者 /Lara
編輯 / Svet
排版/ Xinyue
NOWNESS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與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請聯繫
wusiyue@modernmedi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