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如今也有人說:人生路上,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而是情緒。
我們產生的每一份情緒,其實都是一場金戈鐵馬,我們總少不了在當中自我掙扎。
而一個人想要變得強大,就一定不能被情緒所束縛,要具有戰勝情緒的能力。
真正高級的人生,早就戒掉了以下三種情緒。
朋友曾經跟我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天早上,一個男人急急忙忙地趕去坐地鐵,當他離車門只差兩三米時,地鐵的鳴笛響起,車準備發動。
就在車門要關上的時候,男人一個健步跨了上去。
雖然他趕上了地鐵,但他上車的時候,左腳被門夾了一下,腳上的鞋被門給擠掉,落在了站台上。
這時,大家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這個男人。
就在朋友以為這個男人會窘迫地跑到一旁的角落時,沒想到他卻大大方方地脫下了另一隻鞋,並且還大聲地打趣著自己,成功逗笑了整個車廂的乘客。
過了一會,朋友問男人:「遇到這種事情,你不會覺得自己太倒霉了,因此感到有些沮喪嗎?」
男人卻絲毫不在意地回答:「反正我也不可能下車跑回去把鞋撿回來了,那又何必為了這件事影響自己的心情。」
《聖經》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
「願上帝賜予我勇氣,讓我改變我能改變的事情;賜予我平靜,讓我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
「覆水難收」這個成語我們都非常熟悉,有些事情既已發生,我們做再多的努力都只是徒勞而已。
所以,與其一直沉浸在窘況的沮喪情緒里,不如藉助笑容的力量,給他人一份歡樂,也給自己一份釋懷。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當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我們也已經無能為力時,樂觀地放棄和接受便成為了一種最高級的情緒。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
深圳寶安區一名19歲的男孩,因為一件小事和物業的保潔員產生了口角,一時憤怒之下,男孩從家裡抄出了一把水果刀,將保潔員劃傷。
男孩的父親見到這個情況,立馬跑出來進行勸阻。
可沒想到,他在阻攔的過程中被怒氣衝天的兒子誤傷,最後送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等到男孩冷靜下來,他意識到是自己的一時衝動害得父親離世後,在內心的後悔和譴責下,他選擇了跳樓自殺。
就這樣,好好的一個三口之家,從此陰陽兩隔,只留下媽媽一人,還有無盡的悲傷。
然而,更令人心悸的是,這樣的事情並不個例,反而比比皆是。
根據《韓國時報》的報道,去年發生的914起殺人案件中,有357起是嫌疑人在一時憤怒的情況下犯下了罪行,這個比例高達39.1%。
憤怒的情緒,就像一把尖銳的利刃,要麼傷人,要麼害己。
前兩天,江蘇淮南一名男子在和女朋友爭吵的過程中,突然全身僵硬,雙手呈現雞爪狀。
緊急送往醫院後,醫生診斷為「呼吸性鹼中毒」。
這是因為男子之前情緒太過激動,以至於呼吸過快,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過多而導致的。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告誡我們: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高級的智慧,是不因一時的不愉快鬧得不可開交,從而斷送一段關係;更不因他人的小錯誤產生負面情緒,從而懲罰自己。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少一點憤怒,多一點寬容,給他人多一些體諒與寬恕,也給自己多一份積極的態度。
一直以來,網上都有很多讀者,身邊也有一些朋友,會向我傾訴自己內心的擔心和焦慮。
似乎,如今的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大家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或者是孩子的未來擔憂。
我一直都很喜歡這麼一句話:命運的精彩之處,就在於未來的不確定性。
吳軍曾在信中對他的大女兒夢華回憶過他年輕時候的一段經歷。
1996年,吳軍去巴爾的摩時旅遊,在那裡待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當地的很多孩子都沒有在讀書上花很多的時間,但是他們看起來都過得很開心。
吳軍十分不解,他找到一位當地人,向他問道:
「這些孩子從小不拚命努力讀書,長大以後要是考不上一所好的大學,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那怎麼辦呢?」
當地人的回答讓他恍然大悟。
當地人告訴他:「拚命讀書能不能讓未來的生活過得更好,我們還不能給這件事情下定論。
但是,這些孩子們能夠快快樂樂地生活十幾年,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也是他們能夠把握的事情。」
這時,吳軍才明白過來,與其為了尚且一無所知的未來過分憂愁,不如好好立足和掌握當下。
王陽明先生曾說: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
簡單地說,就是干好自己能幹好的事情,剩下的,順其自然便好。
以前,我總是習慣以一個人的學歷、能力等東西來判斷對方。
到了後來,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情也多了,我才發現,那些真正高配的人生,不僅得益於出類拔萃的個人能力,更取決於對情緒的管理。
懂得控制情緒的人,即使遇到困難、處於逆境,也能通過理智的判斷和從容的行動,從而力挽狂瀾;
而受制於情緒的人,往往會在一念之間,把自己推入不利的境地,給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增添許多阻礙。
在生活中,我們永遠無法預測和控制我們要遭遇的經歷,但我們卻可以通過對情緒的管理,改變事情的發展方向和最終的結果。
正如《一生的資本》里寫的那樣: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早已經戒掉了不必要的悲戚、怒氣和焦慮。
情緒影響一個人的人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學會打敗那些壞情緒。